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高举天空的火炬 ——记新化一中校长谢彦兴
谢彦兴,男,1962年12月生,湖南新化人,大学本科毕业,理学学士,中共党员,湖南省新化县第一中学校长、党总支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娄底市中级、高级教师职称评委,省、市中学数学研究会会员,省教育学会普通高中校长工作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教育网理事会理事,新化县书法协会理事,新化水江教育奖励基金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新化县文化行政执法义务监督员,新化县人民检察院第一届、第二届人民监督员,新化县第三届文联名誉主席,新化县第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娄底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1年7月至1985年8月在新化十二中任教并担任团委书记、教研组长等职。1985年9月至2003年8月在新化一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及行政管理工作,先后担任学校团委宣传委员、团委代理书记、数学教研组长、高三年级主任、教务处副主任、副校长兼党总支副书记。2003年8月至2007年4月担任新化三中校长、党总支副书记。2007年4月至今担任新化一中校长、党总支副书记。
理念是一个学校的精魂
谢彦兴自1981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立师志、修师德、练师功、铸师魂,争做名师、争当典范,捧着一颗丹心,挚爱他的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之中,很快就成长为一名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因教学的出色,就被领导相中,被同事推举,先是
团委委员,再是团委书记,再是年级主任,再是教务副主任,再是副校长,再是校长;先是农村中学,再是市示范性中学,再是省示范性中学。个子矮小的谢彦兴工作越干越有劲,越干越出色,担子也就越压越重,最后被推举做了省示范性中学新化一中的校长。
他深知,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好的理念决定了一个学校的发展。新化一中是一所百年名校,再次走进一中时,在校长岗位上锤炼了多年的谢彦兴在举手投足之中更多的是干练与豁达,更多的是
睿智与从容。他常常说,“理念是一个学校的精魂。”他的心里早就有了自己的蓝图与构想,有了自己的办学方向与理念。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他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依法办校、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提出了“民主决策、专家决策、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制度管理、科学管理”的管理理念,提出了“一切为了育人”“关心热爱善待每一个学生”“把关心热爱善待每一个学生做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学生理念,树立了“四个第一”(生命第一、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学习第一)的学生安全工作新理念,采取了“四抓”(抓校风、抓教风、抓班风、抓学风)措施,要求学生做到五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现在,在新化三中4年过去了,在新化一中3年过去了,在崭新的系统的理念的指导下,在谢彦兴的带领下,新化三中取得了前所未
有的发展势头,新化一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对此,谢彦兴感慨地说,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很高的社会期望和压力时,很幸运,我仍然比较清醒,坚持学校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土地,校长的使命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做一个民主型、专家型、实干型的校长新化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但近年来,迅速扩招带来的负债经营,历史遗留的棘手问题,各种复杂的矛盾冲突摆在了谢彦兴的面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为他捏了一把汗,担心他能否挑起这副沉重的担子。
两年过去了,事实证明大家的担心是多余的,现在学校上下一心,团结合作,有了蓬勃向上的活力与生机。看到这个良好的势头,谢彦兴轻松地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做校长,就是做班长,如何带领一班人是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多年的校长生涯中,力争做一个民主型、专家型、实干型的校长。”谢彦兴掷地有声,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一、民主团结人
作为校长,谢彦兴认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就是把握学校发展的方向,他主要做三件事:一是决定这个事情做不做,二是这个事谁来做,三是确定一个标准。校长不必事必躬亲,校长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为自己所应当为,而不越俎代庖。谢彦兴善于识人、信人、用人,能用学有专长的人,尤其是尊重人、关心人。为了极大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争取管理出效益,谢彦兴提出了他的管理观,在现代社会中,合
理的决策方式应该是:重大的问题,任何一个人说了都不算,而要由某种程序化的讨论与表决之后才能算;换言之,是“民主过程”说了算,是利益相关者的多数意识说了算。谢彦兴在新化三中四年,新化一中三年,每年都召开了教代会,通过教代会民主管理,解决了学校发展和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规范了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学校各处室的规章制度,并形成了三大特色管理体系。一是领导班子管理体系,学校逐步完善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总支保证监督、教代会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建设一支团结民主、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二是师本管理体系。学校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员工办学,不断加强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一大批教师荣获省、市、县奖励和立功授奖。三是生本管理体系。谢彦兴的学生观是:“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与培育,才能成为最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秉着这一学生观,学校把“一切为了育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心育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把善待、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实际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确保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并得到顺利开展;做事既讲究原则,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紧紧结合学校实际,理顺学校各部门的工作与关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发展思路、明确的工作目标、务实的工作作风、创新的工作方法、强大的人格魅力团结党政一班人,带领全校
师生员工,内抓管理、外树形象,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师生中树立了崇高威信,表现出了杰出的管理才能,取得了
突出的办学成绩。
二、专业引领人
教学是一个学校的核心,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但相对于制度建设,、谢彦兴更关注制度背后的精神层面,因为制度管不到的地方,只有靠精神。跟制度比起来,专业、文化更重要。谢彦兴勤于思考,也勇于实践,将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上升为理性的思考和探索,诞生了一篇篇优秀的教育教学论文。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当校长,都痴心于教研教改,醉心于教研教改,他一直是市、县数学学科的带头人,特别是他2003年担任新化三中校长期间,旗帜鲜明地高举“科研兴校”的大旗,无论是他个人,还是学校,教研教改成绩斐然。他大兴教育科研之风,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之路,使科研活动经常化,科研课程程序化,科研待遇优先化。新化三中在2003——2006年都申报了2个以上市级课题,2006年成功申报了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在农村高中的实践研究》,并于同年11月举办了开题报告论证会,课题整体设计和研究思路受到省市专家的好评。谢彦兴在担任新化三中校长的四年期间,编著了4期教育教学论文集,举办了4届观摩课、优质课、新秀课、汇报课竞赛,评选出了两届教坛新秀,加大了校本培训力度,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培养青年教师。四年来,全校有23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报刊上公开发表。
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谢彦兴一直率先垂范,教研教改成果显著,有《高三数学复习的几点体会》、《夯实基础、着眼能力、积极创新、稳定提高》、《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真心实意依靠教师办学》、《以人为本、做好“人”的文章》、《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等16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公开发表。同时还担任省级科研课题《利用电教媒体优化学校德育工作研究》课题组副组长,主持省级课题《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在农村高中的实践研究》的具体研究工作,并担任组长;调任新化一中后,他又把这个课题带到一中并担任课题组主持人加以进一步研究。此外,他多年来担任数学奥赛辅导老师,曾多次荣获省市奥赛优秀教练奖。在教研教改方面,他
可称得上是学校的“领头雁”,带领数学一班人,驰骋在数学王国里,他是在市、县有一定影响的专家。
三、实干示范人
作为校长,需要面对和处理的事情千头万绪,但谢彦兴却显得很轻松,一切都显得那么游刃有余,那么从容不迫。谢彦兴多次在大会小会上都告诉师生,细节决定成功,习惯造就辉煌。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与看法,所以,在校务管理繁忙的间隙里,他更关注那些小事、细节,关注那些能培养造就人的人和事,以一个实干家来彰显榜样的力量。他的行动,他的言行时时鼓舞着老师和学生,让老师与学生能在他一抬手一举足之间得到熏陶与教育。不管是在新化三中还是在新化一中的校园里,总能见到谢彦兴矮胖的身影,总见他忙碌于校园里的每个角落,不论晨曦初露的早上,还是万簌俱寂的深夜;不论是夏
天的烈日炎炎,还是冬天的冻风冷雨,运筹帷幄地处理校务之后的他总会来到校园,这儿走走,那儿看看,看教室里的灯拉了没有,看厕所里的龙头关了没有,看寝室里的门插了没有。大事小事,只要见了,总会叫来相关的同志,随时随地就开一个现场会。
办公室一个杯了倒了,一叠作业歪了,他都不声不响地给你扶起摆好;地上一个纸片飞旋,一只瓶瓶滚溜,他都悄悄地弯腰捡起。高一476班学生行为习惯不太好,早间读书声不大,平时卫生习惯不好,被早巡的谢彦兴碰到了,他随即进了教室,语重心长地进行了思想教育。于是,这个班,他便常常牵挂在心头,他每次例行检查必要该班,每次总是听听书声的大小,看看地面的清洁,该班学生被校长的勤奋与严格感动了,查过几次之后,学生精神更振奋了,行为习惯好了,学业成绩逐步提高了。该班班主任康胜然心存感激的说,“谢校长真是一个让我敬佩崇敬的实干家!”
学生的学习、成长更是谢彦兴常常挂在心头的,我们总会听到他的早间领读的朗朗书声,总会见到他在教室里语重心长的谆谆嘱咐,感受到他在办公室里促膝谈心的爱生情怀。在谢彦兴的笔记里,密密麻麻地记载着个别学生的一言一行,当然,这些学生更记在他的心里,只要来到教室,只要见到班主任就要亲自过问这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串串的果实
果实总是垂青于智慧、勤劳、拼搏的人,29年的痴心教学,多年执着管理,谢彦兴收获了串串果实——
个人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校、县“优秀党员”, 多次被评为新化县目标管理先进个人、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995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1996年荣立省一等功,1997年获湖南省“中学百强教师”称号,2007年被评为娄底市先进教育工作者。2008年在娄底市“迎奥运育才奖”中被评为优秀学校体育工作者。
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新化三中2004年高考本二以上上线118人,高考各项指标均居全县第二、全市十强;2005年高考本二以上上线138人,其中音体美专业生5人,高考各项指标均居全县第二、全市十强;2006年高考大获全胜,本一上线40人,本二以上上线151人,雄居全县第二、全市第七。其中聂金峰同学以理科总分662分位居新化县第一名、全市第四名,被清华大学录取:戴枫蓁同学在全国招飞中以全省第4名的成绩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化一中2007年高考,本一上线近200人,本二文化上线近600人,加上专业生上线605人,居全县第一、全市第二;2008年高考又创历史新高,一次性文化划线本科上线人数1253人,其中本一上线突破200人,本二文化上线617人,加上专业生上线突破650人,居全县第一、全市第二。
素质教育硕果累累:以2006年为例:①在2006年娄底市中学生球类运动会上,排球比赛,校男子排球队获男子组市第二名:篮球比赛校男子篮球队获男子组市第三名,是新化县中学唯一获奖队。②在2006年娄底市中学生男径运动会上,校田径队获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③在2006年度娄底市中学生独唱、独奏、独舞比赛和湖南省中学生独唱、独奏、独舞比赛中,陈思同学两获高中组独舞类一等奖。
④在2006年“全国希望之星电视大奖赛”中,261班张思恩同学获全国十佳,在江西电视台获奖晚会上演出领奖并被八一电影制片厂破格录用。⑤在2006年新化县教育局举办的第六届中小学幼儿园“阳光下成长”艺术展演比赛中,校参赛节日《竹韵》荣获第一名。并获“湖南省第二届中小学艺术展演”获省二等奖。⑥在2006年度县教育
局举办,三中承办的全县中学生“大熊杯”篮球比赛中,校男、女篮球队均获冠军。
扶贫助学形成特色:学校先后设立有“明德奖学金”、“校长奖学基金”、“光大集团助学金”、“惠生创新奖励基金”、“校友基金会”、“学校特别奖学金”第二十六项奖学、助学金,至今累计发放奖学助学基金达百余万元,受益学生达数千人。
学校声誉不断上升:2007、2008连续两年在新化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政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社会化大测评中分别荣获公用事业类全县第三、第二名,学校近两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卫生先进单位、湖南省模范教工之家、娄底市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娄底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娄底市中学生毕业会考工作先进单位、全县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先进单位、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我们清晰地看到:谢彦兴作为校长,他善于思考,与时俱进,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路与模式;作为教师,他擅长逻辑思辨、富有现代观念,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他为人低调谦逊,却不丧失原则,他
办事随和,又能坚持立场。在事业上,他目标高远,壮志凌云。在名利上,人淡如菊,宁静致远。对精神层面的执着,使人感到他有一种潇洒,旷达的气质。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成绩时,还依然流露出几分不安与羞怯。他虽然不是政工干部,却谙熟许多教职工的思想动态,一旦遇到困难,便能热心帮助,排扰解难,在他身上,具有浓厚的平民意识和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从谢彦兴献身教育的第一天起,他不仅把教育教学确立为自己毕生的选择,而且更把教育教学视为自己生命存在的方式。在漫长的岁月中,他呕心沥血,如同一个苦行僧,几乎放弃了应有的娱乐和休息,像一个虔诚的宗教徒,怀着坚定的信仰,朝着心中的圣地默默走去。在教师与学生的心目中,谢彦兴是真正的实干家、苦干家、是一头硬汉子,一旦认准目标,便会一头撞去,不成功决不回头。凡是认识他的人,无不惊叹与佩服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忘我的精神。
谢彦兴校长正值年富力强,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期,他经常把自己
的生命比作一支高举在天空的火炬,渴望在充分的燃烧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调任省示范性中学新化一中校长,这既是组织对他工作的肯定,同时也给他施展才华提供了新的平台。面对新的征程,他早已扬起了风帆,早已高举了火炬,我们衷心祝愿他的人生更加美好,他的事业更加辉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