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
理规程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
编 号:XXXX 备案号:XXXX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green production for ready-mixed concrete
(讨论稿)
2008—XX——XX 发布 2009—XX——XX 实施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技术质量监督局
联合发布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green production for
ready-mixed concrete
(讨论稿)
编 号:DBXXX 备案号:JXXXXX
主编部门:北京市混凝土协会 批准部门: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技术质量监督局 施行日期: 年 月 日
2008 北京
关于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的通知
京建科教XXX号
各区、县建委,各局、总公司,各有关单位: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年 月 日
关于同意北京市《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
管理规程》地方标准备案的函
建标标备便XXX号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年 月 日
前 言
本规程根据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的要求,由北京市混凝土协会进行编制。
本规程共分为9章。其主要内容为:基本规定、厂址选择、设备设施、生产管理、排放监测控制、对原材料运输企业的要求、对混凝土使用企业的要求。
本规程为条文强制。规程中第 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在执行本规程的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 编 单 位:北京市混凝土协会
参 编 单 位:北京城建亚东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混凝土分公司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中心 北京恒坤混凝土有限公司 主 编: 副 主 编:
主要起草人:刘建江 王世伟 张登平 何涌东 石新雨
目 次
1 2 3 4
总则 术语 基本规定 厂址选择 4.1 4.2 5
新建厂址 原址扩建
设备设施 5.1 5.2 5.3
生产设备 环保设施 厂区要求
6 7 8 9
生产管理 排放监测控制
对原材料运输企业的要求 对混凝土使用企业的要求
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 编制说明
1 总 则
1.0.1 为了实现本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促进首都
环境质量的提高,规范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含原材
料)及使用。
1.0.3 混凝土生产、运输(含原材料)及使用企业除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遵
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预拌混凝土
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加的外加剂、矿物掺和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2.0.2 绿色生产
在混凝土生产、运输(含原材料)及使用的活动中,以节能、降耗、减排为目标,以管理和技术为手段,实施混凝土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使污染物的产生量最少化的一种综合管理要求。 2.0.3 固体废弃物
预拌混凝土生产环节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或半固态废弃物质。
集料
集料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天然或人工砂、石的统称。 原材料
原材料是指混凝土所需的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加的外加剂、矿物掺和料等。
3 基本规定
3.0.1 预拌混凝土企业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建设;取得相应资质后方可生产。 3.0.2 新建企业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生产。预拌混凝土企业
每年要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粉尘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噪声排放进行监测,环境监察部门检查时企业要出具监测报告。
3.0.3 预拌混凝土企业应设置能够满足绿色生产管理要求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
专业技术人员及检测设备,建立完善的绿色生产管理制度。 3.0.4 绿色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各岗位人员应经过培训方可上岗。 3.0.5 预拌混凝土企业如设有分支机构,其管理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4 厂址选择
新建厂址
4.1.1 必须符合当地规划及土地使用性质。
4.1.2 新建永久性搅拌站应避开环境敏感区且远离集中居住区500米(含)以上。
原址扩建
4.2.1 不符合.条款要求的已建预拌混凝土企业不得进行扩建。
5 设备设施
生产设备
5.1.1 应选用低噪声、低能耗、低排放等技术先进并满足本地方环保标准的生产、
运输、泵送、试验等设备。
5.1.2 生产设备(锅炉、车辆等)宜使用清洁能源,所使用的能源应符合本地区的
环保要求。
环保设施
5.2.1 搅拌楼(站)
1 对搅拌楼(站)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上料、配料、搅拌等环节实施封闭,达到降低噪声和粉尘排放指标的要求(噪声昼间不超过60dB,夜间不超过50 dB;粉尘排放浓度不超过30mg/Nm3)。
2 搅拌楼(站)主体二层以上部分需完全密闭,应采用不可开启式密闭采光设施。
5.2.2 集料场地
1 集料的储存、卸料、场内搬运以及上料过程中采取固定的封闭措施。 2 料场必须标出明确边界,所有装卸料行为应在边界内完成。 3 已投产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建封闭式料场(三面墙,加装硬顶)。 4 新建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对料场及配料机构(地仓)均一起封闭,高度应能满足装卸料、配料的要求。配料仓宜加装强制除尘装置,配备降尘喷淋装置。 5.2.3 搅拌主机、筒仓
1 搅拌主机、筒仓顶端应使用集尘设施,该设施必须保持完好,滤芯等易损装置要定期保养或更换。
2 搅拌主机卸料口下地面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泥浆类物质存在。
3 筒仓除吹灰管及除尘器出口外,不得再有通向大气的出口。吹灰管应采用硬式密闭接口,不得泄露。
4 粉料仓必须安装料位仪,料位仪显示部分装置位置宜便于上料人员吹灰控制。
5.2.4 宜装置废混凝土回收设备。
5.2.5 搅拌机、搅拌运输车的清洗废水不许无序排放,必须配备相关设施,对污水
进行沉淀处理,宜循环使用;沉淀池应及时清理,清理物需及时运走。 5.2.6 配备相应的清洗设备,保持设备设施清洁、整洁。
厂区要求
5.3.1 地面应进行混凝土硬化,如有破损需及时修补。
5.3.2 采取措施保持地面清洁,保证以时速5~10公里行车时不扬尘。 5.3.3 围墙四周、生活区、办公区内应充分利用未硬化的空地进行绿化。 5.3.4 离居民区较近的一侧,经监测厂界噪声超过标准的,必须安装隔音设施。 5.3.5 须实行门前三包。
6 生产管理
6.0.1 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应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
6.0.2 对集尘、降噪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查维护,检测仪器定期送至有资质的检测单
位进行检测。
6.0.3 对关键设备和生产过程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防止废品的产生。 6.0.4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及时清理。 6.0.5 对混凝土运输车入料口及卸料斗及时清理。
6.0.6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混凝土运输车出厂后不产生遗洒。 6.0.7 应采取措施,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并对固体废弃物作专门的处理。 6.0.8 粉料上料过程要有专人监控,防止粉料泄露对环境造成污染。
6.0.9 宜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如尾矿、粉煤灰等),在利用工业废弃物的过程
中,也必须遵守各项要求,不得造成二次污染。
6.0.10 严禁使用各种袋装粉料。
6.0.11 液体外加剂的储存、输送必须采取密闭和防渗漏措施。
7 排放监测控制
7.0.1 绘制厂区污染物排放平面图,标出排放点。排放点有变化时要及时更新。 7.0.2 制定噪声、粉尘、污水、废弃物排放控制程序,内容包括资源配备、控制目
标、控制措施、检查纪录、整改措施、应急预案等。
7.0.3 对噪声、粉尘、污水、废弃物排放要定期进行自检,不合格的要立即按应急
预案的要求进行处置。
7.0.4 有组织排放的排气筒应设置永久采样孔和采样测试平台。
8 对原材料运输企业的要求
8.0.1 应使用符合北京市环保要求的运输车进行运输。
8.0.2 应对其运输车辆按北京市相关要求进行硬顶封闭,并保持该装置封闭性良
好。该装置破损的不得上路。
8.0.3 运输车辆装料和卸料后必须进行清扫,将车身可能会散落的原材料清扫干净
后许可驶离装卸料区域。
8.0.4 粉料运输车必须保持外观清洁,必须用湿式方式进行清洁。 8.0.5 运输车辆应采取适当方式装料和卸料,以降低噪声。
9 对混凝土使用企业的要求
9.0.1 应对混凝土运输车经过的路面进行有效硬化。
9.0.2 应设置相应设施以便对浇筑完毕的混凝土运输及泵送设备进行有效清洁。 9.0.3 应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混凝土的浪费以及对环境造成影响。 9.0.4 在浇注过程中应使用低噪声混凝土运输及泵送设备,尽可能地降低噪声排
放。
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用于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允许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必须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有关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规定”。
北京市地方标准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green production for
ready-mixed concrete
(讨论稿)
条文说明
2008 北 京
编 制 说 明
预拌混凝土企业的原材料供应稳定,计算机精确配料和强制拌和,快速的运输和浇注方式,对提高工程整体质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建设部在十五期间将预拌混凝土技术作为十大推广新技术,并要求北京等124个城市城区从2003年底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其它城市从2005年底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企业得到大力推广和发展,作为一种生产力,为全国各城市、地区工程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北京市预拌混凝土企业的发展已有20余年的历史,在这期间,预拌混凝土规模化,规范化,使混凝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以大幅度的提高,解决了高质量预拌混凝土的供应,这些对于城市环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大降低了水泥粉尘和噪声
对城市的污染。同时也大量节约了水、电和人力成本,保证了混凝土在工程使用中的质量稳定性。
但因为预拌混凝土的生产特点,其仍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噪声和粉尘的污染,本规程就是从保护环境为出发点,通过规范预拌混凝土企业的设备设施、生产管理,把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环保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准。
目 次
3 基本规定 4 厂址选择
新建厂址 5 设备设施
生产设备 环保设施 厂区要求 6 生产管理 7 排放监测控制
3 基本规定
培训可以是企业内部组织的,也可以是外部相关内容的培训。
4 厂址选择
新建厂址
环境敏感区,是指具需特殊保护地区的区域: 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
集中居住区指的是居民小区或自然村。
5 设备设施
生产设备
环保设施
因为搅拌楼(站)内虽然有除尘设施,但仍会有一些粉尘。完全密闭可以将避免粉尘的外泄。
厂区要求
门前三包是指混凝土企业将担负的市容环境责任三包.主要任务包括:“一包”门前清扫保洁;“二包”门前责任范围内的秩序良好,市容市貌整洁有序;“三包”门前责任区内的设施、设备和绿地整洁等。
6 生产管理
杜绝使用手动操作,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失误,降低因此产生的浪费。
7 排放监测控制
永久采样孔和采样测试平台由环保部门提出具体书面要求,企业按要求自行改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