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构造
2005年3月7日上海市领导提出虹桥机场西侧发展综合交通枢纽的构想,2009年底工程竣工。规划范围动气外环线(环西一大道),西至现状铁路外环线,北起北翟路、北青公路,南至沪渝高速公路,总用地约26.2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机场、铁路客站、长途巴士客站、磁悬浮客站、轨道交通五大部分。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扩建前占地面积26.4平方千米,拥有跑道和滑行道各一条。其中跑道长3400米、宽57.6米停机坪达51万平方米。有停机位66个,其中有13个登机桥位,48个远机位,2个专机位,2个货机位,可满足各类飞机的起降要求。
机场1号航站楼(T1)由A、B两座候机楼紧密相连,面积达8.2万平方米(A楼5万平方米,B楼3.2万平方米)。共有15个候机大厅,18个贵宾室和15条行李传输系统。每日平均起落航班达540架左右,高峰小时起落飞机达85架次,年运送旅客量超过1488.92万人次,已开通了到达91个国内国际城市的航班。
扩建工程主要包括新建一座36.26万平方米的2号航站楼(T2),1条3300米、宽60米的平行报道和3条平行滑行道,以及站坪、货运站、业务用房、能源中心、市政道路等相关配套设施。
上海虹桥站是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高度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客运车站,现为亚洲超大型铁路综合枢纽。上海虹桥站总占地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站房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其中铁路站房约10万平方米。北端引接京沪高铁铁路、沪
汉蓉高速铁路;南端与沪昆高速铁路接轨。
车站设16站台30线,全部为到发线,站台包括14个岛式站台和2个侧式站台。站房建筑面积为145000平方米。站房采用先上高架候车结构,包括东西两个站房和高架站房,并在两侧设置站前高架和落客平台。
上海虹桥客运西站位于虹桥枢纽地下B1层,长途客运西站为一级客运站,主要是法网浙江、江苏和部分安徽方向的班线。该站为地下两层结构,候车室有两层,面积达5200平方米。该站有28个出发检票口,初期运营设定班次为100余班,而最大发车班次可达800余班。该站换乘公共交通非常方便,从轨交2号线铁路虹桥站出站,只要走10余米就能到达长途客运西站。
在虹桥综合枢纽中,还有沪杭磁悬浮交通项目的一条线路。除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内的车站因与高铁线路使用同一层面的相连的站台而同时建设外,其他地区并没有任何招标或开工迹象。而因与磁悬浮项目有冲突而推后进行的高速轮轨项目沪杭客运专线则计划于2008年启动。
虹桥拥有多条轨道交通,2号线、10号线、17号线、原17号线及低速磁悬浮和机场快速线,形成“4+2”的六线汇聚布局。规划轨道交通停车场用地约60公顷。
问题和解决方法
对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来说,由于有着几种截然不同的交通方式,必然会引起分流问题。要坐火车的乘客该从哪儿去,要坐飞机的乘客该往哪个方向走,要乘大巴的乘客又该在哪儿上车。由于该枢纽汇集成一体,所以从进入枢纽那一刹那分流就应该开始。乘地铁
来到虹桥的乘客一出地铁站时就应该有标识进行一次分流,并在之后进行更细致的分流,不让人们在一个地方驻足停留太长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形成秩序对于虹桥枢纽这个超大型交通枢纽中心是必不可少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