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内阅读。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叽叽,谢谢!”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1)“小小的声音”是________发出的。
(2)故事中“小猫刚刚离开,老母鸡又来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根据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我猜到老屋应该会觉得________。
(3)我们从选文中可以体会到( )。 A.老屋对老母鸡的关爱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B.老屋勇于献身的精神
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课内阅读
在很远的街口 , 有一( )男孩正在放风筝, 线实在太( )了,他的风筝只能飞过屋顶。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这绳子够( )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小男孩说完就扯了扯胡子 ,他确定足够牢固 ,就( )了一段用来放风筝。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当他走过鸟太太家的树底下,鸟太太正在找绳子( )小鸟的尿布。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选段中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有什么用呢?
3.想象一下,胡萝卜先生一路走下去,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试着写一写。 三、《小狗学叫》课内阅读。
“咕……”小狗学着杜鹃叫,”咕……”
它那天试了,第二天、第三天又试了。一个星期过后,它已经学得相当不错了。小狗真高兴,心想,我终于会叫了,现在别人再也不能取笑我了。
就在那几天,人们开始打猎了,树林里来了很多猎人,里面还有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一个枪法很准的猎人经过那里,听见树丛中传来咕咕的叫声,就举枪瞄准,”砰!砰!”连开了两枪。
幸好没打中。子弹擦过小狗的耳边,就像连环画里画的那样。小狗拔腿就跑。它很诧异:那个猎人准是发疯了,竟然对狗开枪! 1.仿写词语。 百发百中(ABAC式)
2.选文中写了小狗的两次心理活动,请你用直线画出相关句子。 3.选文主要写了什么?( ) A.小狗学会了杜鹃叫。 B.小狗差点被猎人打死。
C.小狗学会了杜鹃叫,差点被猎人当作杜鹃打死。 4、你能写两句有关”狗”的歇后语吗?
四、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用”——”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这段话共有 句话,具体介绍了 种鱼的形态。通过对鱼的描写,突出了西沙群岛 的特点。
3、文段中表现鱼的数量多的词语是: 、 ,表现鱼种类多的词语是 。
4、”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意思是( )。 A 说明西沙群岛的海里鱼的数量极多。 B 说明西沙群岛的海里水和鱼刚好各占一半。
5、仿照文段,用”有的……有的……”把下面的这段话补充完整。
天上的云形态各异,变化多端,有趣极了。有的像一群温顺的绵羊;有的 ;有的 ;有的 。 五、《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内阅读。
夏天,树木长得蒽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 得严严实实的, 住了人们的视线, 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 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
出来了,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选择合适的字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遮 封 浸 挡
2、选段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语中感受到小兴安岭树木的繁茂。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比喻句。请你试着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喝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请用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的方法理解“波澜壮阔”的意思。 波澜壮阔: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文段的中心句。
(3)“音乐会”“小曲”“大合唱”在文中分别指什么?请连一连。 音乐会________ 大海哗啦啦 小曲________ 小雨滴敲敲打打 大合唱________ 小溪淙淙
(4)分析画线句子的特点, 并仿写一句。
七、《读不完的大书》课内阅读。
我五六岁时,就喜欢到大自然去寻找好玩的东西。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
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植物的开花、结籽,暑( )荣( ),有着不同的趣味。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
还带着刺。
我家房子前后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在不同的时间里,它们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刚从树上摘下的果子,味道格外鲜美。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不仅( ) A.jǐn B.jìn .遐想( ) A.jiǎ B.xiá .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棕榈 一( )画册 ( )的天空 ( )的奥秘 3.(多选)文中详细写了( )。
A. 蚂蚁 B.桃树 C.竹子 D.橘子树 4.文章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读不完的大书”?(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5.对大自然这本书作者是分哪三部分来描写的?
6.如果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两个与前面的词意思相反的词,应该是______和______,组成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7.加点的“雨后春笋”是一个成语,我们现在常用它的比喻义,意思是
8.文章对大自然中万物的描写有详有略,看一看第二、第五自然段详细描写的各是什么?突出了事物哪方面的特点?
八、《父亲、树林和鸟》课内阅读。
“鸟要准备歌唱了。”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根据选文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父亲热爱自然。( )
(2)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 (3)父亲是一位猎人。( ) (4)父亲很善于观察。( )
2.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
A.“我”不喜欢猎人。 B.父亲很了解鸟,如果他是猎人,会有许多鸟失去生命。 3.选文中哪句话是“我”对父亲爱鸟的具体说明和赞美?用“____”画出来。 4.请你写一句保护鸟类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阅读《司马光》,回答问题。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足跌没水中( ) .众皆弃去( ) .
2.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 与群儿戏于庭( ) .(2) 众皆弃去( ) .
(3) 光持石击瓮破之( ) .
3.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 B.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 C.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 D.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 4.学有所感,判断正误。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庭院中玩耍也有危险,我们不能去那里玩了。( )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沉着镇静,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
十、《灰雀》课内阅读。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yǎnɡ B ìnɡ( )。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ɡǔ lì( )。 1.根据拼音在”( )”里写词语。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写下来。 (1)(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 (2)抬着头向上看。( )
3.用”﹏﹏﹏”画出描写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 4.文中是怎样描写灰雀的?
(1)灰雀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 (2)灰雀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 (3)灰雀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
(4)灰雀给列宁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手术台就是阵地》重点段落品析。
敌人不断反扑 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 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A】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B】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白求恩大(dà dà)夫 空地(kòng kōng) 2 【A】处画线的句子说明什么 3 【B】处画线的句子说明什么 4用一两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十二、《一个粗瓷大碗》重点段落品析。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1.读一读,赵一曼说这样的话是因为她以为这个碗是从( )来的。 A.从老百姓家里拿来的 B.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
2.仿照上句,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妈妈看着我手里的语文试卷,说:“ ” 3.从这个故事,你明白了:
十三、《搭船的鸟》课内阅读。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我们坐在船舱里。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1.“我”和母亲要去干什么?那天的天气怎么样?
2.请你用“——”画出描写小鸟外形的句子。 3.选文中出现了好多描写颜色的词语,请你再写出几个。
4.请你用选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小鸟。
十四、阅读《金色的草地》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 )金色的,( )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填写表格。 时间 草地的颜色 原因 早上 中午 傍晚 3.在文中“□”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两个感叹句写出了“我”对 的喜爱之情。 5.片段主要告诉我们( )。 A .要认真观察蒲公英 B .要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十五、读《海滨小城》 文段,完成练习。
①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甲)有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乙)初夏,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丙)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 )。
②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 ),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③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④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1)将下列短语正确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B.一片片红云中
(2)“开得那么热闹”中“热闹”一词说明了( )。 A. 小城赏花的人很多 B. 小城的凤凰树很多 C. 凤凰花争奇斗艳,争相怒放
(3)第①②③段分别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画上波浪线。
(4)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庭院的树的?(填序号) 甲句:________ 乙句:________ 丙句:________ A.树的香味浓 B.树开花热闹 C.树的种类多
(5)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填序号)
A. 总结全文 B. 启示下文
【参考答案】 一、【答案】 (1)老母鸡 (2)不耐烦了 (3)A
【解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的精神或品质。 二、【参考答案】 1、个 短 长 剪 晾
2、当线放风筝 ; 晾晒小鸟的尿布. 3、想象合理,有连贯性即可 三、【参考答案】
1.示例:自言自语自由自在
2.小狗真高兴,心想,我终于会叫了,现在别人再也不能取笑我了。它很诧异:那个猎人准是发疯了,竟然对狗开枪! 3.C
4、小狗推门——嘴上前窝里的狗——门里凶 四、【参考答案】
1、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2、4 4 鱼多
3、成群结队 数不清 各种各样 4、A 、说明西沙群岛的海里鱼的数量极多。 五、【参考答案】1.封 挡 遮 浸
2.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3.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句子:夜晚来临,天空上的星星就像小眼睛眨呀眨呀,可爱极了。 六、【参考答案】
(1)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2)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3)小雨滴敲敲打打;小溪淙淙;大海哗啦啦 (4)小河哗哗的流淌,好像在唱着欢快的歌。
【解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找到答案。
(4)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七、【参考答案】 1.A B
2.株 本 高远 无穷 3.ACD
4. 因为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 5. 空中的飞鸟,昆虫的动作,和花草树木。 6. 寒 枯 暑寒荣枯。 7. 大量涌现的新生事物。
8. 第一段:蚂蚁搬家和对垒,突出了蚂蚁虽小,却有很强的组织性、团结性和勇敢坚贞的精神。八、【参考答案】
1.(1)√ (2)√ (3)× (4)√ 2.B
3.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4.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答案不唯一) 九、【参考答案】 1.淹没 都
2.(1) 庭院 (2)都 (3) 拿 3.A.√ B. ×C.√D.× 4.(2) 十、【参考答案】 1.养病 谷粒
2.婉转 仰望
3.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4.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在树枝间来回跳动 婉转 非常惹人喜爱 十一、【参考答案】 1、dà kòng
2、说明白求恩非常辛苦和劳累。 3、说明当时环境非常危险。
4、情况非常紧急 白求恩仍然十分镇定地给伤员做手术。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 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这句话说明白求恩非常辛苦和劳累。 3、“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这句话说明情况非常
紧急 白求恩仍然十分镇定地给伤员做手术。
4、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 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 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 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点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 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
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 、 3此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十二、【参考答案】 1. A
2.这是今天考的吗?快拿来给我看看! 3.赵一曼关心战士,以身作则值得我学习。
十三、1.“我”和母亲要坐船去乡下外祖父家里。天下着大雨。
2.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3.示例:黄色白色橙色 4.美丽(漂亮) 十四、【参考答案】 1.不是 而是
2.绿色 花朵合拢 金色 花朵张开 绿色 花朵合拢 3., , ; , , 。 4.草地和蒲公英 十五、【参考答案】 (1)B;A (2)C
(3)第①段: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第②段:小城的公园更美。第③段;小城的街道也美。 (4)C;A;B (5)A
【解析】:(1)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要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由上句的“一棵棵榕树就像”可知下句选“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比较恰当。
(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及选项,正确理解词义。
(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每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4)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句子,然后结合选项加以判断。 (5)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