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案小小一粒米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举行一次小组比赛,每回答对一次问题,小队得一颗星,哪个小组得星最多,即为冠军组。 进入第一关:你猜我猜 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小小一粒米》 老师出示课题 二、新授
1.你知道米是从哪里来的?你说我说,
1)同学们了解的知识可真不少,老师搜集的资料更全面
2)小小一粒米得来不容易,它经历了哪些复杂过程呢?
3)那你知道都需要做如些田间管理,知道哪些知识? 4)现在你又想说点什么呢?
小结:是啊,的确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师:除了大米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农产品? 这些都是粮食作物,其实还有很多农产品
其实水果,蔬菜,家禽,海鲜都是农产品,和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3.下面进入第三关:你评我评 同学们这是咱们平日里的一些就餐现象 你能来点评一下吗?
2016
1 / 13
精品文档
小结:看来大家都认为这不是好现象,我们应该节约每一粒粮食。
4、下面请看视频:进入第四关:你做我做 做为一个节约小公民,你认为这样做对吗?如果你是视频中的主角,你想怎么 5.老师支持你们的做法,
师:这一组组惊人的数字,你有什么感想?以后你准备怎么做啊?
这位同学说。说的真好,请坐
教师小结:是的,节约无小事,节约可以帮助很多人。看到他们生活的状况,我们还忍心再去浪费一粒米吗? 本次比赛即将结束,请组长展示成果树。宣布冠军组 四、教师小结
除了节约粮食,还要节约水,电,纸张等。那么让我们来一起诵读《悯农》结束本节课。
课下,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小小一粒米》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米和面粉可以制成哪些食品。了解水稻的种植、加工过程。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爱惜、节
2016
2 / 13
精品文档
约粮食。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小组分工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稻子的种植过程,知道粮食来之不易。通过模仿插秧的过程体验,感悟到农民的辛劳,从而养成珍惜每一粒米的好习惯和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情感。
重点难点:
了解水稻的种植、体验插秧的过程感知农民劳动的辛苦是本课的重点;如何爱惜、节约粮食、培养情感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前准备
提前给学生分好组、选好组长。教师准备好本节课的课件。
活动一、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产品。
1. 同学们这首古诗大家都学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 学生谈感受。
3.师引入主题:是啊,农民伯伯种植这些农产品是非常的辛苦,这一粒一粒的米来之不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小一粒米〉板书课题。
4.引入:同学们,你们平时一日三餐都吃什么饭?
2016
3 / 13
精品文档
5.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馒头 、米饭、、、、、、这是我们吃的主食,在这些主食里有的是用稻谷碾成大米制成的,有的是用麦子磨成面粉制成的,课件展示:
6.过渡:除了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主食,老师这也有一些主食,你们认识它们吗?谁来说说它们的名字。出示在这些主食里,哪些是用稻谷碾成大米制成的呢?哪些是用小麦碾磨成面粉制成的?。刚才我们了解了我们吃的主食,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一些副食,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肉
生:鸡蛋、、、、、、
课件出示图片:肉、鸡蛋、奶,你知道它与我们开始所说的小麦、大米等农产品有着怎样的的连系吗? 7.这时学生会想到:鸡吃农产品才会下蛋,牛吃农产品才会出奶、、、、、、 8.教师小结.
9.同学们,经过刚才的研究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产品 生:这些农产品有这么多的作用
活动二、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粮食 1、教师过渡:这些农产品有这么多的作用,我们国家地大物博,由于地域不同北方人以食小麦加工的食物为主,南方人以食大米加工的食物为主,这节课我们就以大米
2016
4 / 13
精品文档
为例来研究。这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2、老师播放微课
同学们看了刚才的视频,你能不能把水稻的生长过程排一排呢?请同学动手在小组里排一排. 请一个小组到黑板上排 .
3、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呢? 请同学在小组里先交流一下吧。
生:农民种植庄稼非常辛苦 生:这一粒一粒的米来之不易
4、教师小结。整个粮食的生产过程凝结着千万人的劳动,粮食来之不易。板书:来之不易。
5、一粒米从春耕开始到收粮入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多月的生长周期呢? 同学们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这其中的过程呢?
那刘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体验“插秧”的过程,好不好?
6、出示体验规则,明确要求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一段视频,请仔细看看,插秧的时候,农民的动作是怎样的?他们要注意些什么? 师:同学们,看了刚才的视频,谁愿意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插秧的过程?
2016
5 / 13
精品文档
7、现在就请同学们按照插秧的注意事项完成插秧的体验,学生起立,体验开始。
8、师:下面我作为记者来采访一下,刚才的插秧体验,感受如何?你为什么不到时间就站起来了? 生1:我的腿很酸,腰很疼,手也很酸;
生2:简直是腰酸背痛;人很累,都喘不过气来了。 感到挺累的人举举手,给我看看??
9.激发情感:同学们,插秧只不过是农民种植粮食中一个过程、一个动作。你知道刚才我们体验了多少时间吗?,我们体验了30秒钟,体验了短短的30秒钟,你们却已经感觉有些累了。想一想,从播种到收割,农民要付出多么大的辛劳啊。但是生活中还有很多浪费粮食的行为,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谁来说说你知道得浪费行为,老师这还有一些图片,请大家看一下,这是在哪.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我们要对这些浪费说不.
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一袋大米和一个杯子,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拿出一粒大米放在杯子里,你们看看有什么感觉? 生:一粒大米太少了,在杯子里几乎看不清。
请小组里每个同学拿出一粒大米放在杯子里,现在你有什么感觉? 生:依然很少。
请大家看老师的杯子,这里有一千多粒,相当于我们
2016
6 / 13
精品文档
全校一千多名同学每人放了一粒大米在杯子里,现在你有什么感觉? 生:这时杯子里的大米比较多了 同学们就是这一千多粒大米,你们一家三口熬稀饭就够了,可是在我国边远的山区,有些人还不能顿顿吃上白米饭,原因,就是缺粮少吃。我国有13亿人,人口众多,可耕种土地少,粮食紧缺,还需要从外国进口。在遥远的非洲,还有更多更多的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在忍受着饥饿的折磨,他们因为没有粮食吃饿得晕了过去,因为没有粮食吃他们瘦骨如柴,因为没有粮食吃他们饿得直哭??
11、 同学们,面对这样的情景,你有何感受? 生:我感到震惊,没想到现在还有人吃不到饭。 生:我觉得他们很可怜我们全校一千二百个同学,一天将节约多少粒米?全国约13亿人,能节约多少米?课前老师做过试验,1200粒米够5人喝粥得了,那么13亿粒大米就够我们全班45人喝12万多天,大约是300多年。 13、看到这组数字,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14、是啊,同学们1粒米扔掉了没有什么,如果全校同学都扔掉,你还扔掉吗?如果全国同学都扔掉呢?今中午吃饭的时候你可以做到的是什么?
16、师小结:同学们,任何一种粮食作物,都像小小一粒米那样来得不容易,所以我们应该爱惜每一粒粮食,要尊重农民,尊重他们的劳动,把爱惜粮食牢牢记在心间。板
2016
7 / 13
精品文档
书:爱惜粮食。
活动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学了小小一粒米,小麦的种植过程和大米的种植过程差不多,请大家回家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肯定见过或者经历过小麦的种植过程,回家做个小调查。完成以下表格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 《小小一粒米》教案 一、教材分析
《小小一粒米》是第三单元《各行各业与生活》中的第一篇课文,由“我的准备”、“我的研究”、“我的收获”、“我还想??”4个栏目组成。“我的准备”,以导语的形式出现,用一首浅显易懂的儿歌引出米饭的话题,为下一步课堂学习活动做好准备。“我的研究”是按照提出问题,直观感悟—交流材料,全面了解—合作探究,明白道理—明辨是非,指导行为的思路编写的。“我的收获”是以建议台 的形式出现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形成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关于珍惜粮食、尊重农民劳动的切实可行的建议,指导学生把这种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我还想??”是课堂活动的延伸。
教材以 “小小一粒米”为切入口,由此让学生明白:所有的粮食作物都像小米粒一样,经过了农民伯伯的辛勤劳
2016
8 / 13
精品文档
动,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汗水与劳动的成果,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应该爱惜粮食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了解一粒米的来历。
2、探究农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3、懂得要节约粮食,爱惜农产品,尊重农民的劳动。 三、教学重点:
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学会节约粮食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粮食家族作贡献。
1、 师:生活中少不了“衣、食、住、行”,吃饭和穿衣一样,是人们生活的必须。
2、 让学生说一说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都有哪些。在我国,北方人把馒头作为饭桌上的主食,那你知道南方人吃饭时以什么为主要粮食吗?大米是由什么加工成的呢? 3、 媒体展示:由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我国常见的几种粮食作物,知道“稻、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粮食家族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活动二:小小米粒大学问。
2016
9 / 13
精品文档
1、 师:米饭成了我们餐桌上每天必不可少的主食,媒体展示“一粒米”+问号“小小一粒米是从哪里来的呢?”揭示课题9《小小一粒米》。
2、 媒体展示“水稻主要生产过程”流程图:包括“播种——插秧——田间管理——收割——脱粒——运输——碾米”等环节。师提示:水稻从播种到收割,农民们付出了哪些劳动?
3、 教师播放图片,学生分组探究,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探究成果,明白粮食真是来之不易。
①看画,听一粒米的自述,想一想小小一粒米的诞生要经过哪些生产过程 ②指名说说过程。
③师:听了一粒米的自述,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啊!一粒米从春耕开始到收粮入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多月的生长周期呢!同学们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其中的过程呢?现在就让我们做一个“插秧的游戏。” ④谈谈“插秧后的感受。
师:插秧只不过是农民种植粮食作物中一个过程、一个动作。同学们却已经感觉有些累了。想一想,从播种到收割,农民要付出多大的辛劳啊!《悯农》)是我们曾学过的一首反映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古诗,让我们再来读读。 4、 交流会:
2016
10 / 13
精品文档
有人说“现在,农民种田有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脱粒机等,已经不辛苦了。”你说呢? 学生小组交流,然后班上交流。 活动三:食品超市细分类。
1、 师:探究了“小小一粒米”的来历,接着,让我们去认识一下“粮食家族”中的“米、麦”还可以加工成哪些食品?
2、说说平常吃的以及见到的食品中哪些是用米做成的,哪些是用麦做成的,认识用米、麦等粮食作物制成的食品。
4、 小结:用粮食作物制成的小吃真的是五花八门,而每一样小吃又都是经过了许多道工序,经过精心加工制成的。如果说粮食生产是“粒粒皆辛苦”,那么每样小食品更是来之不易呀!
活动四:生活之中明道理。
1、引入:别看现在超市多多,美食多多,老师却要告诉大家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国是个粮食不充足的国家”,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跟随广角镜的镜头去看一看吧!
2、学生观看广角镜:我国是一个粮食不充足的国家。 解说:我国人口逐年增多,耕地沙漠化严重,像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袭击,令土地开裂、让眼看到手的粮食颗
2016
11 / 13
精品文档
粒无收,水灾泛滥造成的山洪暴发,泥石流吞没了大片庄稼,还有天敌“蝗虫”铺天盖地的肆虐、讨厌的恶鼠偷吃、霜冻的危害等,使我国成了一个粮食不充足的国家,所以,现在我们粮食紧缺,还需要从外国进口粮食呢!在边远的山区,有些小伙伴还不能顿顿吃上白米饭,原因,就是缺粮少吃。出示:贫困地区孩子生活、非洲饥民忍受饥饿的相关图片。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粮食、爱惜粮食。
3、但是,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还处处可见。 4、学生活动: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呢?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5、算一算 想一想
师:拿出一粒米给学生看,有什么感觉?
师:我们全校400多人,每人每天节约一克米是多少? 师:我们全国人民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克米又有多少呢?一年又有多少?按每人每天吃掉大米0.25千克来算,这些大米可供400人吃多少天?
师:通过这一组数据,小朋友们现在有什么体会呢? 学生交流、讨论
师:粮食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国际上已把每年的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我国把每年10月16日的那一周作为节约粮食宣传周。
2016
12 / 13
精品文档
五、活动总结:爱惜粮食记心间。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小一粒米》,知道了粮食来得不容易,农民要起早贪黑,顶烈日、冒酷暑,付出多少辛勤劳动,每粒米里包含了农民多少汗水。就像一首歌谣中唱 的:
小小一粒米,来得不容易,农民流汗水,同学要爱惜。 学生齐读。
2、学生可即兴编“爱惜粮食”宣传语,激发学生要爱惜粮食的情感。 3、师总结:
其实,任何一种粮食作物,都像小小一粒米那样来之不易,要经过许多人,很长时间的辛苦劳动才能获得。因此,我们要爱惜每粒粮食,要尊重农民,尊重他们的劳动,把爱惜粮食牢牢记在心间! 板书设计
9、小小一粒米 来之不易 爱惜粮食
2016
13 /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