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箔式应变片三种桥路性能比较
一、实验原理:
说明实际使用的应变电桥的性能和原理。
已知单臂、半桥和全桥电路的∑R分别为△R/R、2△R/R、4△R/R。根据戴维南定理可以得出测试电桥的输出电压近似等于1/4·E·∑R,电桥灵敏度Ku=V/△R/R,于是对应于单臂、半桥和全桥的电压灵敏度度分别为1/4E、1/2E和E.。由此可知,当E和电阻相对变化一定时,电桥及电压灵敏度与各桥臂阻值的大小无关。 二、实验所需部件
直流稳压电源(±4V档)、电桥、差动放大器、箔式应变片、测微头、(或双孔悬臂梁、称重砝码)、电压表。 三、实验步骤:
1.在完成实验一的基础上,不变动差动放大器增益和调零电位器,依次将图(1)中电桥固定电阻R1、R2、R3换成箔式应变片,分别接成半桥和全桥测试系统。
2.重复实验一中3-4步骤,测出半桥和全桥输出电压并列表,计算灵敏度。单臂电桥 位移0 0.5 1.0 1.5 2.0 mm 电压 0 0.014 0.034 0.051 0.062 V 灵敏度S:S=△V/△X=
差动半桥 位移0 mm 电压 0 V
差动全桥 位移0 mm 电压 0 V 2.5 0.07 3.0 0.082 3.5 0.088 4.0 0.093 4.5 0.097 0.5 1.0 1.5 2.0 2.5 3.0 3.5 0.218 4.0 0.233 4.5 0.259 0.006 0.045 0.082 0.126 0.155 0.191 灵敏度S:S=△V/△X=
0.5 1.0 1.5 0.115 2.0 0.196 -0.5 -0.035 -1.0 -0.029 -1.5 -0.178 -2.0 -0.223 -2.5 -0.279 0.038 0.098 河南农业大学13理学院
灵敏度S:S=△V/△X=
在同一坐标上描出V-X曲线,比较三种桥路的灵敏度,并做出定性的结论。
四、注意事项:
1.应变片接入电桥时注意其受力方向,一定要接成差动形式。
2.直流激励电压不能过大,以免造成应变片自热损坏。
3.由于进行位移测量时测微头要从零-→正的最大值,又回复到零,再-→负的最大值,因此容易造成零点偏移,因此计算灵敏度时可将正△X的灵敏度与负的△X的灵敏度分开计算。再求平均值,以后实验中凡需过零的实验均可采用此种方法。
单臂电桥黑色 差动半桥蓝色 差动全桥红色 输入法码质量和输出电压呈线性关系,灵敏度就是V-M关系曲线的斜率。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