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 装备 2010年第12期(总第100期) 浅谈开展物理家庭小实验的做法和体会 刘瑞琴 河北省河间市第・中学河北河间062450 家庭小实验,是指学生在家庭中自己设计,自己寻找 实验器材,自己动手,亲自操作的简单易做的实验。它作 为一种特殊的实验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的机会, 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自由发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 物理的兴趣,巩固课堂知识,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还 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从而培 养学生科学态度、意志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 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家庭实验的作用,通过对家庭实验的 巧妙设计及完成,在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的活动中 使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知识的应用过程。现仅就家庭实 验设计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精心辅导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拟好实 验计划 开展家庭小实验,教师辅导是关键。多数高中学生虽 然有一定的物理理论知识,但实验操作能力不是很强,没有 目的性。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辅导,学生只是为做实验而做 实验,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没有深入地从表面现象分析科 学原理,没有从家庭小实验中获取知识,从而失去了开展家 庭小实验的意义。因此,首先要求教师在布置家庭小实验之 前,要对下列问题做出指导:①实验目的;②实验材料的选 择;③实验的原理;④实验操作中的要点;⑤安全注意事 项;⑥观察的重点:⑦实验现象的记录;⑧实验总结、实 验报告的填写及实验小论文的写法等。家庭小实验设计的 要明确,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 开展家庭小实验,实验的成功率才大,效果才好,学生才能从 家庭小实验中获取知识,才能发挥家庭小实验应有的功效。 对物理家庭小实验积极正确引导的同时,必须按照教 学计划执行实施,教师在开学前一定要“吃透”教材,对涉 及的内容非常熟悉,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对家庭小实验的开 展拟定详细的研究计划,结合教材内容及当地实际情况对 家庭小实验进行适当增减,从教材中精心选择一些力求器 材简单易得、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比较安全的实验,并 做好组织和培训工作,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有针对 性的进行小实验,并注意对小实验结果记录和总结并及时 评价。 收稿日期:2OlO一01-31 作者简介:刘瑞琴,本科,中教一级。 二、家庭小实验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家庭小实验 感兴趣,布置的家庭小实验一定要有趣味性。当然只停留 在课本现有的家庭小实验的基础上是远远不够的,要根据 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 知识水平和能力,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除课本上规定的 家庭实验外,教师要适当补充一些趣味性特别强的家庭小 实验,如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传 感器的简单应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等。实验趣 味性强,才会有吸引力,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会感悟到物理 变化的奇妙,又可激起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利用这些有趣 的小实验引领学生走进对物理知识的探究,使学生在做的 过程中体验物理学习的快乐。总的来说,只要教师花些心 思研究,就可以多给学生一个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三、家庭小实验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家庭中的 学习资源 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选择贴近生活的家庭小实验布 置给学生做。可以提倡有条件的学生购买家庭实验箱或是 手提实验箱。对于没有条件的学生,家庭中蕴藏着大量的 物理学习资源,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注意收集身边常 见的物品,组建自己的微型实验室。如利用废旧饮料瓶, 其中装入水可研究光学折射,还可用来研究惯性现象,也 可用来做液体压强的有关实验等,因此,只要引导学生留 心观察,用心收集,精心设计,就会使学生在自己的实验 室中不断地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知识的探索、知识的形成、 知识的应用,使他们不断地体验成功,这样学生就会对物理 学科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家庭小实验的设计要再现知识与生活之 间的联系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 学设计中尽可能再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 知识的丰富多彩又感到生活的无穷蕴涵,使我们的课堂尽 可能延伸至课外,使学生所学知识、兴奋点、疑问点均能 伴着学生走出课堂,融于学生的生活中。所以我们对课内 探究的设计要重视与课外的延伸,使学生通过延伸性的家 庭实验,既达到自主巩固、释疑、应用知识的目的,又提 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应用过程,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强烈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