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患者健康教育
(一)疾病简介
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损伤。
(二)健康指导
1.急救护理
(1)保持呼吸通畅,心肺复苏,止血及封闭伤口,恢复循环血液,监测生命体征。
(2)包扎,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减轻疼痛。
(3)固定。肢体骨折或脱位可使用夹板、就地取材或利用自身肢体、躯干进行固定,以减轻疼痛、防止再损伤,方便搬运。
(4)迅速、安全、平稳的转送伤员。
2.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2)有效止血,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给予输液、输血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缓解疼痛肢体受伤时可用夹板、绷带、石膏、支架等维持有效固定和制动讼势避免因疼疗
而血加重疼痛。疼痛严重者遵医同使用镇故止痛药物。
3.妥善处理伤口
(1)对软组织的闭合性创伤,宜将受伤肢体抬高、热敷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或疼痛。不伴有内脏和骨关节创伤的软组织创伤,一般都能顺利痊愈。
(2)对于开放性创伤,还必须进行清创术。根据伤口损伤程度、污染情况及受伤后时间,可以将伤口分为三类进行清创。
4.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感染;开放性创伤即使经过清创,也存在着发生感染的机会,特别在污染严重、失活组织较多的伤口,腹部、会阴部及口腔颌面部的伤口,更易引起感染。因此,应结合具体情况。应用抗生素。此外。开放性创伤病人应接受破伤风抗毒血清或类毒素治疗以预防破伤风。
(2)挤压综合征:早期禁止患肢抬高、按摩及热敷,协助医生切开减压,清除坏死组织,遵医嘱应用碳酸氢钠和利尿剂。
5.功能锻炼指导
(1)宣传创伤带来的死亡与残废的严重后果及其预防的重要意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一旦受伤,及时就医。
(2)伤后恢复期加强功能锻炼,促进机体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并发
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