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 力,发展空铁联运、空轨联运、空路联运、空海联运服务, 撑作用突出。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民航业深化发展 优化\"航空+N” 一体化网络,为不同区域、不同条件、不
理念、加快发展速度、实现\"民航强国”的关键时期。机 场地面集疏运体系作为配套的保障系统也必须提升发
同需求的乘客提供多样化、多模式、多层次的服务。(1)空铁联运。根据规划,深圳宝安机场未来将
展速度,增强保障能力,通过高效的现代运输服务,使 接入穗莞深城际、深肇铁路以及深茂铁路,形成通往北 更大范围的民众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出行服务。笔者通 部广州方向、西北肇庆方向、西南茂名江门方向的城际 过对国内各大型机场集疏运体系发展经验进行总结, 探究大型机场地面集疏运体系规划的关键要素。轨道网络,远期将跨线接入沿海客专、赣深客专等东延
线路,实现宝安机场主要方向内客流的铁路直达,进而 拓展机场腹地辐射范围,为开展空铁联运服务奠定了
一、国内机场集疏运体系经验借鉴国内大型机场在制定机场交通发展策略时,均优 基础。先考虑机场集疏运体系构建,为机场扩大腹地范围奠
(2 )空轨联运。根据规划,将有6条轨道交通线路
引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包括3条轨道快线和3条轨
定良好的基础。1.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东岸,距离深圳市区32公里,为4F级民用运输机场,
道普线,其中地铁1号线和11号线为既有城市轨道线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位于中国深圳市宝安区、珠江 路,地铁12号线、20号线、26号线以及33号线为规划
城市轨道线路,通过以上城市轨道交通网的接入,深圳
是世界百强机场之一、国际枢纽机场、中国十二大干线 宝安机场可形成\"半小时\"城区交通圈。机场之一、中国四大航空货运中心及快件集散中心之
(3)空陆联运。根据规划,深圳宝安机场主要通
-O2018年,深圳宝安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4 934.9万 过沿江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及机荷高速公路\"两
人次,同比增长8.2%;货邮吞吐量121.79万吨,同比 纵一横”高速公路网,实现机场对深圳主城区及东莞、
增长5.1%;全年航班起降35.59万架次,同比增长
广州、惠州、河源乃至香港等周边主要城市的快速衔
4.5 %o接,使得宝安机场在半个小时可达深圳市主要城区
2020年第1期总第359期 爻■建| 69范围。轨道交通服务系统。根据规划,将有1条机场轨道快
(4)空海联运。深圳宝安机场福永码头地处粤港 线和2条地铁线路(地铁1号线、7号线)进入机场。其
澳大湾区核心,拥有国家一类客运□岸,是深圳宝安机
中,机场轨道快线连接杭州西站、杭州东站及萧山机
场作为国内唯一空海联运交通枢纽不可替代的组成部 分。深圳机场码头目前已开通香港机场、澳门、中山和
场,串联城市传统中心和未来发展热点,全长58.5公 里,拟设站15座,设计速度将达到120公里/小时,计
珠海航线。借助\"机场+码头”的空海联运优势,未来将 划于2022年亚运会前开通运营。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1小时”交通圈,强化深圳机
(3)高(快)速路系统规划。根据规划,围绕杭州
场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2.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距市中心 27公里。根据《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修编(2019
年版)》,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定位为大型机场、区域枢纽 机场、未来航空货运及快件集散中心、长三角世界级机
场群中心机场之一。依托浙江省及周边地区充足的客 货资源和旺盛的航空市场需求,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自
建成通航以来,运输生产迅猛增长,航线网络日趋规 模化。2018年,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为
3 824.16万人次,同比增长7.5 % ;货邮吞吐量64.09万 吨,同比增长8.7 % ;全年航班起降28.49万架次,同比
增长5.1 %o根据规划,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将建设以空港枢纽
为中心,覆盖空港地区及周边腹地,功能完善、布局合 理的综合交通体系,以及将建设衔接空港枢纽与杭州 西站、杭州东站等区域交通枢纽间的快速通道。实现 空港枢纽内的多种交通方式零距离转换,从而打造与 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杭州都市圈功能相匹配的综合 交通枢纽。(1) 铁路系统规划。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通过引入 铁路系统,使得机场可以服务都市区或更广的都市圈
范围。根据规划,机场将引入杭绍台铁路、杭州南至萧
山机场铁路联络线,通过该枢纽联络线,将实现杭长高 铁、杭黄高铁进机场。未来,萧山机场通过杭绍台铁 路,往北可通达上海、苏南、苏北以及山东东部等地区,
往南可以去往浙江宁波、台州、温州,以及福州、厦门、 深圳、广州等东南沿海地区。通过杭黄高铁,可以通达
杭州西部富阳、桐庐和建德等县市区以及黄山市;而通 过横贯中国的铁路大动脉沪昆高铁,可以一路南下至 江西省、湖南省、贵州省,直抵云南省。(2) 城市轨道系统规划。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面对 市区核心腹地构建以机场快线为主、常规地铁为辅的
70 I吏1金*詹理2020年第1期总第359期萧山国际机场将形成\"两环两通八联”的路网格局。其
中,\"两环”中的外环为高速公路环线,内环为快速公路
环线。\"两通”中的西面为机场高速公路通道,东面为
永盛路通道。\"八联”则是与空港\"两环”联系,对外辐
射的八条联系道路。3.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长水
村,在昆明市东北方向24.5公里处,为4F级民用运输
机场,是我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国际航空枢纽, 与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并列为我国两大国家门
户枢纽机场,承担着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
的重大使命。2018年,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实现旅客吞
吐量为4 708.81万人次,同比增长5.3%;货邮吞吐量
为42.83万吨,同比增长2.5 % ;全年航班起降36.08万
架次,同比增长3.0%o为支撑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
辐射中心的需要,规划构建以高速铁路联通西南地
区、以城际铁路衔接滇中城市群、以城市轨道交通和
高(快)速公路服务昆明市及周边地区的地面集疏运 体系,构建具有\"多模式、多线路、多方向”的机场集
疏运网络,提供互联互通、集约高效、经济便捷的运
输服务。(1) 铁路系统规划。根据规划,昆明长水机场未
来将接入渝昆高速铁路,与沪昆、云桂高铁形成互联互
通的高铁网络系统,提升机场中长距离的快速集疏运 能力,可快速通达线路沿线的重庆、泸州、宜宾等重要 城镇节点,大幅度扩大机场的辐射腹地范围。(2) 城市轨道系统规划。昆明长水机场现已接入
轨道交通6号线(空港专线),现设有机场前站和机场 中心站,未来将在T2航站楼处增设航空港北站,未来 将延伸地铁6号线市区方向至塘子巷站(接地铁1号
线),完成地铁6号线与地铁3号线在东部汽车客运
站的互联互通工程。此外,昆明市还将建成地铁9号
线,连通机场南、北航站楼,并在机场南侧、西部预留 二、 国内机场集疏运体系经验启示地铁站站位。1. 加强区域快速通道建设,支撑机场区域快速
国内大型枢纽机场积极策应国家和省重大战略要
(3)高(快)速路系统规划。昆明长水机场以三条 发展区域性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崇昆 高速公路)为基本骨架,未来还将规划接入东南绕城高
求,加快构建以空港枢纽为核心的互联互通的立体式
速以及新320国道和呈黄快速两条快速路,配合山水 地势,设置支路网络,形成外围快慢分离、内部适度混
综合交通网络。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项 目建设为重点,推进区域快速通道建设,支撑带动区域 合的道路体系。4.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东郊,距 市中心11公里,为4E级民用国际机场,是中国西部地 区重要航空枢纽、区域枢纽机场、西南机场群成员。\"十
三五\"期间,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运输生产实现\"突破 式\"增长。2018年,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实现旅客吞 吐量为2 009.47万人次,同比增长11%;货邮吞吐量
为11.24万吨,同比增长9.8%;全年航班起降15.86万 架次,同比增长6.4 %o未来贵阳市将通过打造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为 核心,集航空运输、轨道交通、城市公交、长途客运等为
一体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可实现交通无缝式对接,提
升贵阳在全国交通网络格局中的枢纽地位。(1) 铁路系统规划。2015年9月,位于贵阳机场
地下49米的高铁龙洞堡站正式开通。现有12趟高 铁动车组在龙洞堡高铁火车站办理客运业务,主要 通往重庆、成都、广州、南宁、桂林方向。通过贵阳环 铁的衔接,龙洞堡机场到贵阳北站仅需16分钟,需
要乘坐飞机进出黔南、黔东南、黔西南等方向的旅客, 都可以通过高铁动车进行接驳换乘。此外,通过对接
贵阳北站,可方便乘客换乘贵广、长昆、渝贵、成贵、贵
开等5条城际铁路,进一步扩大了龙洞堡机场的腹地 辐射范围。(2) 城市轨道系统规划。根据规划,龙洞堡机场
将引入地铁2号线和S4号线,其中地铁2号线已于\"十
三五”期间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全线建成通车,全长
43.8公里,在龙洞堡机场核心区范围内设龙洞堡站和
机场站,并在机场站与S4号线实现换乘。(3) 高(快)速路系统规划。贵阳龙洞堡机场周边
已形成了由沪昆高速、国道210、西南环线、贵阳绕城 高速组成的\"两纵两横”高快速路网,可方便通达贵阳 市区、花溪区、龙里县等城镇节点。整体发展,服务枢纽机场与国内大经济区、大中心城市
的交通联系,提升机场的区域辐射能力,确立机场地区
综合交通的大格局。2. 优化地区交通网络布局,提升空港地区服务水平
陆侧交通体系是决定机场能否与城市紧密融合的关键。尽管在城市群一体化背景下,枢纽机场的需求 层次有所增加,但是机场与城市主城区之间的交通需 求仍将占据陆侧交通需求的主导地位。因此,我国大
型枢纽机场往往通过城市快速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无缝对接城市\"快速双网”,使枢纽机场快速可达城市
主要城区范围,打造枢纽机场与主城区快速联系轴, 提升枢纽机场对核心腹地的服务水平,满足旅客运输 需求。3. 加强枢纽换乘体系建设,打造交通一体化发展格局\"服务优先”成为国内机场发展的共识,因此,打造
\"零距离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提高乘客换乘便利性
成为枢纽机场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型枢纽机场往往以 空港为基础,融合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
城际大巴、机场大巴、出租车、社会车等多种交通方式,
以旅客便利出行、便捷换乘为根本,合理布局建设综合 客运枢纽,按照\"零距离”换乘要求,推动统一规划、同 步建设和一体运营,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提高旅客中转
集散效率,增强内外辐射能力。三、 结语在高速交通的时代背景下,交通可达性逐渐成为
影响机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以机场为核心,完 善地面集疏运体系,打造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已成为国
内大型机场的发展方向。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深圳宝安 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贵
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的集疏运体系规划情况,总结我国
枢纽机场发展的有益经验,为今后新建或扩建机场的
集疏运体系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作者单位:中设设
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1期总第359期 爻LZH■建| 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