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毛泽东的《自颂》

毛泽东的《自颂》

来源:好走旅游网
自颂——毛泽东

客告予曰:若知夫瓠瓜乎?阳动土暖,茁乙布蔓,缠牵成蔓,干能自伸。荀无人理,则纵横荆棘之颠,口播蓐草之内,时序洊至,间吐疏苞,若明若灭。人将指曰:是亦蓐草之类而已。然而秋深叶萎,牧竖过往其间,剔草疏棒,则累累之物,大者如瓮,乃是蔓之爪也。反而观之,牡丹之在园中,绿萼朱葩,交生怒发,矞皇光晶,争妍斗艳。昧者将曰:是其实之盛大不可限也,而孰知秋至凉归,花则枯矣,实不可得。吾子观于二物,奚取焉?应曰:牡丹先盛而后衰,匏瓜先衰而后盛,一者无终、一者有卒,有卒是取匏瓜乎?

客曰:虽然,吾观于子,一枝粗伸,即欲献于人也;一善未达,即欲号于众也,招朋引类,耸衭轩眉,无静谵之容,有浮嚣之气,姝姝自悦,曾不知恥,虽强其外,实干于中,名利不毁,耆欲日深:道听途说,搅神丧日,而自以为欣。日学牡丹之所为,将无实之可望。猥用自诡曰:吾惟匏瓜之是取之,岂不诬哉?予无以答,逻巡而退,涊然汗出,戚然气粗。

一位长者同我交谈说:你知道葫芦的情况吗?每当春天来临,土层变暖,它的嫩苗便冒出地面,伸展纤细的茎条,顺地缠来绕去,成为瓜蔓。这瓜蔓不能自行向上延伸生长,假若无人栽培管理,它便就近向荆棘丛上攀绕,或者向新近的杂草间躺爬。长到一定程度,瓜蔓上逐渐有间隔地生出一个个小花苞,在荆棘杂草丛中时隐时现,极不显眼。过往行人看到后一定会指着说:“这不过是一种杂草而已。”可是,到了深秋时节,杂草叶子枯萎了,牧童过往其间,拨开杂草,便发现果实累累,大的像大肚酒瓮一般,这正是葫芦也。

反过来看看牡丹。它生长在由园丁栽培的庭园里,绿色叶子衬托着大红花,交生怒发,华贵鲜亮,争妍斗艳。无知之人一定会指着牡丹说:“这牡丹花结的果实一定大得不得了。”然而谁晓得,到了秋凉时节,牡丹花一下子枯萎了,却果实一个也得不到。

你比较比较,一个葫芦,一个牡丹,到底哪个值得你效法呢?我回答说:“牡丹先盛而后衰,匏(pao)瓜先衰而盛,一者无终,一者有卒,有卒是取,其匏瓜乎?”

有的人像牡丹,一枝粗伸,即欲献于人也;一善未达,即欲号于众也,“刚刚长出一根枝条,马上伸出来向人显示,一件好事还没有做完,立刻就想当众大喊大叫,喜欢招引朋友和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高谈阔论,手舞足蹈,眉飞色舞。这显然是缺乏一种少说多想的修养,且有严重的轻浮喧哗之习气,恰像美女自我陶醉一样得意,真有点不知羞耻了。虽然表面上热闹非凡,实际上外强中干,没有多大作为了。当追名逐利还没有栽跟头的时候,心中的贪欲日益强烈,道听途说,损耗了精力,浪费了光阴,还自以为得意。“日学牡丹之所为,将无实之可望。”

这是20岁出头的毛泽东在1915年,以《自颂》为题写了一篇日记,把匏瓜与牡丹相比较,讲了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能华而不实的道理。

增广贤文中“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就是这个意思。 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1980年60岁时已是学部委员(中科院院士),从事结构化学多年,根据国家需要,毅然改变研究方向,从“摇漏斗”开始研究稀土的分离与提纯,一研究就是20多年,2008年,这位已到耄耋之年的尊者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使我国

彻底摆脱了技术瓶颈,从稀土资源大国转变为稀土大国,也使我国在稀土领域对西方有了反戈一击的实力与资本。徐光宪也被誉为“稀土界的袁隆平”。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可乎?中国足球就是一面镜子,为了眼前小利不惜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大环境,结果将自己置于了万劫不复的境地。现在社会上有不少急功近利的现象,如:“今天播种,明天就要开花,后天必须结果,否则淘汰你”,事还没做,先找一批吹鼓手猛吹一通,完全忘了“实践是检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同学们正在求学阶段,这样的浮躁心理是你们的大忌,在今后的学习中,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你是要学牡丹“花好空入目”,还是要学葫芦“开小花结硕果“?相信同学们会有自己正确的选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