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底知识
1、注音释义全对的一项是哪一项:〔 〕
A、士无贤不肖〔qiào才能低的〕 侯生摄敝衣冠〔bì破旧的〕 B、公子往,数请之〔shù屡次地〕 冠盖相属〔shǔ连续〕
C、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duó 揣测,估计〕 约车骑百余乘〔shèng 量词〕
D、侯生乃屏人间语〔bìng使人退避 jiàn机密地,悄悄地〕 2、通假字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 〕
A、直上载公子上坐 〔“坐〞能“座〞〕 B、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
C、以致晋鄙HY之日北乡自刭 〔“乡〞通“向〞〕 D、公子与侯生决 〔“决〞通“缺〞 〕
3、名词词性活用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 〕
A、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 B、留HY壁邺〔营垒──驻扎〕 C、如姬资之三年〔资财──出资悬赏〕 D、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在衣袖里〕
4、名词不作状语 〔 〕
A、北救赵而西却秦 B、礼贤下士 C、皆谦而礼交之 D、不耻下问
5、以下动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 〕
A、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 B、故久立公子车骑中〔使……站立着〕
C、侯生乃屏人间语〔让……退避〕 D、以是知公子(gōngzǐ)恨之复返也。〔愤怒〕
6、形容词活用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 〕 A、不敢以其高贵骄士〔骄傲──傲慢地对待〕 B、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清洁──高洁〕 C、公子从车骑,虚左 〔使……空着,使动用法〕
D、为能急人之困〔着急──能急救患,为……着急,为动用法〕 7、以下句子中,“遗〞的音、义与“欲厚遗之〞一样的是〔 〕 A、以光先帝遗德 B、使人遗赵王书 C、小学而大遗 D、至唐李勃始访其遗踪 8、以下句式与例句一样一项的是〔 〕 例句:何功之有哉
A、句读之不知 B、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D、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 9、以下句子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的“立〞一样的一组是〔 〕 例:故久立公子车骑中
①臣乃敢上璧 ②左右欲刃相加 ③宁许以负秦曲 ④相如廷叱之 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 ⑥毕礼而归之 ⑦且庸人尚羞之 ⑧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⑨公子从车骑,虚左 .
A、 ① ⑦ ⑨ B、 ① ③ ⑦ C、 ③⑦⑨ D、 ③⑥ ⑨
10、以下句子中与“独不怜公子姊邪〞 “独〞字解释一样的一项 〔 〕 A、独子无兄弟 B、独畏廉将HY哉?
C、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D、独与老翁别 E、鳏寡孤独
11、以下句子中与“不辞劳苦〞 “辞〞字解释(jiěshì)一样的一项 〔 〕 A、辞决而行B、无一言半辞送我C、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D、臣等不肖,请辞去
12、以下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一样的一组是:( ) A、何功之有哉 /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 B、如姬为公子泣 /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C、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 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 D、 臣乃井鼓刀屠者/ 嬴乃夷门守关者 .. 13、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 〕
A、以公子为长者 B、胜所以自附于婚姻 C、实持两端以观望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14、“请救于魏〞句式一样的一项〔 〕 A、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B、何功之有 C、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D、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15、与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之〞用法意义一样的一项〔 〕 A、此五霸之伐也 B、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C、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D、何功之有哉
16、与 “宁许以负秦曲〞 “以〞用法意义一样的一项〔 〕 A、以致晋鄙HY之日,北乡自刭 B、实持两端以观望
C、欲以客往赴秦HY D、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17、选出以下加点词解释正确地一项:〔 〕
A、终不因监门困故而受公子(gōngzǐ)财 监狱门 .. B、侯生摄敝衣冠 整理 . C、公子执辔愈恭 拉着缰绳 .. D、遍赞宾客 赞扬 .18、选出以下加点词解释正确地一项:〔 〕 A、公子闻之,往请 恳求 . B、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抱着关门 .. C、公子颜色愈和 色彩 .. D、见其客朱亥,俾倪 斜着眼睛看 .. 19、以下加点的词意思与例句意思一样一项的是〔 〕 例句:公子引车入 .
A、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B、引赵使者蔺相如 .. C、相如引车避匿 D、左右或者欲引相如去 .. 20、选出以下加点词解释正确地一项:〔 〕 A、留HY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地名 .. B、吾攻赵,旦暮且下 早晚间 .. C、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曾经 . D、此五霸之伐也 讨伐 . 21、选出以下加点词解释不正确地一项:〔 〕 A、我岂有所失哉 过失、错误 .
B、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仇恨 . C、而公子亲数存之 慰问 .
D、矫魏王令代晋鄙 假装(jiǎzhuāng) . 22、选出以下各组加点词,意义一样的一组是:( ) A、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B、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 .. C、而公子亲数存之 / 请数公子行日 .. D、 所以不报谢者 /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
23、选出以下各组加横线词,意义一样的一组是:( ) A、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 独畏廉将HY哉 .. B、然嬴欲就公子之名 / 乃谢客就车 .. C、而公子亲数存之 / 遂救,存赵 ..
D、公子患之,数请魏王 / 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
24、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却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济困的性格作用,主要却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历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D.如姬愿意为信陵君冒死窃虎符(hǔfú),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可以“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二.课外阅读
阅读文言语段,翻译划线句子
〔一〕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复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三〕平原君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①,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而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1〕〞 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2〕〞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
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3〕〞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
注:躄者:破子。下句中 “槃散〞,同“蹒跚〞,跛行(bǒ xínɡ)貌。罢癃:残疾。
2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或者词组: 〔1〕槃散行汲 ..
〔2〕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 ..〔3〕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 ..〔4〕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 ..〔5〕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 .
26、在文中找出一个作意动词用法的词。
内容总结
(1)县高中高二语文
(2)〔3〕〞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 (3)2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或者词组: 〔1〕槃散行汲
〔2〕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 〔3〕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 〔4〕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 〔5〕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
26、在文中找出一个作意动词用法的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