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模拟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模拟题及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模拟题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派遣(qiǎn) 拈轻怕重(niān) 佩服 家谕户晓 B.鄙薄(bó) 以身殉职(xùn) 教训 见异思迁 C.狭隘(ài) 满腔热忱(chéng) 极端 漠不关心 D.纯粹(cuì) 麻木不仁(rén) 殖民 精亦求精 2、下列成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咄咄逼人 拈轻怕重 神彩奕奕 截然不同 B.小心翼翼 迫不急待 怪诞不经 花团锦簇 C.家喻户晓 大相径庭 刨根问底 见异思迁 D.惊慌失错 骇人听闻 杞人忧天 花枝招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说话、办事,都要实实在在,要规划,不能故弄玄虚。 ....B.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甜的蜜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生态乡村处理生活垃圾的经验。

B.《中华文明之美》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C.中国结不仅造型完美,应用广泛,而且形态、颜色都蕴含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

D.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兵马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1 / 9

5、下列关于词性和修辞手法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和形容词的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

B.“啊呀!你怎么能够这么做呢?”这句话中“啊呀”一词是个拟声词。 C.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或做独立成分,强化情感的表达。

D.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6、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

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有压力和痛苦, ①他们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

②因此,青少年还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

③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就是一种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

④现在,大多数动漫作品将主人公设定在与普通人群相近的状态,并让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而获得成功。 A.③①④② 7、古诗词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4)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5)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6)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有一句诗,经常被后人用来描述绝处逢生的处境,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④②①③

C.③②④①

D.①②④③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2 / 9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楚有养由基者①,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②曰:“善射,可教射也矣③。”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④。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⑤,少⑥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钩⑦,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西周策》)

(注释) ①养由基:人名。②过:经过。③可教射也矣:可以教他射箭了。④支左屈右:支起左臂,弯曲右臂。⑤而不已善息:却不因射得好趁此时休息。已,通“以”,因。⑥少:过了不久。⑦弓拨矢钩:弓身不正,箭杆弯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惟手熟尔 惟:_____ .(2)尔安敢轻吾射 轻:_____ .(3)左右皆曰“善” 善:_____ .(4)子乃曰可教射 乃: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2)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3.(甲)(乙)两文都和射箭技术有关,但所揭示的道理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3 / 9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4 / 9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锌,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C.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山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D.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E. 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4.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陪他吃碗面

①我打电话给他,让他给我报一组电话号码,因为我的通讯录丢他那儿了。 ②他说:“等等啊,等等啊。”我这一等就是老半天,他也没反应。我大声“喂喂”,他又说:“再等一等,马上就好。”又是半天没动静,我只好不耐烦地说:“好了,我想起来了,你不用找了。”心里感慨,真是老了!一点都指望不上了。

③下班后,我匆匆去拿通讯录。进门就见他拿着通讯录远看看近瞧瞧,好像观戏法似的。我问:“你的眼镜呢?”他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似的,说:“不小心弄断了。”我问:“那你怎么不重新配一副去?”他说:“昨天刚坏的,本来想哪天顺便去配的。”我责怪他:“告诉我也行啊,看不清楚多难受。”

④我急忙到附近的眼镜店给他配新的去。也就几分钟的路程,竟然还要等顺路?真让人操心!

⑤再进门,只见他端着一碗面条出来,碗歪歪斜斜的,汤滴滴洒洒的。我没来由地就生气了,冲他嚷:“就不能盛少一点吗?真是的,让人说多少次才能记得住呀?”

5 / 9

⑥他呵呵笑着说:“刚好,趁热吃。”

⑦我没好气地说:“没时间,你自己吃吧,我还要回家做饭呢。” ⑧他坚持:“就一碗面的工夫,耽误不了几分钟。” ⑨我固执:“等下次吧。”说完,我就走了。

⑩虽说我人出了门,可是我的心好像还留在那扇门里。门里有他期待的目光,有堆得小山一样的一大碗面条,面下指定卧了两溏心鸡蛋,那是我最爱吃的……

⑪我返身回去,推开门,只见他坐在桌边,守着那一大碗面发呆。他看我进来,一惊,问:“落下什么东西了?”

⑫我说:“我走到楼下发现肚子饿了,不想走了,吃饱了再回去。” ⑬他突然高兴起来,笑得合不拢嘴,连忙从冰箱里拿出我爱吃的辣酱,说:“吃吧,吃吧。”

⑭小时候,肚子特别容易饿,放学回家就觉得饿,和邻居家孩子疯玩一圈后也觉得饿,甚至有时候刚丢下饭碗就想再嚼点什么。他那时候只会下面条,水开了,捏一小把筒子面放进锅里,打两个鸡蛋进去。然后捞面,切一把细葱末撒在面碗上。我在面条上抹点辣酱,然后大声吸溜起面条,很快看见埋伏的鸡蛋,一咬,溏心蛋黄软乎乎的从嘴角流出来。吃完了,我打着饱嗝,大声说:“真解馋!”他在一边,边看边笑。

⑮我偶尔想起来会问他:“你怎么不吃?”他说:“我不饿,只有孩子才不经饿。”我信以为真。

⑯我现在的吃相文雅多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大声吸溜面条了。我把面条分成两份,给他一份。他忙挡住我说:“锅里还有,这是你的。”

⑰我说:“我知道,锅里只有面汤,你一个人总是不好好吃饭,这样,我陪你吃一点,我回家还要吃的,饿不着,你放心。”

⑱他这才把碗端过去,把辣酱又往我这边推了推。

⑲面条吃完了,面汤也喝光了。他开始催我:“赶紧回去,不然孩子该饿肚子了,小孩子是不经饿的。”

⑳他说的孩子是我女儿,他的外孙女。 1.请以“我”为陈述对象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6 / 9

(1)门里有他期待的目光,有堆得小山一样的一大碗面条,面下指定卧了两溏......心鸡蛋,那是我最爱吃的……(修辞角度)

(2)我返身回去,推开门,只见他坐在桌边,守着那一大碗面发呆。(描写角...度)

3.赏析标题“陪他吃碗面”好在哪里?

4.举例说明本文运用欲扬先抑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

四、写作题(40分)

生活中时常可见互让、礼让、谦让、忍让、避让、退让等情景。让,是待人接物的素养;让,是宽宏大量的胸襟;让,是聪明睿智的取舍。 请以“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③除诗歌,文体不限;④禁抄袭。

7 / 9

参考答案:

一 B C C C B A

(1)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2)独怆然而涕下 (3)造化钟神秀 (4)会当凌绝顶 (5)落红不是无情物 (6)自缘身在最高层 (7)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

1. 只是 轻视 好 竟然

2.(1)当时没有人能和他比,他自己也凭借这一点自夸。

(2)别人看了我射箭后都说好,你竟然说可以教我射箭,你为什么不代替我去射百步之远的柳叶呢?

3.【甲】【乙】两文都和射箭技术有关,但所揭示的道理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

【甲】文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乙】文揭示“劳逸结合”的道理。(意思相近即可) 三 【答案】

1.花瓣娇小不起眼;蓝色的花容让人惊艳;花瓣成对绽开,如起舞的蝴蝶;散发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花容,表达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 3.CE

4.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对美丽的蓝蝴蝶

8 / 9

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 【答案】

1. “我”回父亲家拿通讯录,父亲特意做了一碗面给“我”吃而我却不领情,内疚的“我”返回家陪父亲吃碗面。

2. (1)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面条的丰盛,表达了父亲对我的爱。

(2)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父亲因为我刚才固执离去感到失落、孤独、伤心的心情。

3. 一是概括了本文的主要事件或主要内容。二是暗含主旨,关注空巢老人,对待老人,年轻人少点匆忙,多点陪伴;或少点执拗,多点温情;或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感恩和愧疚。

4. 文章开头写“我”抱怨父亲“指望不上”、“让人操心”,这是抑。下文“父亲为我做面条”的情节,这是扬。效果: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使文章情感更加真挚动人,突出父女互爱情深的主题。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