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配网自动化系统通信问题研究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国电力教育 2O1O年管理论丛与技术研究专于lr 配网自动化系统通信问题研究 吴坎章 (1.河北保定供电公司,河北保定王咏梅 071003 ) 071000;2.华北电力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保定摘要:通信技术是配网自动化系统实现的关键,也是配网自动化的核心。当前,通信问题已经成了制约配网自动化 发展的瓶颈。本文根据配网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要求,对实际现行配网自动化各种通信技术进行了分析,对配电系统自动 化的信道具体层次的通信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通信方式;层次结构  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是配网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 配电载波信道、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环节,是配网自动化的神经系统。配电网运行数据的采集、 (:1)光纤通信。光纤通信与其他通信比较有以下优点: 配电网运行状态的改变、配电网的优化均通过通信系统。 光纤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传输损耗小,光电隔离,不 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关键在于通信。本文在研究各种通信 受电磁干扰,组网方便、 灵活。在配电自动化中,可以利用 方式的基础上,对不同电网层次选择不同的通信方式,既 已建成的变电站到主控中心的光纤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可以 满足网络的要求又尽可能地节约开支。 一 光纤以太网或光纤自愈环网来进行传输,这在许多地区都有 成功的经验,是未来配网自动化数据通信的发展方向。 配网自动化通信的要求 选择通信方式应当适合当地配电网具体情况。配网自 要求,主要有: (2)配电载波。从目前的技术水平上看,典型的配电 要求,对远方抄表和监测线路数据比较经济。但对于停电 区数据如何用配电载波上传仍然是一个技术难题,有待进 一动化的规模、复杂程度和A动化程度决定了对通信系统的 载波机的传输率可达到150-300bit/s,可满足双向通信的 1.可靠性 通信系统是主站系统与配电网终端设备联接的纽带,主 须有稳定可靠的通信系统,才能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功能。 2.经济性 统的总体经济效益。 3.寻址量大 步研究。配电载波系统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容易受到干扰, 站与终端设备间的信息交互都是通过通信系统完成,因此必 由于反射使得配电载波在馈线的某些部分存在盲点,其优 点是技术相对简单。 (3)微波通道。电力系统微波在电力通信中发挥着重 通信系统的投资不能太大,以免影响配电网自动化系 要作用,对于调度自动化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据的传输 有重要意义,微波频率为IGHz以上,属视距传输,传输 容量大,稳定性能好,同时由于微波通信在电力系统运行 对点传输,而配电系统点多面广,显然不适合应用。但值 得一提的是一点多址小微波系统,它应用多址技术和统计 通信系统要求寻址量大,不仅要满足目前及未来数据 多年,运行维护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微波为点 传输的需要,还要考虑系统功能升级的要求。 4.双向通信  主站不仅要向终端下发控制命令,还需接收终端上传 复用技术,信道利用率高,稳定性好,适合于多点传输, 的数据。如故障区段隔离和恢复正常区域供电,要求远方 其缺点是路由选择比较困难。FTU向主站上报故障信息,以确定故障区段,主站向FTU (4)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方式有:AM、FM、PM、 发布控制命令。事实上,配网自动化系统中每一项功能的 GPRS等,也可以应用到配电系统自动化的数据传输,但 实现,均要求进行双向通信,通信系统必须具有双向通信 相对来讲,在数据通信速率、保密性上存在不足,目前主 的功能。 5.容易操作与维护 要作为有线通信的补充。 2.各种通信方式的比较 各种通信方式性能的比较如表I所示。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系统,包括传送、接收和网 络系统都很复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维护的便利性。 二、几种主要的通信方式及分析 1.通信方式 三,配网自动通信方式的设计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具有终端设备多,单台设备的 数据量小,实时性要求不同的特点,因此应因地制宜,根 配电网常用的信道种类包括:光纤信道、微波信道、 据当地环境和经济条件确定合理的通信系统,同时要考虑 +作者简介:吴坎章,男,河北省保定市供电公司营销部,助理工程师。 配网自动化系统通信问题研究 表1通信方式比较 造价 光缆 高 用电设备监测)等设备,主要功能是监视及测量,实时性要 覆盖 难 安装 难 维护 难 组网 难 可靠 好 速率 高 求不高,与它边接的上一级一般是自己的主站或通过现场 载波 UHF 中 高 由 难 中 难 中 难 中 差 易 难 低 中 的终端设备(DTU/FTU等)转发,它们的通信宜选用有线 音频、双绞线、电话线、配电载波等,一般距离较近时采 用屏蔽双绞线不易架设时,也可采用低压配电载波。 (4)主站及子站内部。采用以太网方式(主站推荐用 扩频 电话线 专线 CATV 短信 GPRS 高 低 高 高 低 低 难 中 由 中 易 易 难 中 中 中 易 易 难 中 中 中 易 易 中 中 好 好 中 中 难 中 中 难 易 易 由 低 低 出 低 由 双网,子站可用单网或双网),运行TCP/IP协议。配电网 常用的信道种类包括:配电载波信道、无线信道、光纤信道、 微波信道和有线信道。 此外,在具体的应用中,数据采集建议支持GPRS公 调度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建设。一般的,城区10kV主干线路 采用光缆通信,建成光缆主干网,用于配电开关和主站问 的实时通信;城区10kV分支线路、变台监控、无功补偿等 采用有线通信,就近接人光缆主干网,或采用其它通信方式。 1.系统通信设计的一般原则 (1)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应和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功 能紧密结合,将多种通信方式进行合理搭配,以取得最佳 的性能价格比,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性能指标要求。 (2)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设计应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可靠性、可扩展性。 (3)主干通信网的设计应和配电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系统 相结合;拓扑结构应路径最短、涵盖配电终端范围最大,具 有较好的扩展性;应具有较高的通信速率和较低的误码率。 (4)非主干通信网的设计应和配电自动化站端系统相 结合,在满足配电自动化整体性能指标和通信可靠性的基 础上适当提高通信速率。 2.信道具体层次的通信设计 配电系统自动化的信道具体层次与整个系统密切相关, 一般可分为: (1)主站与子站之间。主站与子站之间的通信一般采 用光纤、星型或环网结构,采用SDH/PDH或ATM技术 的光纤以太网方式,通过交换机+以太网/El转换器或 ATM交换机两种方案连接,亦可采用音频电缆等介质连接。 (2)予站与配电终端问。配电终端(单个或就近成组) 既需要与上级通信,相互之间也可能通信,上级可能是主站, 也可能是设在变电站或监控中心的子站。通信介质地理位 置远近可采用光纤以太网、自愈双环网或双绞线等。 (3)用户级。对抄表、设备监测(如配电变压器监测、 共无线数据通信方式,同时支持网络通信、GSM短信相接 合的通信方式。系统还应支持多采集服务器负载均衡、多 线程并发的通信调度管理机制;支持灵活配置两个或多个 通道互为备用,多通道根据任务繁重程度自动均衡负载。 四 总结 通信系统是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 接影响着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性能。通信系统应具 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速大容量、可扩展性强的通信 网络,并具备在一定故障条件下的自动恢复功能。目前, 我国配电网设备比较分散、地理情况变化多端、覆盖面广、 用户众多,且易受用户增容以及城市建设等外界因素影响。 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尚没有一种通信技术能很好地满足 配电自动化系统各层次的需要,往往采用混合的通信方案。 在今后的城网建设中,应考虑将实时网(如调度自动化网) 和信息网隔离开来,以防止黑客侵入而造成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戴新文.配网自动化中两种常用通信方式选型探讨[J].福建 电力与电工,2007,(1):36-38. 【2】黄振洲.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技术分析[J J.电力建 设,2008,(8):105-106. 【3】周兴凤.配网自动化的结构和实现技术[J】.贵州电力技 术,2008,(4):11-13. [4】丘刚,高沁翔.载波通信在配网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J】.浙江 电力,2007,(6):58—60. [5】苏琳,吕永东,刘颂菊,陈建民.配网自动化系统利用GPRS技 术通信探讨【J】.山东电力技术,2008,(4):63—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