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汽车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好走旅游网


《汽车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适应高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的需求,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制图能力、特别是读图能力,培养应用型中等汽车专业技术人才所需的读图和绘图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为学习后续其它相关课程和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课程设置说明

汽车机械制图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零件图的绘制及读图,装配图的读图等专业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汽车底盘、汽车发动机等课程有直接的帮助,在整个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占有不容忽略的地位。

三、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汽修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学习后续汽修专业专业课所需要的基本制图知识,为汽修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72学时) (一)教学基本内容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1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1.2 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1.3 几何作图 1.4 平面图形的画法 1.5 徒手绘图的方法

重点: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难点:几何作图

第2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2.1 投影的基本知识 2.2 三视图及其对应关系 2.3 点的投影 2.4 直线的投影 2.5 平面的投影

重点:三视图及其对应关系

第3章 基本体

3.1 平面体 3.2 回转体

3.3 基本体的尺寸注法

重点:平面体及回转体的投影特点

第4章 轴测图 (略) 第5章 立体表面交线

5.1 截交线 5.2

相贯线

5.3 截断体与相贯体的尺寸注法

难点:截交线及相贯线的画法

第6章 组合体

6.1 组合体的形状分析 6.2 组合体的三视图的画法 6.3 6.4

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注法 组合体视图的识读

重点:组合体的形状分析,组合体视图的识读 难点:组合体的三视图的画法

第7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1 7.2 7.3 7.4 7.5 7.6

视图 剖视图 断面图 其他表达方法 表达方法综合应用举例 第三角画法简介

重点:剖视图及断面图 难点:剖视图及断面图的画法

第8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

8.1 8.2 8.3

螺纹及螺纹连接 键和销连接 齿轮

8.4 8.5

滚动轴承 弹簧

重点:螺纹及螺纹连接及螺栓、螺母的比例画法 难点:螺栓、螺母的画法

第9章 零件图

9.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9.2 零件视图的选择 9.3 零件图的尺寸注法 9.4 9.5 9.6 9.7

技术要求在零件图上的标注 零件的工艺结构 常见典型零件图例分析 零件测绘

重点:零件视图的选择

难点:技术要求在零件图上的标注

第10章 装配图

10.1 装配图的内容 10.2 装配体的表达方案 10.3 10.4 10.5 10.6 10.7

装配图上的尺寸注法和技术要求 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及明细栏 装配体的工艺结构 装配体测绘和装配图的画法 识读装配图

10.8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重点:装配图的识读 难点:装配体的表达方案

第11章 展开图 焊接图(略)

11.1 11.2

展开图 焊接图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内容为制图和识图,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循序渐进,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内容取舍上,从培养汽车专业学生识图、读图能力出发,既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保证重点知识内容,又能体现汽车专业的特殊性,从而为本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教学手段与使用要求

1、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做些练习、习题。

2、多采用实物教学、教具教学,使从空间立体转换为平面图形变得直观、容易,使学生轻松学习本课程。

3、尽量采用一些多媒体教学。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汽车机械制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 霍振生主编 教学参考书:

1、《机械制图》 劳动人事出版社 劳动人事部培训就业局编 2、《机械制图》[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夏华生主编

3、《机械制图》[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连工学院工程画教研室编

七、课程实施说明

本课程注意贯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准绳,遵循“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主”的原则。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着重训练学生掌握制图中的基本规定,掌握识读复杂的视图、绘制简单三视图的能力,为以后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和从事相应工作奠定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