如何提高幼儿语言教学质量
语言是知识和经验的载体,幼儿学好了语言才有可能在体、智、美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因此,幼儿园语言教学尤为重要,在日常教学中,应充分运用电教媒体的功能,促进集体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幼儿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
一、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传统的语言教学,往往是成人讲,幼儿听,教师习惯用统一要求,用同一的问题去教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这实质上是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局限了幼儿的发展,幼儿应该做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有权利也有能力选择和参与自己喜爱的活动,而且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更加全面的发展。如,在大班故事《分房子》中,教师制作出两种不同颜色的两座新楼的课件,逐一出示六种动物,让幼儿根据各种动物的特点,帮助它们分房子(及楼层),然后给每幼儿一套贴绒教具(两座楼的卡片和六种动物贴绒),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已有生活经验,开动脑筋,按自己的意愿帮动物分房子,孩子们特别感兴趣,而且分得也各不相同,理由多多,总之幼儿在活动中是自主的身份参与的,这也大大激活了幼儿的思维。在此基础上,幼儿边听故事边看画面,了解动物各自提出的要求,在确定自己分得楼层不符合动物们提出的要求时,六人一组,智慧也多,在共同的合作下,找出正确的答案,每组请一代表按住动物,将它们分别拖到应住的楼层,然后用因为……所以……说出理由,他的回答得到肯定后,同组的幼儿为其高兴、欢呼,那种成功的喜悦,把做为老师的我也感染了。在这次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给幼儿创造了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减少了思维框框与内在压力,幼儿有了想象的空间,增加体现个人特色的自由度,使幼儿的自我意愿得到实现,思维也活跃了,进一步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形式多样训练幼儿语言能力
如何训练幼儿语言能力?如何准确地规范地将前人的文化(文明)信息传承给幼儿,是我们每个幼儿教师严肃思考的问题和神圣的工作职责。我认为,首先要了解中国语言的特征、内涵及运行规律。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如蜜蜂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即使读一些与本专业联系不大的书,也是有益处的,因为知识的本身有它的共性,万物同源,读书的过程既是精神享受,同时是引发工作灵感的源泉所在。其次,结合幼儿兴趣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法训练幼儿语言能力,这里,就个人从事幼儿教学工作中谈点体会和见解。
1、音乐训练法。
音乐是陶冶人的一种艺术,针对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我适当地将一些日常教学工作、语言学习的内容用音乐进行。例如,上课前小朋友们吵吵闹闹一时安静不下来,我就坐在钢琴前弹起法国作曲家圣·桑(1835-1921)的《母鸡和公鸡》乐曲,歌词是由我填写的,琴声一响,小朋友立即张开小口齐声唱:小朋友啊坐下来,坐下来,老师就要上课啦,谁先安静注意听,谁就是妈妈的乖宝—宝—。一曲弹下来,教室里立即安静下来。在轻松明快的音乐节奏中,达到管理
和语言训练的双重效果。
2、游戏训练法。
要开阔幼儿的眼界,提高幼儿语言能力,就一定要把人类文化最精华的东西展现给幼儿,让幼儿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唐诗宋词拥抱,与李白、杜甫、苏东坡对话,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及自然和谐之美相交流。上学期我教给小朋友一首骆宾王写的《咏鹅》诗,我先是通过电教形式让小朋友们学习了几遍,个个会背诵之后,再将全诗18个字分解变成游戏动作,三个小朋友扮装成三只美丽的白鹅,剩下的15个字根据诗的意境、背景,由15个小朋友分别装扮,并在头饰上涂上不同颜色,15個小朋友即是字的画意,又是诗意的组合再现,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强幼儿对诗的欣赏力和理解力,同时又感受到汉文字的语言魅力。
3、讲、听故事训练法。
幼儿爱听故事,掌握这个特点,我每个学期要花一个月时间进行“讲、听故事”主题教学设计。教学的方式:一是听老师讲,二是通过多媒体听故事,三是由幼儿复述,大家轮流“当一回小老师”,将故事的内容表演给小朋友看,目的是通过听、讲故事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嫦娥奔月”这则神话故事,我采用“模拟现场情景”进行教学设计,将故事的内容改编成四个剧幕场景,由七个小朋友以不同的角色完整地表述这则经典神话。
4、舞蹈训练法。
中国文字和词具有形、声、意、音的特点,而如何用舞蹈艺术阐释中国的字和词呢?环视海内外,不乏勇敢的探索者和创作者,他们或在中国传统文化上注入现代元素,使中国古老的语言复活;或在现代艺术上加点传统元素,使人们看见祖先模糊的影子。其中杰出者,有台湾文化学者白先勇先生创作的青春版《牡丹亭》,有评注者云:戏剧活化石——昆剧复活了。这些勇敢的探索者和创作者,无疑是值得后人敬仰的。可我心中想到的范例,是由林怀民先生创立的现代舞蹈团——云门舞集,他与其他创作者不同的是,舞台上演员的形体语言、手法、灯光音响的装饰,完全是现代的,舞蹈的内容却展示如书法、水墨画写意、唐诗等中国最经典的艺术。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实践,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言教学活动,使幼儿获得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最佳机会,也为幼儿思维的活跃和口头语言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总之,中国语言的艺术美感及无穷的魅力,常常激发我教学设计上的灵感,同时是我们幼儿语言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创意是无限的,形式是多样的。我选择上述四种教学方法进行回顾,并不惜笔墨介绍训练方法的背景和感受,以及创作者的范例如白先勇、林怀民二贤,其目的就在于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