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形成性评价及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罗湖区九年级《物理》单元形成性评价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命题人:黃仕则 审题人:谭振兴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体中重约为1N的是( )

A.一枚壹圆硬币 B.两只鸡蛋 C.一枚回形针 D.一张课桌

2.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实验记录 如下表。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 )

A.4.5N B.1.5N C.3N D.2.1N 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而是指在大于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调零直接用来测量力,测出的结果将( )

A.偏大 B.偏小 C.是正确的数值 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一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涮力计的 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 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3N C.6N D.12N

5. 如图所示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所使用到的机械,按图中所示的情景使用 过程中没有省力的是( )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形成性评价 1 / 9

6.g=9.8N/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A.1kg=9.8N

B.物体所受重力是它质量的9.8倍

C.质量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D.质量是9.8 kg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是1N

7.如图所示的各滑轮组中,物体重力都是G,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使物体匀速上升,拉力F最小的是图( )

8.要用15 N的力刚好提起20 N的重物,如果不计机械本身的重力,可以应用 的下列简单机械是( )

A.一个定滑轮 B.一根杠杆 C.一个动滑轮 D.一个滑轮组

9.如图所示,在地球上的四个位置分别静立着中国人、北极熊、阿根廷人和企鹅,对他们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的 B.企鹅受到的重力大于地球对它的支持力

C.中国人、阿根廷人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一定还受到摩擦力 D.他们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且均是指向地心 10. 下列现象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 A.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 B.旅行箱的下面安装小轮子

C.矿泉水瓶盖拧得太紧不易打开,往往在手与瓶盖之间垫一块毛巾 D.为了把桌面上的污渍擦干净,常常用大一点的力压抹布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形成性评价 2 / 9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的力臂越长越省力 B.杠杆上动力和阻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C.滑轮是一个省力杠杆 D.杠杆不一定是直棒

12.如图所示的均匀木条AOB,AO=OB,在O点系一绳并挂起,先使AO保持水平,然后放手,则在刚放手的瞬间,木条将会 A.A端向上运动 B.A端向下运动 C.保持平衡不动 D.不能确定

13.要使如图所示的杠杆水平平衡,可采取的做法是( )

A.支点两端各减少一个钩码 B.支点两端各增加一个钩码 C.支点左端增加一个钩码 D.支点左端减少一个钩码

14. 一个重5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 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1;当推力为22N时,木箱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 )

A. f1=0N f2=22N B. f1=0N f2=50N C. f1=50N f2=22N D. f1=10N f2=22N

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小球,体积之比为3:1,分别挂在轻质杠杆AB两端,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得OA:OB=1:2,则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为ρ甲:ρ乙=( )

A.3:2 B.2:3 C.1:6 D.6:1

16.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起子 B.道钉撬 C.筷子 D.钢丝钳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形成性评价 3 / 9

17.用手握住一个酱油瓶,酱油瓶开口向上静止在手中不动.以下各种说法错 误的是( )

A.酱油瓶静止在手中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随着手握酱油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到的摩擦力也将增大 C.手握酱油瓶的力增大时,瓶子所受到的摩擦力并未增大

D.酱油瓶原来为空瓶,若向瓶内注水的过程中瓶仍静止,即使手握瓶的力大小不变,瓶所受到的摩擦力也将增大 18.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N 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10N,则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A.100N B.50N C.20N D.10N 19.如右图所示,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A.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 B.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 C.F甲F乙,因为乙方法时阻力臂短 D.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20.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O为支点的杠杆,如图所示。一 个人通过定滑轮用力将吊桥由图示位置缓慢拉至竖直位置,若用L表示绳对 桥板的拉力F的力臂,则关于此过程中L的变化以及乘积FL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增加

绳子 B.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减小

C.L先增加后减小,FL始终在减小

O D.L先减小后增加,FL先减小后增加

吊桥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形成性评价 4 / 9

罗湖区九年级《物理》单元形成性评价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二、作图题(共6分)

21.(4分)如下图所示,不计重力的杠杆OB可绕O点转动,重为4N的物体

P悬挂在杠杆的中点A处,拉力F1与杠杆成30°角,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1的力臂l1,并求出此状态下拉力F1= N。

22.(2分)如上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小车从泥泞中拉出,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23.生活处处可见物理知识的应用:

(1)如图所示,升旗杆顶部有一个 滑轮,使用此滑轮的最大好处是 。

(2)钓鱼时钓鱼竿可看成一根杠杆,它是一个 杠杆,要使钓起鱼时 省力一些,则钓鱼者两只手之间的距离应 一些(填“增大”或 “减小”).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形成性评价 5 / 9

(3)建筑工人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确定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因为重力方向总是 ,当重锤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绳子的拉力方向是 。

(4)用手使劲捏住刹车闸,自行力很快会停下来.这是利用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自行车的轮胎上做成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利用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24.有一个矿井,深20m,有两个工人将一个重为400N的矿石从井底匀速拉向井面,如图所示,动滑轮重20N,不计其他摩擦.如果两个工人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拉矿石,则每个工人用的拉力F=__________N; 当矿石拉出井面时,则其中一个工人将绳子移动了________ m.

25.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滑轮匀速向上提升重物,物重都是600N,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绳子的拉力F

________N,F乙为________N;若将重物提高1m,则甲滑轮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m;乙滑轮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 m. 四、实验题(共12分)

26.(4分)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华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有关”的猜想;小辉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猜想。下图是验证他们猜想的实验装置图。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形成性评价 6 / 9

(1)小辉同学为了完成他自己的探究应按_______两图进行。

(2)若小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表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数据在所给坐标中作出摩擦力的大小f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N之间的关系图象。

(3)根据图像可以得出f与N的关系是_______。

(4)小华和小辉同学在实验中都应使小车做___________运动。 27.(4分)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使 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实验前,小军用弹簧测力计测得 动滑轮的重力为1.0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实验过程 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 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并将其填写在 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力G以及动滑轮的重力G0的关系为_________;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下,使用动滑轮__________。 28.(4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_______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形成性评价 7 / 9

(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 认为第________组实验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8分)

29.假期里,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g=10N/kg)

(1)若小兰和爸爸的质量分别为40kg和80kg,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m的一侧,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多远处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 (2)若小兰和爸爸已经成功地站在了木板上,现在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向行走,小兰的速度是0.5m/s,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坏?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形成性评价 8 / 9

罗湖区九年级《物理》单元形成性评价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部分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1 D 2 C 12 B 3 A 13 A 4 C 14 D 5 A 15 B 6 C 16 C 7 B 17 A 8 B 18 D 9 D 19 D 10 B 20 C 二、作图题(共6分)

21.(2分)力臂作图如左下图所示零刻线;(2分)4N

22.(2分)绕线如右上图所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23.(1)定;改变力的方向 (2)费力;增大

(3)竖直向下;竖直向上 (4)增大压力;使接触面变粗糙 24.210;20

25.200;300;3;2 三、实验题(共12分) 26.(4分)(1)甲丙 (2)答案略 (3)成正比 (4)匀速直线 27.(4分)F=1/2(G+ G0);不省力

28.(1)右 (2)二;使力臂刚好是杠杆本身,方便观察 四、计算题(共8分) 29.(1)1m (2)0.25m/s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形成性评价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