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鄂西渝东地区龙马溪期岩相特征及其对富烃页岩控制

鄂西渝东地区龙马溪期岩相特征及其对富烃页岩控制

来源:好走旅游网
科技创新与应用I zo14 ̄14期 资源与环境 鄂西渝东地区龙马溪期岩相特征及其 对富烃页岩控制 韩京 刘群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100) 摘要:鄂西渝东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在浅海陆棚环境下发育一套优质烃源岩,且分布范围较广、厚度较大,具备良好的页岩气 形成条件,为中国南方海相地层油气勘探重要区块。由于早志留世是中国南方挤压最强烈的时期,其岩相古地理特征变化较快, 而鄂西渝东地区龙马溪期古地理特征相对较稳定。岩相古地理特征控制了富烃页岩沉积区的分布范围和富烃页岩的质量。 关键词:鄂西渝东地区;龙马溪组;富烃页岩;岩相古地理 于n5%,为非烃源岩。通过对比鄂西渝东地区和邻近区域有机碳含量 中国南方志留系勘探程度较低,制约了对中上扬子地区志留世岩 和烃源岩厚度,我们发现鄂西渝东地区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平均 相古地理的研究和认识。中上扬子地区早志留世龙马溪组发育分布范 在2%--4%以上;烃源岩厚度最厚,一般在40--120m,且横向变化稳定。 围广、厚度较大的黑色页岩,为一套优质烃源岩,多数已达成熟一过成熟 2.2岩相古地理变化对富烃页岩的控制 阶段,构成区域范围的烃源岩系和具备良好的页岩气形成条件。受岩相 2.2.1富烃页岩的成因分析 古地理控制的富烃沉积区是整个中上扬子海相地层地质调查和油气 早志留世鄂西渝东地区存在一个北东向延伸深水陆棚,该陆棚区 勘探的重要地区。与FonWo ̄h盆地Barnett页岩相比m,志留系龙马溪 是上扬子区川东深水陆棚向西的延伸部分,鄂西渝东深水陆棚东延至 组页岩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 宜昌一带。本区龙马溪组烃源岩的沉积环境是一个面向秦岭洋的陆棚 直以来,由于龙马溪组在南方海相油气组合中与下伏的五峰组 缓斜坡,由于内部地I形的分异,其中的凹地显示一种闭塞一半闭塞的环 共同构成区域性的烃源岩层系,因此前人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日。一般 境。海洋中生物单调,底栖动物很少,局部高地上才发育底栖动物。黑色 认为,龙马溪组泥页岩均可以当做烃源岩,而且其富烃沉积区的分布特 泥页岩中以底栖藻类和浮游的笔石为主。底栖藻类只发育于浅水地带, 征不是很明显,但从近几年的系统性的研究发现日,龙马溪组泥页岩虽 真正的深水区底栖藻类也不发育,所以深水陆棚水也不是太深。我国南 然整体厚度很大,但并非全部为烃源岩层,平面上其烃源岩的质量都有 方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正常海碎屑陆棚沉积都是海退序列,最大海侵 明显的差异。笔者认为,探讨鄂西渝东地区龙马溪期岩相古地理特征对 期在其底部。由于是海退序列,所以有机碳丰度自下向上逐渐降低。 研究富烃沉积区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2+2岩相古地理变化对富烃页岩的控制 1鄂西渝东地区龙马溪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 整个中上扬子地区龙马溪组潜在的富烃页岩的分布明显受到古 早志留世,本区整体上为一套浅海陆棚沉积环境。但是由于受晚 地理变化的控制,鄂西渝东及川东地区在整个扬子地台的背景下继承 奥陶世整体构造格局及晚奥陶世都匀运动的影响(在黔北地区称为黔 性发育北东一南西向坳陷带,地势相对低洼,而且局部地区(例如前文提 中隆起,在宜昌地区称为宜昌上升),研究区志留系整体上存在东高、西 出的秀山)由于通向大陆斜坡的凹槽以及通向台地内的凹地的存在。在 低的构造格局。 晚奥陶世五峰期开始,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加上局部地区古地形的配 早志留世龙马溪早期,石柱冷水溪、武隆黄草、咸丰活龙坪等地沉 合,导致在台地内低洼处形成缺氧的、相对深水的陆棚沉积环境,沉积 积了一套深水陆棚沉积物,并且以深水泥质陆棚为主,是研究区志留系 了龙马溪组富含有机质的黑色泥页岩。但是这一海平面上升过程相当 烃源岩最发育的层系。沉积物类型以黑色、深灰色碳质泥、页岩,含碳粉 短暂,在鲁丹阶结束时海平面开始下降,所以最好的烃源岩大致发育在 砂质泥、页岩为主,泥岩普遍被碳质侵染。从深水陆棚向雪峰山隆起方 龙马溪组底部的。 向,由深水陆棚向浅水陆棚过渡。在南部的秀山溶溪等地,在下部的海 3结束语 侵体系域的下部岩陛以黑色、深灰色碳质泥、页岩和深灰色含炭含粉砂 3.1龙马溪组虽然泥页岩厚度较大,但并非全部为烃源岩层,无论 泥、页岩为主,富含大量的笔石化石,为深水泥质陆棚沉积环境。 是垂向上还是横向上,烃源岩厚度和有机质丰度都有很大的变化。在平 早志留世龙马溪晚期,本区整体上为一套浅海陆棚沉积环境,其 面上,通过对比鄂西渝东地区和邻近区域有机碳含量和烃源岩厚度,我 烃源岩厚度最厚,且横 微相类型基本上以浅水泥质陆棚为主,岩性为灰色薄层状泥、页岩,含 们发现鄂西渝东地区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粉砂、粉砂质泥、页岩,仅在秀山石堤、石柱冷水溪、咸丰活龙坪以及建 向变化稳定。纵向上,单剖面上高丰度烃源岩段主要分布在龙马溪组的 深1井等地发育浊积岩。平面上,沿秀山石堤一宣恩高罗一恩施庆阳坝一 底部。 咸丰活龙坪一石柱冷水溪一建深1井区域的浊积砂体厚度从南到北有 3.2鄂西渝东地区龙马溪组潜在的富烃页岩的分布明显受到古地 减薄的趋势,浊积砂体的范围从北向南有慢漫收敛。纵向上,单个浊积 理变化的控制。首先,整个鄂西渝东地区在早志留世为深水陆棚微相, 砂体下部一般为厚层状极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中部为泥质粉砂岩和粉 它为川东深水陆棚的延伸部分(即鄂西渝东海湾体系),这是本区富烃 砂质泥岩互层,以泥质粉砂岩为主;上部以粉砂质泥岩为主夹少量的泥 页岩发育的主控因素;其次,本区龙马溪组烃源岩的沉积环境是一个面 质粉砂岩,浊积砂总体表现为BCDE段,一般缺少底部A段,B段也较 向秦岭洋的陆棚缓斜坡,由于内部地形的分异以及局部地区(主要是秀 为少见,表现为下粗上细的正旋回特征。笔者认为龙马溪晚期在秀山附 山石堤等地)由于通向大陆斜坡的凹槽以及与通向台地内凹地的存在, 近存在一个延伸到扬子克拉通内部的凹槽,来自雪峰山或者更靠南的 导致在台地内低洼处形成缺氧的、相对深水的陆棚沉积环境,沉积了龙 华南古陆的远源陆源碎屑在一次浊流事件后沿,沿秀山等地向克拉通 马溪组富含有机质的黑色泥页岩。 参考文献 内部铺开形成浊积扇。 2鄂西渝东地区龙马溪组富烃页岩的分布规律 [11陈波'皮定成.中上扬子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 . 2.1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中国石油勘探,2009(3). 中上扬子地区,龙马溪组下部发育富含有机质的泥页岩,但是通 『2]陈旭,戎嘉余,等.上扬子区奥陶一志留纪之交的黔中隆起和宜昌上升 过近几年系绕陛的研究发现,龙马溪组虽然泥页岩厚度大,但并非全部 【JJ.科学通报,2001(12). 为烃源岩层,无论是垂向上还是横向上,烃源岩中有机碳含量可能变化 [3】梁狄刚,郭彤楼,等.中国南方海相生烃成藏研究的若干新进展(二)南 者 艮快。 方四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m.海相油气地质,2009(1). 平面上,在鄂西渝东北部的石柱一咸丰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 [41梁狄刚,郭彤楼,等.中国南方海相生烃成藏研究的若干新进展l(三l-1南 部烃源岩很发育,不仅烃源岩厚度大,而且其有机质丰度也很高。该区 方四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的沉积相及发育的控制因素 .海相油气地 102个样品统计表明,该段地层绝大多数有机碳含量在LO%以上,其中 质,2009(2). 有机碳在1%一 的中等烃源岩占37%,2% 3%的好烃源岩占32%,3% 作者简介:韩京(1988一),男,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沉 7%的很好和极好烃源岩占26%。97个烃源岩样品的平均有机碳含量 积储层方面的研究。 为2.73%。而南部的酉阳一秀山地区龙马溪组下部烃源岩的厚度明显比 北部薄,而且有机碳含量也有所降低,其中60%的样品有机碳含量低 引言 一~—.1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