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如何提高基本素质修养

来源:好走旅游网
的,决定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 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l_4 度可亲、性格开朗、言语谦逊、精神饱满、步履轻捷、 既温文尔雅,又意志坚定。另外,要热爱本职工作, 对学生真诚微笑,可缩短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给 学生以平静、安详、友善、愉悦的感受,是给学生安抚 和关怀的象征。 (二)以爱岗敬业精神体现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 修养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 是自古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新时期颁布的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的六条,明确要 二、教师基本素质的养成 (一)以风度和仪表体现教师良好的职业素质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风度仪表是教 师人格魅力的重要表征。身为人师,一言一行都将 对学生素质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端庄的仪表是心 灵与外表美的统一,是聪明才智与真善美的统一。 因此教师应注重自己的仪表,应在风度和仪表上给 学生以亲和感。教师在动态上应表现出敏捷、熟练, 求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 修养,弘扬高尚师德,这对实现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具体指导作用如表1所示: 规范行为 给学生一种安全美感;静态中表现出端庄、稳重、朴 实,给学生一种可靠的信赖感。教师应着装整洁、态 《规范》六条 爱国守法 敬业爱生 教书育人 规范目的 教师政治素质提出要求。 规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表1《规范》六条的指导作用 规范高校教师与国家的关系,对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制度、 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履行职责、真心真意关爱学生、公正对待学生、 不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和行 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 为 续发展。 规范高校教师学术研究行为和 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和追求、协同创新、恪守学术道德和规范、 严谨治学 学术道德 严禁弄虚作假和抄袭剽窃别人学术成果、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 不端行为。 服务社会 为人师表 规范高校教师与社会的关系 规范高校教师的社会道德责任 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提供专业服务,实现科 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和社会经济建设。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树立优良学风教风、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 正义、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 教师的品德修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她)担 负的是教育使命,教师必须通过教育教学,让学生敬 重文化和文明,让学生敬重教育,敬重教师,敬重所 知识、新信息并能够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具备不 断提出新方法、新思路、新知识的素质。 (四)以良好的心境体现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有的劳动者。所有的这一切,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教 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体现教师业务素 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师职业活动的 各种心理素质,以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去塑造学生 的心灵,出色地完成育人的任务。教师必须在工作 中努力培养虚心好学、扬长避短、不骄不躁、不懈不 馁的作风。注意情绪的控制,自我完善,针对自己的 不足之处,反思总结,吸取教训。学会保持平衡的心 理,情绪稳定,心胸宽广,善于谅解别人。教师在工 作中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有计划工作,巧妙 质的提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如果没有 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怎能传其道解其 惑呢?近年来,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教育学科的发 展,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 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全 交替脑力和体力劳动。教师是特殊职业,工作中必 然有较大的压力,如果看不到这种压力存在的必然 性,没有足够的身心准备,则很难适应未来。只有提 高教师的适应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 面的基本技能。要不断用所学知识,触类旁通,充实 教学内容,不仅要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 务进修和科学研究,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不断更新知 识,站在学科的前沿,实现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的转 教师的压力因素,要改变盲目持久的注意力高度集 中和心理紧张状态,提高应付压力的能力,同时要培 养教师的积极情感,加强意志锻炼, (下转124页) 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教育对象提供优质教学。 要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获取新 生自我教育能力。 5.注重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同专业性。同一专业 的研究生由于学习方向和研究领域相同,同门相互 的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 现。[5 将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凝练和提升到校园精 神中,融入到研究生课堂教学、文化活动、社会实践、 网络宣传等各个环节,坚持和弘扬学校优秀文化传 统,加大校训、校徽、校歌普及力度,使研究生充分接 受、认同,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精神追求。 4.开设具有地方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各 高校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会开设马克思主 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思考问题的模式也大致相同。 因此要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如此良好的平台 自然不能不去利用,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专业实 践活动、专业研讨会中,赋予其更多的吸引力。 (三)依靠高校的地域特点和校园文化,制定具 体合理的校园制度 义思想政治课,但是这些课堂往往仅仅停留在理论 知识层面上,对于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关制度的制定具有普遍性,也存在特殊性,因 为每一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校园文化, 所以要在大范围的规定下,回归学校。各高校可以 根据其特点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制度,这样才可以 更加具体地引导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不够的。各高校还应该根据学校地域特点和校园 文化开设相关的课程,运用新颖的上课方式,例如答 辩、公益实践、论坛等等,让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 念深入人心。 1.学校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很多学校依 旧只是嘴上说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真正重 综上所述,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诸多亟 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适应研究生现阶段的发展 视。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高校一定要从各方面抓起,将此工作贯穿 于整个教育工作中,调动全员参与,并充分利用高校 自身的调控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链 条,引导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发展。 要求,高校必须在制度上加大力度规范,以制度约束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制度的各项作 用,突破原有的薄弱点。 参考文献: [1]中山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与引导功能深 入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13,(4). E2]田润平,傅蹇.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依托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平台。根据研究生 学习生活的实际,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和 载体,打造优秀校园文化品牌。_4 例如开展研究生科 技文化节、导师讲堂、青年学术论坛等品牌学术文化 活动,创建研究生刊物和研究生微博、微信、BBS等 [33.实践探索,2013,(3). E3]刘万涛.国际化视野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J].思想 政治教育研究,2O12,(3). 研究生校园媒体,发挥这些隐性课堂作用,营造良好 的思政教育环境。 [4]华东师范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提升内涵质量实现育人大力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 (4). 3.以地方校园精神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内涵发展。校园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发展中积淀的最 具大学特质和时代特色的精神特征,是大学生群体 (上接89页)坚定必胜信心,以提高心理耐受力,从容 面对教学压力。 [5]查玉喜,史志远.高校校园文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J].思想教育研究,2013,(10). 教育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师素质[EB/OI ].http://baike.baidu.corn/view/3913285 / htm. 在新时期信息与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高校教师 时刻都面临着各类社会思潮的影响以及理想与现实 碰撞产生的冲击和考验,我们应当认识到教育工作 既是一个平凡的工作,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因此, [2]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z]. 2011年12月23日. 教师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水平 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除要求具有崇高 的职业道德、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专业能力外, 还要求具备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人际沟通等社 [3]方春英.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2). [4]刘百宁.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教师心理素养的内涵[J].中 国成人教育,2O10,(7). 会知识,同时要不断地全面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掌 握良好的职业礼仪新标准,深刻地理解和感悟教育 工作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和公众对 [5]郭冠华,李瑞风,胡安霞,杨莉.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研究综述[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4). 1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