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A.禅让制的实行
B.夏朝建立
C.商朝建立
D.西周建立
2 . 下图是胡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其“________”处应填写的标题是( )
A.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B.北京人 D.半坡人
3 . 小青到某博物馆参观“甲骨文展(a区)”、“《伤寒杂病论》展”(b区)、“古代小篆书法展”(c区)和“顾恺之绘画展”(d区),如果小青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参观的话,那她应该按下面哪种顺序参观( ) A.a、b、c、d
B.a、c、b、d
C.b、a、d、c
D.c、d、a、b
4 . 根据史书统计,春秋时期耕地面积为2.3亿亩,此后随着农田面积的扩展,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春秋时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B.王室衰微 C.诸侯争霸 D.分封制的瓦解
5 .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考古发现属于哪个遗址
第 1 页 共 8 页
A.半坡遗址 B.吊桶环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
6 .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毛公鼎
C.司母戊鼎
D.利簋
7 .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下列成语与这一时期无关的一项是 A.尊王攘夷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约法三章
8 . 如下图是“历史”一词的甲骨文写法,甲骨文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种字体最早出现在( )
A.西周
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B.秦朝
C.商朝
D.清朝
第 2 页 共 8 页
②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③齐国是春秋时期东方的大国
④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 下列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各项政治制度中,在西周出现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县制
11 . 夏、商王朝第一位国王分别是( ) A.禹、汤
B.启、汤
C.禹、桀
D.启、桀
12 . 从夏、商两朝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应该 A.重视教育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增强国力
13 . 西周王朝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它属于公元前( ) A.前10世纪前期
B.10世纪后期
C.11世纪前期
D.11世纪后期
14 . 通过禅让制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 ①黄帝②尧③舜④禹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 . 人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古代的劳动人民,你知道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从哪里而来的?( ) A.女娲捏出出来的 C.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B.亚当和夏娃制造的 D.猴子变化而来的
16 . 学完原始社会的历史后,老师让大家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一单元的内容。下面的表述中最为贴切的是 A.人类的起源
B.人类的发展
C.从猿到人的演变
D.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综合题
第 3 页 共 8 页
1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 2016年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代表,齐聚轩辕殿祭祀广场,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追忆先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后人尊崇他和炎帝为什么? (2)怎样理解“中华开国五千年”?
(3)结合材料二,你认为举办这样的活动有什么现实意义?
18 . 材料一 北京人用石块、兽骨、鹿角等制作各种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工具,使用这一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材料二 下图
材料三 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材料四 某朝代初年分封国分布状况情况
第 4 页 共 8 页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北京人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旧石器时代是如何制造石器的?
(2)材料二中两幅图片说明了我国早期原始农业怎样的特点?原始农业产生对对古代文明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能看出,夏朝是谁建立的?夏朝建立有何历史影响? (4)材料四是我国古代哪一朝代实行的制度?列举2个当时的诸侯国。 19 .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根据材料分析列举出原始居民代表? (3)简述所列举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有何特点?
20 . 材料一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1)材料一体现了哪一制度?从材料看,被分封做诸侯的主要是什么人?这一制度施行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2)材料二,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状态? (3)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远古、夏商周和秦朝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1 . 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是人类祖先和大自然的杰作,有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明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2014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第 5 页 共 8 页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
材料一
材料二 殷墟……展现了包括文字系统在内的顶峰时期的中国古代青铜文化。
殷墟的文化遗存提供了非同寻常的……文化传统的证据,包括丰富的科学发明与技术成就,例如建立在日相与月相观察上的天文历法、刻写在甲骨上的中国最早的书写文字。
——世界遗产委员会
材料三 他是春秋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杰出的世界文化巨人。他所创立的以仁政德治为核心的学说在中国以及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材料四 这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不愧为世界的伟大杰作。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北京周口店地区北京人遗址的塑像,请写出北京人生活的距今(2019年)年代和反映他们生活状况的一个例子。
(2)材料二中“殷墟”曾是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都城?材料中提到的“中国最早的书写文字”是指什么文字?
(3)材料三中的“他”创立了什么学派?他的学说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 (4)写出材料四中的水利工程的名称。主持修筑它的人是谁?
(5)请你谈谈对中国文化遗产的认识。并为宣传保护文化遗产写一条标语。
第 6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
第 7 页 共 8 页
二、综合题
1
、
2、3
、
4、5
、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