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讨MRI与B超对子宫及附件肿块的诊断价值

来源:好走旅游网
・66・ 中国实用医刊20l4年9月第41卷第18期Chinese Journal ofPracticalMedidne Sep.2014,Vo1.41,No.18 探讨MRI与B超对子宫及附件肿块的诊断价值 郭洪平李红霞王淑香 【摘要1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及附件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双盲法对71例(138 个病灶)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的子宫及附件肿块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和B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RI 和B超对肿块定位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13个直径0.5~1.5 em的子宫肌 瘤MR1检出12个而B超漏检l0个;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MRI为77.54%、95.92%和85.17%,B超 为55.27%、92.86%和70.7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恶性肿瘤分期的准确性MRI达90%。 结论对子宫及附件肿块的定位诊断MRI和B超均有较高价值,但对直径<1.5 em的子宫肌瘤MRI检出率明显 高于B超。定性诊断和恶性盆腔肿瘤的分期MRI远优于B超,但MRI尚存在价格高、扫描时间长、实时性较差及 对某些肿瘤的组织定性仍有一定限度等缺点。 【关键词】 子宫肿瘤;子宫附件疾病;磁共振成像;超声检查;诊断 本研究对7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8个子宫 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及附件肿块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进行分析,并 2结果 与B超检查对照,旨在探讨MRI对子宫及附件肿块的 2.1病理检查结果 本研究71例138个病灶中来源 诊断价值。 于子宫72个(52.2%),其中良性52个(72.2%),恶 1资料与方法 性20个(27.8%) 附件肿块56个(40.6%),其中卵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8月临床疑有子 巢肿瘤49个[良性30个(61.2%),恶性19个 宫及附件肿块而经本院MRI检查的女性患者143人 (38.8%)],输卵管肿块7个,非生殖器包块1O个。 次,其中临床检查、手术和病理检查资料完整者71例, 见表1。25例合并2种以上病变,33例合并2个以上 共158个病灶。年龄l7—81岁,平均(45±15)岁。其 病灶。 中开腹手术68例,活检或(和)诊刮3例,全部患者均 表1 71例138个病灶的病理检查结果 行同期B超检查。 1.2核磁共振(MRI)扫描技术:采用荷兰PHILIPS公 司的GYROSCAN0.ST超导型MRI成像设备,体部线 圈,矩阵256 X256,层厚10 mm,间距2 mm,应用自旋 回波序歹U,Tl力Ⅱ权TR/TE=(250~500)ms/(25~ 30)ms,T2力Ⅱ权TR/TE=(2000—3000)ms/(30— 50)ms,采集次数2~4次,全部患者均行矢状、冠状、 横断位扫描,部分采用Gd.DTPA增强扫描,剂量为 0.1 mmol/kg。B超使用ALOKA SSD-650型及日立 EUB-40型扫查仪,线阵、凸阵探头,频率为3.5~ 7.5 MHz。 1.3统计学方法:采用双盲法,分别由2名经验丰富 的医生在仅知年龄及是否手术等情况对MRI和B超 结果进行分析,分别确定:①有无肿瘤及其良恶性质 (界线性肿瘤归为恶性类)。②肿瘤的定性。③恶性 肿瘤的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计算各自的敏 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采用X 检验、Fisher精确概率 计算法,比较MRI与B超对子宫及附件肿块的诊断价 2.2 MRI与B超对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及附件肿块定 DOI:10.3760/ema.j.issn.1674—4756.2014.18.026 位诊断价值的比较:MRI和B超对子宫及附件肿块的 作者单位:256610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 定位准确性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RI对子 医刊20l4 9川第4l卷第l8期Chinese Journal ofPractical Medicine seD.20l4.V(】【J41.N(,.1 8 ・67・ 宫小病灶的敏感性和准确率均高于B超,本研究l0例 直径0.5~】.0 cm的子宫肌瘤,MRI仅2例末检出而 子宫病灶 —MRI B超全部漏诊。见表2。 表2 MRI、B超对子宫及附件肿块定位诊断价值比较(个) 顷目阳性 … .—病理 B超 —病理 66 附件病灶 —MRI B超 —病理 —138 98 合计  ,)值 阴性 似『5闩性 假阴性 鲍 O 8 & n 8 O 9 76 ∞ 7 9 7 敏感性(%) 1 5 >0.05 特异性(%) 准确性(%) ¨ 2 >0.05 >0.05 2.3 MRI与B超对经病理证实的138个子宫及附件 肿块定性诊断价值的比较:在子宫和附件肿块的定性 2.4子宫及附件肿块的MRI表现:子宫良性肿瘤23 例56个病灶,其中肌瘤46个,直径0.5~14 cnl,3 cn] 以下31个,3~10 CITI 12个,>10 cIn 3个。位于子宫 诊断方面MRI的准确率和敏感性明显高于B超,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5 7 ~ 0 6 吡 :兮 肌壁间36个,浆膜下6个,黏膜下4个。28个病灶 T1wI和T2WI均表现为均匀低信号块影,边界清楚; l8个病灶T1wI呈中等低信号,其中11个T2WI为低 表3 MRI、B超对子宫及附件肿块定性诊断价值比较(个) 犍 5 7 9 8 ¨ 3 2 O 信号,7个为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均为变性肌瘤),见图 l。46个肌瘤中MRI漏诊6个,B超漏诊】0个,7个变 性肌瘤MRI均正确诊断,而B超仅诊断3个。2例子 宫腺肌瘤,MRI均正确诊断,B超误诊l例。 矢状位 wI,肿块大小14 cm×l 1 CITI×10 CIYI,呈 8 9 9 3 硌 旋窝状中等信号的肌束间夹杂斑片状高信号变性、变 死灶、部分囊变。 ㈣ ㈨ 睨 6 ” 7 9 8 ∽ 9 8 8 图1 子宫体前壁肌间平滑肌瘤 图2子宫颈癌 子宫恶性肌瘤20例(20个病灶),依FIGO分期标 准,MRI正确分期18例,准确判断中问带破坏,肌层浸 润及宫旁、远处转移17例,B超仅对3例提出意见。 13例正常子宫内膜T2WI的高信号为斑片状、结节状 不规则低信号所代替。2例内膜癌呈不规则菜花状肿 号,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1例巨大肿块(14 Cnl× 14 cm X 12 CII1)突于官腔内,T1wI为中等均匀信号, T2WI呈混杂信号并侵及宫颈和左卵巢转移。 宫颈癌4例,MRI均正确诊断和分期。1例侵犯 阴道后壁并向子宫直肠凹生长,呈巨大肿块状 (10 cnl×9.5 cm x 8 cm),TI WI呈中等不均匀信号, 块,表面坏死,T1wI为中等信号,而T2WI为较高信 ・68・ 中国实用医刊2014年9月第41卷第18期Chinese Journal ofPracticalMedicine Sep.2014,Vo1.41…No.18 T2WI为高信号,并见坏死,Gd—DTPA增强呈不均匀强 化。见图2。 附件肿块56个,其中卵巢肿瘤49个,输卵管肿块 7个。卵巢肿瘤中良性30个,卵巢肿瘤6个,MRI表 现为类圆形,边界清晰,包膜完整的囊性包块,T1WI为 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信号均匀,子宫内膜异位症 18个,其中15个病灶T1WI/T2WI均为高信号,2例 T1WI见斑片状低信号,手术见其内含陈旧血块及钙 化。囊腺瘤3个(浆液性1个,黏液性2个),均呈不规 由于MRI能准确反映病变向周围浸润及盆腔和 远处淋巴结转移情况,故能准确提出分期意见_3j,为 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据报道,MRI 对子宫恶性肿瘤分期的准确率达82%~92%【 ,本研 究2O例恶性肿瘤,MRI正确分期18例,准确率为 90%,与文献相一致,而B超无一例提出分期诊断。 3.3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子宫恶性肿瘤的主 要MRI表现为子宫增大,宫腔加深(>8 cm),内膜增 厚(>1 cm),TlwI肿瘤信号常与肌层相似而难以区 则囊性肿块信号,壁较厚,内可见分房,MRI均可正确 诊断。畸胎瘤3例,采用脂肪抑制技术,瘤内脂肪有高 信号转为低信号。 矢状位T1WI+c宫颈及其左后方巨大软组织肿 块(中等信号,不均匀强化)边界不清,肿瘤侵及宫体、 阴道、部分膀胱后壁、直肠。 卵巢恶性肿瘤19例,其中卵巢癌14例,转移癌5 例,均为不规则实性肿块,T1WI为低/等信号,T2WI 为稍高信号,边缘不清,其中4例与腹腔脏器粘连。19 例中囊腺癌4例(浆液性/黏液性各2例),直径5一 ll cm,呈多囊壁厚的不规则囊性肿块,囊内可见数个 大小不等的乳头状壁结节,增强后可见强化。 输卵管癌2例,子宫内膜移位和输卵管积水各1 例,MRI与B超均定位卵巢病变。 3讨论 MRI具有无损伤性,组织分辨率高,软组织对比度 好,可采用层面和方位扫描成像,且不受呼吸及肠蠕动 影响,特别适合用于子宫及附件肿块的诊断性检 查 J。现结合文献比较分析MRI和B超在子宫及附 件肿块的诊断价值。 3.1 定位诊断:MRI与B超在子宫及附件肿块的定 位诊断均具较高的价值,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直径<2 cm的肿瘤,B超 常难发现。据孙军等 报道约22%的肌瘤B超可显 示正常。本研究46个肌瘤中直径0.5~1.5 cm 13 个,B超漏诊l0个,而MRI仅1个未检出。这表明对 于较小的肿瘤,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 3.2定性诊断:由于MRI能观察肿块的内在结果、与 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以及盆腔内及远处转移的情况, 对子宫及附件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明显高于B超。 本研究MRI和B超对子宫及附件肿块定性诊断的敏 感性和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 研究46个子宫肌瘤手术结果证明,MRI对O.5 cm直 径以上的肌瘤不但能准确定位和定性,且对肌瘤的变 性、坏死、出血和囊变能提出明确的诊断。本研究7例 变性肌瘤MRI全部诊断正确,而B超无一例提出变性 诊断。 分,T2WI肿瘤信号高于肌层,内膜与肌层间常暗带 部分或全部中断破坏,则为肿瘤侵及肌层的表现 J。 本研究1例官腔内息肉样肿块B超诊为子宫肌瘤, 而MRI清楚显示肿瘤处于子宫内膜与肌层间正常暗 带消失,正确诊断为恶性肿瘤,病理证实为子宫平滑 肌肉瘤。 MRI在区分卵巢肿瘤良恶性质以及鉴别其组织来 源的定性诊断上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献报道 J,MRI 对卵巢良恶性肿瘤定性符合率为60%~93%,本研究 为85.7%,与文献相一致。而B超判断良恶性的准确 率较低,本研究仅为56.4%。 MRI对输卵管肿块的观察和诊断仍有一定限度, 这可能与输卵管位于阔韧带上方,为阔韧带包绕有关。 本研究4例输卵管肿块,MRI与B超均误定位为卵巢 肿瘤。 本研究附件恶性肿瘤共21个病灶,MRI正确诊 断18个(81%),而B超仅对3例提出恶性之可能, 说明MRI在附件良恶性肿瘤的定性方面远优于B超 检查。 、参考文献 [1] 【|iu FY,Yu XL,Liang P。et a1.Comparison of percutaneous 915 MHz mi—crowave ablation and 2450 MHz mierowave ablation in large hepatocellu-larcarcinoma[J].Int J Hyperthermia,2010,26(5): 448455. [2] 孙军,谢阳桂,于秀,等.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l临床 研究[J].交通医学,2010,24(4):361063. [3] 李欣.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J].肿瘤学杂 志,2010,16(7):523 ̄26. [4]Liang P,Wang Y,Yu X,et a1.Malignant liver tumors:treatment with 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complications among cohort of 1 136 patients[J]:Radiology,2009,251(3):933-940. [5]Zhang T,Dong BW,Li XL.US—guided pereutaneous microwave abla. tion of uterine leiomyoma:initila expeirence[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8,32(3):25. [6] 袁秀英,韩临晓.B超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3O例疗效 分析[J].海南医学,2009,20(9):93-95. (收稿日期:2014—06—03) (本文编辑:牛苗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