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简介
• 锡林郭勒盟以其辽阔的草原 ,富集的资源和独特的风光驰名中外.在这片20.3万平方公里的绿色国土
上,有中国唯一被纳入国际生物圈的草原自然保护区有中国通往蒙古国的唯一铁路口岸----二连浩特口岸,拥有一碧万顷的天然牧场和内蒙古自治区四分之一的牛羊。这里还是一座名符其实的绿色宝库。是世界上任何地方都难以取代的草原旅游胜地。
• 年平均气温0—3℃, 结冰期长达5个月,寒冷期长达7个月,1月气温最低,平均-20℃,为华北
最冷的地区之一。7月气温最高,平均21℃。年较差为35—42℃,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42.4℃,日较差平均为12—16℃。平均降雨量295mn,,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最大降水量628毫米(太仆寺旗1959年),最小降水量83毫米(二连市1966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内。每年11—3月平均降雪总量8—15毫米,1977年10月26日一29日降雪总量达36—48毫米,降雪中心达58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60%以下,蒸发量在1500—2700毫米之间,由东向西递增。二连市最大蒸发量达到3150毫米(1963年)。蒸发量最大值出现在5—6月份。年日照时数为2800—3200小时,日照率64—73%,无霜期110一130天。总人口近百万,现有蒙古、汉、回、藏、朝鲜、达斡尔等24个民族,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蒙古族占全盟总人口的29.6%。地域辽阔,人口稀少,资源富集,景色秀美,人情淳朴,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 锡林郭勒草原有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这里有始建于秦、辽、金代的古长城遗址,有突厥人留下的
神秘的石人,有明成祖朱棣当年北征时期驻扎军队的地方,并铭碑\"玄石坡\",\"立 马峰\",有元朝陪都上都城遗址,当年元世祖忽必烈 继承蒙古汗位,曾将此作为临时首都,与大都城并称 元朝两都。古刹贝子庙,始建于清朝乾隆六年 ,历经七代活佛精修而成。近年来 ,当地政府先后投资百万元用于贝子庙的恢复,修缮工作,贝子庙历经沧桑之后,将逐步重现往日的光彩 。恐龙墓地\"通古尔\",目前已发现的恐龙化石有亚洲似鸟龙,鸥氏阿莱龙,姜氏巴克龙,蒙古满洲龙等。近年新挖掘出的查干诺尔龙化石是目前亚洲最大,最完整的恐龙化石。
• 锡林郭勒盟有着优良的天然牧场,水草肥美,风光秀丽,是世界闻名的大草原之一,也是我国四大草
原内 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场。这里不仅植被类型繁多,而 且植物种类也十分丰富。为发展畜牧业提供
了良好的生 态环境。锡林郭勒盟拥有18万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牲 畜饲养规模连续八年稳定在1000万头(只)以上。无污染 的优质畜产品遍销全国各地和日本,中东市场及香港地区。锡林郭勒马,乌珠穆沁肥尾羊,草原红牛,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白绒山羊,苏尼特驼,内蒙古细毛羊等一 系列优良畜种,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声誉。
• 锡盟草原的芦苇资源也极为丰富,面积达43万亩 ,主要分布于乌拉盖河流域,从1米--2.9米高度
的芦苇蕴藏量为17.2万吨。是锡盟造纸工业原料的主要生产基地。芦苇资源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锡林郭勒盟是您游览,观光,考察,投资的理想去处。距锡林浩特市30公里的白音锡勒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国际生物圈的草原自然保护区。
张家口市简介
• 张家口拥有众多独特的文化艺术特色,汉文化中的晋、京、冀文化通过张库大道交汇于此,既带有中
原文化的鲜明特色,又不失独具一格的文化情调。来张家口,不得不听的是口梆子,不得不看的是二人台,不得不买的是蔚县剪纸(全国唯一的一种以阴刻为主的点彩剪纸),不得不品的是坝上莜麦,另外,张家口因自古依托三省(冀、京、晋)一坝(坝上草原,蒙古草原),其文化中自然少不了三省文化的烙印。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京剧,相声等在张家口也有相当的发展和传承。
• 全市总面积3686155公顷,现有耕地面积898751公顷、牧草地475873公顷、林地面积679060
公顷、水面积78955公顷。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将全市划分为坝上坝下两个自然地理区域。坝上高原区,自尚义县套里庄、张北县狼窝沟,到赤城县独石口一线以北的沽源、康保、张北、尚义4县为坝上张北高原,属内蒙古高原南缘。该区域面积为12480平方公里,海拔1300-1600米,南高北低,地势较平坦,草原广阔,多内陆湖泊(淖),岗梁、湖泊、滩地和草坡、草滩相间分布,是典型的波状高原景观。南部坝下4区9县,地处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海拔500~1200米,该区域地形复杂,山峦起伏,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分布,面积24467平方公里,河川占24.5%,丘陵占18.7%,山区占56.8%。
• 张家口市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夏季凉爽。张家口市地域日照时数
2800—3100小时,太阳总辐 射为每平方米1500—1700千瓦小时。“坝上”西部全年有效风能贮量大于1000千瓦小时/平方米,年有效风能时数大于5000小时,而冬春两季风能贮量占全年的50%—70%。
• 河流,坝上多数为内陆季节性河,一般流程短、河床宽、河槽浅,由南向北注入内陆湖泊,较大的内
陆河有安固里河、大青河、五台河。坝下河流属永定河水系主要有洋河、清水河、桑干河。
• 全市现已查明的不可移动文物遗存点有2910处,其中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6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处,一般文物遗存点2619处。这其中,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城址、摩崖石刻、碑碣、经幢等以及近、现代革命纪念遗址。境内还存有建于8个历史时期的长城绵延达1471公里,占河北长城总里程的2/3,全国的1/6。
张北县简介
• 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气候条件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几年,张北旅游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高,旅游产品日趋丰富和成熟。目前,全县初具规模的旅游景点有安固里草原度假村、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中都游牧源、野狐岭风电山庄、苏蒙联军烈士陵园、大圪塔石柱群等10余处,年接待游客18万人次,草原旅游已成为张北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 河北省张北县以其壮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资源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展示出广
阔的发展前景。张北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坝上地区,是离京津地区最近的高原地区,夏天气候凉爽是避暑胜地。然而,目前人们知道更多的是北戴河、避暑山庄,张北要迎头赶上,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成现代化的休闲避暑中心、会议中心。目前张北已经成功引进内资,计划建设占地约一万亩的“欧洲庄园”。通过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基地,使与旅游业相关的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10%。农产以莜麦、小麦、马铃薯和胡麻、甜菜为主。张北的草原广阔,畜牧业发达,盛产马、牛、骡、羊;尤其以“张北马”(“口马”)闻名全中国。矿产有煤炭、铅、锌、钨等。工业有机械、纺织、皮革、建材、风力发电等。
• 张北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就旅游
业来说,良好的交通环境为来自北京、天津及其他地区的游客带来了很大方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坝上参观、游览。就农业、运输业而言,地方的农产品、农副产品可以及时运输到北京、天津、上海、江浙等地区;工业方面,张北糖厂所需的甜菜有60%是从张北周边地区通过公路运进来的。张北自古就有“旱码头”之称,现在,该地依托交通优势,发展各类专业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农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相继培育并形成了牲畜、皮毛、皮革、农贸、建材、农机等一批远近闻名的市场。
• 坝上为寒温半湿润高原气候,平均温度零上摄氏1度,最热月份平均温度在19摄氏度左右,虽在盛
夏,犹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因此,坝上不仅是一处宽广秀丽、风光旖旎的游览胜地,也是气候宜人,风姿独具的避暑胜地。秋季,秋高气爽层林尽染,漫山遍野的红叶溢金流丹,火红的枫叶、淡绿的樟子松。而到了冬季,银装素裹,滑雪狩猎,更别有一番情趣。
• 张北县是河北省日照条件最好的县之一,年平均日照时数2897.8小时,全年活动积温2448℃,年
平均7级以上大风日数30天左右。全年无霜期90-110天,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干旱、多风、少雨、无霜期短是主要的气候特征。 张北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坝上地区,原始生态草原保存完整。县内平均海拔1400—1600米,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60℃,降水量近400毫米,无霜期90—110天,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动植物品质优良。全县草场面积160万亩。林地面积109万亩。森林覆被率18.6%。
赤城县简介
• 林牧资源:全县现有林地278万亩,天然草场238万亩,森林覆盖率41%、林草覆盖率68%以上,
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坡102万亩。年产鲜草41000万公斤。全县仁用杏面积150万亩。2000年以来,以肉羊、肉牛为主的舍饲畜牧业,逐步代替了传统的绒山羊,实现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
• 劳动力资源:全县农业人口25.8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10万人,历年来长期在外务工2.5万人左
右、占我市外务工总人数的13.4%;季节务工2万人。其中在京务人数占80%以上。主要从事建筑、服务、运输、技工(以锅炉工、司机、焊工为主)等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县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大量剩
余劳动力对我县农业产业化、生态建设、矿产开发等重点工作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有力地拉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 县境周围群山环绕,黑河、白河、红河三条河流纵贯南北。河谷之间,高山起伏,沟壑纵横,耕地较
少,山地面积较大,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县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下降,山地、丘陵、盆地交错分布。全县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东亚大陆季风气候,中温带干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
• 水利资源:地处北京的上风上水区。全县地表径流量为3.5亿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年平均3700
万立方米,黑河、白河、红河三条河流自西北向东南纵贯而下,其径流全部汇入密云水库,历史最高入库水量年3.47亿立方米。2005年输入密云水库水量1.7亿立方米,占年入库水量的52%,是北京重要的饮用水源基地。水能蕴藏量达4万千瓦,可开发1万千瓦,建有小型水电站5座,装机容量3615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万千瓦。
• 旅游资源:县境生态环境良好,自然和人文景观较多,有温泉两处,其中赤城温泉郦道元《水经注》
已有记载,被誉为\"关外第一泉\",属高疗效矿泉,现已开发为集会议、疗养、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冰山梁中生代冰川遗迹、黑龙山自然风光、龙门峡摩崖石刻等景点自然风景独特;朝阳观丹霞地貌、塘子庙温泉、恐龙足迹化石群等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境内还有多处长城、古堡遗存。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赤城温泉为龙头的生态旅游区。
沽源县简介
• 这里冬无奇寒,夏无酷暑,四季景致分明,气候凉爽宜人,属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1.4℃,
年日照时数最长3246小时,最短2616小时,年降水量426毫米,无霜期日数117天。汛期主要反映在6、7、8三个月,期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3%。炎炎七月平均气温17.9℃。境内起伏终年不化。属阴山余脉,全县平均海拔1536米,华北著名的第三高峰冰山梁,海拔2332米,山顶洞内结冰终年不化。
• 土地及草场资源丰富。沽源县处于冀北山区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地势多样,南部沿坝为垄状山脉,
中、北部逐渐低缓、平坦,全县总面积548万亩,人均23.85亩。现有耕地156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7万亩,土壤肥力强、光照充足、无污染、无公害,宜种品种多,是理想的“有机农业”用地,适宜发展高效农业。现有天然草场138万亩,人工草场38万亩,万亩以上片共29块,植被覆盖率高,年产优质青干草62万吨,发展畜牧业的基础雄厚,条件独特。
• 沽源山清水秀,植被茂盛,野生动植物众多,空气清新纯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千姿百
态,令人流连忘返。全县草场面积136万亩,上万亩的牧场有10处,是距京、津最近的原始草原,近百种艳丽的野花遍地开放,牛羊成群,天蓝水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正是对沽源粗旷豪浑大漠草原风光的真实写照。沽源县又是滦河、潮白河的发源地,有大小河流15条,水库5座,天然淡火淖泊12处。水质纯净,近20种鱼类游弋其间,闪电河千曲百回,逶迤如带,在金莲川草原上静静流淌,水草肥美,渔舟点点,牧歌嘹亮,风光如画。
• 省级旅游度假村金莲山庄、草原湖度假村、沽水福源度假村、草原乐园度假村、冰山梁游览区等十余
处旅游景区、景点,景色各异,风光无限,形成了集度假、避暑、观光、娱乐、休闲、健身、社交、商务于一体的沽源生态旅游。
• 沽源县地域辽阔,历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之地,素有“坝上乌克兰”之称。全县共有草场176万亩,
年产青干草1.2亿公斤。草场资源丰富,且无污染,极宜发展优质畜牧业,现有大牲畜8.4万头(匹),羊36.5万只,猪8.4万只。全县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家园,搞舍饲养殖,建起高科技小尾寒羊舍饲养殖基地、奶牛养殖基地,以及相配套的良种繁育区、辐射全县范围的检疫、防病技术体系,为发展养殖业提供了技术保障。所产养产品无公害、鲜嫩、味美是餐桌上的佳品。口蘑、池沼公鱼、大银鱼、高背鲫鱼、坝上长尾鸡是沽源特产。莜麦是坝上四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位居坝上三件宝“莜面、山药、大皮袄”之首,故被称为“塞外珍珠”。
• 河北省省级旅游度假村金莲山庄和冰山梁游览区,是距北京最近的天然植物园和野生花卉园,有1300
多种野生植物,这里群山环抱,峰峦叠嶂,茂密苍茫的林海,涛声阵阵,草青青、水潺潺,幽谷清流,蜂飞蝶舞,看不尽的奇峰怪石,鲜花野草,游客与野兔、山鸡、狍子、獾子、松鼠、野山羊等动物和各种鸟
类为伴,游人可尽情享受山庄内保存完好的原始自然风光。夜宿清爽透气的白桦木屋,感受山庄内的静谧与安宁。在沽源,游客还可享受到住柴门人家,观赏田园风光,享尽山村安逸、宁静的生活情调。
蔚县简介
• 蔚县古建以古城堡、古寺庙、古戏楼、古民居为主。古有“八百庄堡”之说,有村便有堡,见堡则是
村,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堪称奇观。凌登五台山顶,俯阅平川,从南山脚下,排到北部丘陵,城连着城,堡套着堡,连堡成镇、城中建城、堡里套堡,气势恢宏,气象万千。蔚县庙、宫、观、寺、院、庵、祠、塔数量位河北省之首。集中了辽、元、明、清、民间年间的古庙宇具备种类齐全、结构奇特、彩绘精美的特点。境内每有村寨庄堡,便有古戏楼,形式多样,种类齐全。面观戏楼三面观戏楼、穿心戏楼、排子戏楼、灯影戏楼、家院戏楼,娓娓观来,令人目不暇接。古民居集民俗、美学、建筑、雕塑于一体,可见四合院、四进套院、九连环院等。暖泉镇西古堡集古民宅、古寺院、古城堡、古戏楼为一体,呈瓮城形制结构。内存明清风格民宅180所,较大连环套院5所,规整四合院49所。地藏寺分上下两层,为天井式建筑。上层建有藏殿、大殿阎君殿、鬼王殿、观音殿、三义庙、马神庙,钟鼓楼;下层建有12个全砖券窑洞。
• 蔚县地处恒山、太行山、燕山三山交汇之处,属冀西北山间盆地,恒山余脉由晋入蔚,分南北两支环
峙四周,壶流河横贯西东,形成了明显的南部深山、中部河川、北部丘陵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南部深山区有河北省最高峰——小五台山,高2882米;中部河川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一直是京西著名的“米粮川”,历史上四大贡米之一的“蔚州贡米”享誉中华;北部丘陵区宜于发展林果业和种植业。
• 水资源:蔚县水资源充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3.2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径流量2.22亿立方米;地
下水资源为1.56亿立方米,可采量1.93亿立方米。县境内有壶流、定安和清水三条常年河流和中型水库一座(壶流河水库)。
• 矿产资源:蔚县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田总面积264平方公里,探明储
量14.93亿吨,远景储量24亿吨,是河北省唯一保护较完整的煤田。具有埋层浅、倾角缓、瓦斯少、矿井涌水量小等优点。其它的矿产资源有铁、锗、锰、金、萤石、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云母、石棉等金属非金属30多种,均未大规模开采。
• 蔚县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明洪武十年重修的蔚县县城,是京西现有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城内的玉
皇阁、南安寺塔、释迦寺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还有省级保护单位8处,县级保护单位7处。这些带有辽、元、明、清各时期建筑风格,体现儒、释、道不同文化特点的古建筑群,连同县城周边的国家级保护单位代王城遗址、罕见的融三教文化为一体的重泰寺,保存完好的元代工部尚书王敏的书院,及遍布全县的古建堡、古民居、古戏楼等,构成了蔚县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赢得了“地上博物馆”的美誉,成为河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
涿鹿县简介
• 涿鹿县地势南北低,中间高。以桑干河南岸的五堡、保岱村为界,北部为河川区,中部为丘陵区,太
平堡以南为山区。海拔高度平均在500—1200米之间,最高点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最低点桑干河、洋河交汇处海拔460米。涿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日照2875小时,年平均气温9.1℃,极端最高气温39.2℃,年均降水量372.7mm,日最大降水量67.8mm,水资源总量7.45亿立方米,风速为2.5米/秒,较大风速24米/秒。
• 涿鹿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无霜期140
天,年均日照数2875小时,日照率为65%,对农作物积累干物质极为有利。
• 以桑干河南岸的五堡、保岱村为界,北部为河川区,中部为丘陵区,太平堡以南为山区。海拔高度平
均在500—1200米之间,最高点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最低点桑干河、洋河交汇处海拔460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7.45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资源为6. 76亿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为0.69亿立方米,整体评价水资源较丰富。涿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份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年平均气温9. 1℃,极端最高气温39.2℃,极端最低气温-23. 9℃。年均降水量372.7mm,日最大降水量67.8mm,年降雪月份为11月份至次年2月。年均风速为2. 5m/s,较大风速24m/s,风向频率为静风频率30,西北频率11。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8%。
• 涿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煤、铁、锰、金、银、铅、锌等;建筑材料有石灰石、大理石、石膏;
冶金辅助原料有熔剂白云岩;化工原料有硫铁矿、磷矿;其他非金属矿石有沸石、海泡石等。
• 涿鹿县境内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水资源充裕,全县水资源总量达7.45亿立方米。具有五千年的农业
耕作史,历史上素有“千里桑干、唯富涿鹿”之说。全县总耕地面积50.8万亩,粮食总产保持在1.6亿公斤左右。林业资源优越,全县有林面积185.8万亩,其中果林面积98.9万亩,年产量1.25亿公斤,森林覆盖率为44%。涿鹿县是全国粮食大县、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绿化工程重点县、全国水果产量百强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仁杏之乡、中国葡萄之乡。全县已形成葡萄、杏扁、蔬菜、畜禽四大龙型特色产业。全县现有工业企业120余家,形成了以煤炭、化工、建材、服装、机械、电子、酿酒、为主的产业结构,高压气瓶、蓄能器壳体、服装、盐基湖蓝、糠醛等为主要出口创汇产品,占地6000多亩的工业园区已初见规模。
怀来县简介
• 县境内有54公里古长城、中华三祖先之一的蚩尤冢、千古之谜古崖居、谷郡郡治沮阳城遗址、全国
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鸡鸣驿古驿站、明朝“土木之变”遗址、平津战役新保安战场遗址及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纪念馆等人文景观。建国后国家兴建的第一座水库——官厅水库,水域宽阔,碧波荡漾。
• 怀来紧邻北京,自古就有塞北通衢之称,县城沙城距北京市德胜门120公里,距张家口市中心87公
里。京张高速公路开通后,从县城到北京北三环的车程仅为1小时,从与北京接壤的东花园镇到北京北三环只用40分钟。按照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半径标准,怀来实际已成为北京市的近郊。2003年被确定为河北省实施环京津发展战略的“金三角”之一。是张家口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县之一。
• 葡萄产业成为河北省20条“龙型经济”之一。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11万亩。拥有葡萄深加工企业
10家,原酒年加工能力达到12.5万吨,创产值5亿多元,产业化经营率达76.3%。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葡萄之乡”和“中国葡萄酒之乡”。
• 太阳能产业作为怀来“工业立县”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县太阳能生产企业达10家,年生产太阳能高
硼硅玻璃1.5万吨、太阳能真空镀膜管250万支、太阳能热水器10万台,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部分产品出口美国、德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
• 怀来县地处北京上风上水,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景色怡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全县林地面积
129.5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4%。位于怀来盆地中央的官厅水库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环水库周围拥有梨园、海棠园、葡萄园等众多花果园,卧牛山旅游度假、太师庄休闲度假、永定河峡谷漂流、天漠滑沙旅游多个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景区交叉点缀。集葡萄种植、加工、旅游于一体的容辰葡萄庄园,被国家批准为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天皇山、白龙潭等自然风景区,植被茂盛,风景秀美。黄龙山庄花香幽远,生态观光独具特色。
• 境内铁路150多公里,有20个站点,是全国最多的县份之一。沙城火车站是丰沙、京包、大秦、沙
蔚四条电汽化铁路的枢纽,为全国二等区段站。京张高速、京新高速、110国道、宝平、康祁等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公路通车里程650公里。电力供应充足。共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9座,输配电线路46条1398千米。总投资1.2亿元的沙城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即将竣工。
崇礼县简介
• 旅游资源:森林茂密,气候凉爽,以夏季避暑和冬季滑雪为主的生态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
已开辟了翠云山旅游度假村、多乐美地滑雪场、塞北滑雪场、万龙滑雪场、长城l岭滑雪场、农家老院等旅游胜地。翠云山、桦皮岭、响玲寺等旅游景点有待进一步开发。
• 崇礼境内主要有古界、元古界地层,在局部地区和山间沟谷中有中生界及新生界地层零星出露。崇礼
县境内为冀西北山地,属阴山山脉东段的到大马山群山支系和燕山余脉交接地带,多为东北--西南及东--西走向。地貌属坝上坝下过渡型山区。山势陡峻,山峰海拔多在1500米至2000米之间,属中低山区。全县海拔高度为813-2174米,最大高差为1361米,其地貌特征是\"山连山,连绵不断,沟套沟,难以计数\"。
• 崇礼县有林地面积达100万亩,树种有松、桦、榆、杨、椴、柳等30种,野生植物主要有沙棘、蕨
菜、苦菜、蘑菇、黄花、榛子、柴胡、芍药等533种,森林覆盖率达28.6%。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0℃,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23℃,年均气温3.3℃。这种独特的小气候适宜夏季避暑,冬季滑雪。该地区年平均积雪厚度70厘米,积雪时间从11月份至次年3
月份,雪质多呈球形,硬度和数据完全符合滑雪要求,地形陡缓适中,风力小,全县可供旅游滑雪和竞技滑雪面积达30平方公里,可开辟的滑雪场10处。
• 崇礼县境内气候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中温带亚干旱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冬季空气
活动频繁,春季气温回升快,但波动较大,结霜期较晚,雨量偏少,大风日数较多;夏季凉爽而短促,气温比较稳定,昼夜温差较大,雨量集中,由于山区的地形影响,时有冰雹、暴雨灾害;秋季气温下降迅速,初霜出现较早。全县平均气温的分布受地形、地势影响很大。等温线基本上是东北--西南走向,北部靠近坝头的山岔、大水泉、石窑子、狮子沟、清三营及四台嘴乡的一部分,年平均气温为0-20 ℃,与等高线吻合。
• 全县现已探明的矿产种类达8大类38种之多,其中:黄金、磁铁、玄武岩,褐煤等储量极其丰富。
农副土特产品资源丰富具有加工增值、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巨大潜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