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08-200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1-12,每小题3分,共36分,将答案涂写在机读卡上) 一、(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5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拜谒(yâ) 削(xiāo)足适履 伺(cì)候 喟(kuì)然长叹 ....B.狙(zǔ)击 蓦(mî)然回首 窠(kē)臼 揆(kuí)情度理 ....C.纤(qiàn)绳 横(hãng)征暴敛 佛龛(kān) 焚膏继晷(guǐ) ....D.愤懑(mâi) 量(liáng)体裁衣 丰稔(niǎn) 扶正祛(qū)邪 ....2. 下列四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淋漓尽至 待价而估 匪夷所思 弥天大谎 B.标炳史册 引咎辞职 星罗棋布 无稽之谈 C.当仁不让 大显身手 顶礼膜拜 万事亨通 D.满腹经纶 破釜沉舟 高屋建瓴 不卑不亢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步入职场,眼前充满机遇和挑战,但也荆棘密布,对于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应当注意,“大礼不辞小让”并非很好的 之道,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会影响你的前程。

②调查人员在事故煤矿调查发现,事发之后,矿方转移尸体, 原始记录,销毁有关证据,隐瞒事故不报。

③研究报告认为,目前 发展中国家食品出口的市场壁垒主要有这几种:产品注册、出口文件问题及海关规范;SPS协议、技术壁垒;运输及搬运规范、投资与融资问题;国际贸易规范。

④但就在投机者几乎一致选择持有大量美元空头头寸之时,看涨日元的投资者必须警惕政府进行 的可能性。另外,一些相关技术指标增加了美元短暂向上调整的风险。 A.处事 窜改 妨害 干涉 B.处世 窜改 妨碍 干涉 C.处世 篡改 妨碍 干预 D.处事 篡改 妨害 干预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伙横行乡里、鱼肉人民的地痞流氓终于身陷囹圄。 ....

B.民营企业总要遇到出生难、融资难、准入市场难等难题,这些难题的根子在地方政府的思想上。地方政府观念不转变,有好政策,也只能是歪嘴和尚念经——老跑调。 ...........C.某市自2005年1月18日开始办理国家司法考试现场报名以来,每天前往市司法局的报名者不绝如缕。....有关负责人强调,已经在网上报名的同志,仍须现场报名确认。

D.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奖。 5.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些赔偿,减少损失。 B.京城市民对广州推出的“一日义警”的做法纷纷表示赞同,并希望这一做法也能在首都推行。

C.三名初中生将一名女乞丐殴打至重伤然后扬长而去,女乞丐向路人求援却无人理睬以致含恨离世。 D.协商会上,对于球队的冠名、主场的选址和赢利的分配等问题上,双方仍存在着较 大的分歧。

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6—8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第四媒体

继19世纪的报刊和20世纪的广播、电视之后,1993年因特网开始向公众开放,1998年5月联合国

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在我国,去年年底网民达210万,除传统媒体如《人民日报》等纷纷上网办电子版外,新浪网、CHINABYTE等网站的新闻味越来越足,第四媒体正在崛起。专家预言,10年到20年内第四媒体的影响力将可能超过传统媒体。理由是,广播问世38年拥有5000万听众,电视则用了13年,因特网只用了4年。

因特网作为一种媒体,优势十分明显:跨越时空,全球一网,信息无限,时效更快;文图、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合为一体;每个人可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发表意见,每一个新闻机构甚至个人都可以随时向全世界发布新闻。对于下个世纪的第四媒体,有的专家这样描述——这是一张个性化的报纸,它是一个带超薄型大平面显示版的移动式网络计算机,不仅有图文声情,甚至扩展到三维空间,它以我为中心,按照受众的需要进行信息项目自主选择、组织。有的专家称之为“我的报纸”。

现在,第四媒体还只是一个小弟弟。即使在美国它也还不能提供比印刷版更多、更快的东西。多数公司只因为这是一个潮流才不得不坚持,一些小报已经停办了电子版。调查表明,关于克林顿绯闻的“司塔尔报告”,只有22%的人是在网上了解到的。这说明因特网在现在的传播中并不占较大比例。有的专家认为,网络媒体现在所能做到的是为传统媒体争取远距离受众,提供交互式服务,满足共性前提下的个性要求。有的专家则认为第四媒体首先要做的,是为争取到生存所需关键数目的受众而努力。 6、去年5月提出的“第四媒体”的概念,指的是( )

A.多媒体 B.网络计算机 C.“我的报纸” D.网上报纸 7、“即使在美国它也还不能提供比印刷版更多、更快的东西”意思是说( ) A.“第四媒体”概念的提出,只是一时的潮流而已。 B.在美国的各种传媒中,“第四媒体”的地位下降了。 C.因特网的使用者有限,传统媒体仍是信息传播主渠道。 D.因特网实际没有“信息无限”和“时效更快”的优势。 8、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四媒体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媒体。 B.在10-20年内,“我的报纸”将成为主导传媒。

C.一些小报停止电子版的主要原因是“受众”数目不足。 D.第四媒体倘不能实现赢利,就很难真正取得成功。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3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玠①大更敝政,遴选守宰,筑招贤之馆于府之左,供张一如帅所居,下令曰:“集众思广忠益,诸葛孔明所以用蜀也。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遣之。高爵重赏,朝廷不吝以报功,豪杰之士趋期立事,今其时矣。”士之至者,玠不厌礼接,咸得其欢心,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

播州冉氏兄弟琎、璞,有文武才,隐居蛮中,前后阃帅辟召,坚不肯起。闻玠贤,相谓曰:“是可与语矣。”遂诣府上,玠素闻冉氏兄弟,刺入即出见之,与分庭抗礼,宾馆之奉。冉安之若素有,居数月,无所言。玠将谢之,乃为设宴,玠亲主之.酒酣,坐客方纷纷竞言所长,琎兄弟饮食而已。玠以微言挑之,卒默然.玠曰:“是观我待士之礼何如耳;”明日,更别馆以处之,且日使人窥其所为。兄弟终日不言,惟对踞,以垩画地,为山川城池之形,起则漫②去。如是又旬日,请见玠,屏人曰:“某兄弟辱明公礼遇,思有少裨益,非敢同众人也。为今日西蜀之计,其在徙合州城乎?”玠不觉跃起,执其手曰:“此玠志也,但未得其所耳。”曰:“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 玠大喜曰:“玠固信先生非浅士,先生之谋,玠不敢掠以归己。”遂不谋于众,密以某谋闻于朝,请不次官之.昭以琎为承事郎,璞为承务郎.徙城之事,悉以任之„„

卒筑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凡十余城,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分,为诸郡治所,屯兵聚粮为必守计。又移金⑧戎于大获,以护蜀口;移沔戎于青居,兴戎先驻合州旧城,移守钓鱼共备内水④。移利戎于云顶,以备外水。于是如臂使指,气势联络。又属嘉定(知府)开屯田于成都,蜀以富实。

[注]①余玠,南宋淳宗时曾任四川安抚制置使。②漫,抹掉。⑧金,金州;后文“沔”、 “兴”、“利”即沔州、兴州、利州。④内水,蜀人以涪江为内水,以岷江为外水。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供张一如帅所居。 供张:指陈设之物 ..B. B.所在以礼遣之。 遣:送 .

C.请不次官之。 不次:不差的 ..D.又移金戎于大获。 戎:军队、军事力量 .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玠以微言挑之,卒默然 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B.①遂不谋于众, ②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C.①士之至者,玠不厌礼接 ②先生之谋,玠不敢掠以归己 ..D.①供张一如帅所居 ②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遣之 ..

11.下面全都是表现余玠礼待、提拔人才的一项是( ) ①玠大更敝政,遴选守宰。

②士之至者,玠不厌礼接,咸得其欢心,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 ③玠将谢之,乃为设宴,玠亲主之。 ④是观我待士之礼何如耳。

⑤遂不谋于众,密以某谋闻于朝,请不次官之。 ⑥昭以琎为承事郎,璞为承务郎。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朝廷的支持下,余玠镇守蜀中广开言路、重用人才,除弊政,收到了显著成效。 B.在余玠贤德感召下,冉氏兄弟毅然出山,慎思之后,提出在西蜀合理布防的策略。 C.“是观我待士之礼何如耳。”这是余玠的内心独白,他的耐心是出于对人才的尊重。 D.冉氏兄弟认为巴蜀之地不值得戍防,余玠甚以为然,于是将军队移至钓鱼山一带。

第Ⅱ卷(13-22题,共114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四、(22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遣之。(5分) (2冉安之若素有,居数月,无所言。(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荠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①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全诗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是什么?(3分) ②这首诗中颔联对仗工整,其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是什么? (5分) 15. 填空与默写(6分,每空1分)

(1) ,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 (2)昆山玉碎凤凰叫, 。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3) ,蓬门今始为君开。 (唐·杜甫·客至) (4) ,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5)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明必须勤奋操劳,不能贪图安逸的句子是“ , ”。 五、(22分)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空山鸟语 郭 枫

①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②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③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

④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

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⑤在朝来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他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红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⑥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争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阻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吧?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想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嗳!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⑦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的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吗?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⑧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澜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和人世的沧桑了吗?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⑨还要做些什么呢?

⑩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16. 作者在文末写到“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17. 作者为什么说“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6分)

18.第⑥段,作者发出“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这一感慨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分)

19.第⑤~⑦段,作者从“朝来的阳光”写到“过午之后”,从不知名的鸟儿写到山雀,再写到鹧鸪,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5分) 六、(共10分,每小题5分)

20.把下面这则消息改写成一句话新闻。(2分)

在法国隆重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一座由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6月3日在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揭幕。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地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像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看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 (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21.运用联想、想象,丰富下面的语句。其中要有一个比喻或者拟人句;只要保留原词语的电(闪),雷、

雨(水)即可。(4分)

[原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电闪,雷鸣,雨水如注。

[扩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 。 22. 仿照原作,请另选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4分) 原作: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就小了。

七、作文(60分)

23.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要求:正确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8--200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1. C(A削xuē,B狙jū D丰稔rěn)

2. A(A淋漓尽至—淋漓尽致 待价而估—待价而沽;B标炳史册—彪炳史册;C全部正确;D满腹经伦—满腹经纶) 3. C【解析】处事:处理问题,处理各种事务;处世:在社会上活动并与人交往。窜改:改动文字;篡改:用作伪的手段,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理论、政策等)。妨害:损害,有害于;妨碍:阻碍,干扰。干涉:强行过问或干预;干预:过问,干涉。

4. B(A项“身陷囹圄”指入不幸蒙难关进监狱。含同情意味,与对象不符。B项“不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指人。D项“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得奖是被动的)

5. D(“对于„„等问题”与“在„„等问题上”两种结构杂糅,可把“对于”改为“在”或删去“上”字。)

6、D。注意看到第一段,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联合国新闻委员会,紧接着第二句讲到《人民日报》办电子版,其他的网站新闻味越来越浓,也就是说,“第四媒体”具有传播新闻的功能,这只能是报纸。

7、A。第二段共有两句话,两层意思,重点不在以“因特网”为话题的第一句,而在以“第四媒体”为话题的第二句;第一句讲因特网的优势,第二句则讲由这一优势所带来的“第四媒体”的特点;第二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强调它的特点,即个性化。B项的内容跟第一段的“可能超过传统媒体”不吻合。C项的内容跟第二段的第一句有矛盾,第一句讲因特网的优势,这一优势即是对传统媒体而言,也是传统媒体所缺乏的东西。D项的意思在原文中没有。

8、C。看到“即使在美国它也还不能提供比印刷版更多、更快的东西”这一句话的前后,第三段的第一句话可以看作这段的中心句,第三、四句和第二句是属同一性质的例子,第五句则是对这三个例子的概括:“因特网在现在的传播中并不占较大的比例”。因此C项是对的。A项将“第四媒体”的概念的提出与第三段的“多数公司只因为这是一个潮流才不得不坚持”扯在一起,是错误的。B项与第一段的“第四媒体正在崛起”相矛盾,D项与第二段的第一句相矛盾。 9.C (不次,不必拘泥于等级)

10.D (两个“所”字均为助词,与后面的动词组成所字短语。A项, “以”字,前一个为 介词,解作“用” “拿”;后一个为连词,表目的性,解为“以便”。B项,两个“于”字同为介词,前一个解作“与”“和”、后一个表被动解作“被”。C项,前句“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后句“之”定语与中心词的标志。)

11.( B)12. D.(“冉氏史弟认为巴蜀之地不值得戍防”,是对“巴蜀不足守也”的误解, “不足守”是不难防守的意思。)

13.(1) 答:要有策谋想告诉我的人,在近处就径直来公府,在远处可自行到所在的郡府(去谈),

官府要以礼相送。(5分)(2) 答:冉氏兄弟以平常的心态接受;过了数月,也没有谈什么(建议)。(3分) 14.①这首诗是七言律诗。全诗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是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思乡之情。 ②描写了初秋傍晚山中静穆的景象,上句的“万籁有声”,运用了以声写静的反衬手法,下句的“数峰无语”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使景物描写分外生动。

15.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

(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唐·杜甫·客至)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5)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明必须勤奋操劳,不能贪图安逸的句子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6. (5分)

①在这句话中,身处孤岛的作者寄情于鸟,吐露了自己追求自由欢乐的心声;②作者希望像鸟儿一样自己回到那片“深山广林”,表达了回归故乡的愿望。(第①点记1分,其中答到“追求自由欢乐”这一关键意思的即可得1分;第②点记2分,其中答到“回归故乡”这一关键意思的即可得2分) 17. (6分)①鸟儿的鸣声清脆、缠绵、嘹亮;②它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③是自由、欢乐、天真的欢唱; ④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⑤让人感受到自然和人世的沧桑。(每点1分;所答意思相近即可。) 18.(6分) (1) ①在人世中,人们往往制造了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桎梏束缚了自身;②对无拘束自由生活的向往。(每点得1分。意思相近即可,不够准确的酌情扣分) (2) ①作者厌弃人为的桎梏;②曲折地表达了寄身海角孤岛、遥望故乡的悒郁之情。(答到第一点得1分,答到第二点得2分,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 19. (5分)①从“朝来”的鸟儿乱鸣,到“过午之后”的鸟儿静默,以时间为序(虚实相生),使文章思路清晰。

②由听山中鸟儿“最美的语言”的愉悦,到听山雀的感慨,到听鹧鸪鸣声引起思乡之情,由浅入深地(或答“层层深入地”)展现了作者的感情变化。 (每1点得2分,基本意思相近即可,分析不够准确的酌情扣分)

20.(2分)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在法国揭幕。 21. (4分) ①(忽然,)一道闪电,一声清脆的雷鸣,天神犹如接到命令,立即撕开大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使用了拟人句)②„„(忽然,)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一阵阵沉闷的雷声如同战鼓轰鸣,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使用了比喻句) 22. (4分)参考答案:板壁上的画!你自鸣得意时,太阳已下山了。

【参考译文】余玠大力改革弊政,遴选郡守县宰,在自己的帅府旁修筑招贤馆,陈设完全同主帅的住所一样,下令:“集众思广忠益,是诸葛孔明用来治理蜀地的办法。有策谋想告诉我的人,在近处就径直来公府,在远处可自行到所在的郡府(去谈),官府要以礼相送。朝廷(也会)不吝惜以高爵重赏酬报的。豪杰之士随时世而动要求建立功业,现在正是时机。”士人来到后,余玠不厌其烦以礼接待。(来者)都得到余玠的真诚欢迎,所献策谋可采纳的,(余玠)按献策人的才能予以任用,如果不能采用,也赠厚礼对其表示感谢。

播州冉琎、冉璞兄弟俩,有文才武略,隐居在少数民族区域,前后经几任外任的将帅召,坚决不肯就职。他们听说余玠贤明,相互商量:“这样,可以与他谈谈。”于是前往帅府。余玠素闻冉氏兄弟(之名),看到名片请冉氏兄弟进府邸并立即会见他们,施以平等的礼节,(给予)在宾馆(休憩)的待遇。冉氏兄弟以平常的心态接受;过了数月,也没有谈什么(建议)。余玠准备向他们问候请教,于是为他们设宴。余玠亲自主持宴会。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在座的来客纷纷争着讲自己策谋的高明,而冉氏兄弟只是饮酒用餐而已。余玠以含蓄的话语引导他们,最终(他们)还是默默无言。余玠(心里)说:“他们不过是在看我将怎样礼待有识之士罢了。”第二天,让(二人)换住另一处宾馆,并派人天天在暗中观察他们的作为。(派去的人发现)冉氏兄弟终日不讲话,只是面对面蹲着,用白垩土在地上画些山川城池的图形,起身后就涂抹掉。这样,又过了十日,(二人)请求会见余玠。(见面后)让其他人退出,才说: “我们兄弟愧对明公的礼遇,所思谋的建议(对您)只有微小的帮助,所以不敢同众人所言相比”。作为今日(固守)西蜀之计,恐怕是在于迁移合州城(防务)吧?余玠(听罢)不觉一跃而起,拉住二人的手说:“这正合我的心意,只是我没有想到合适的地方。”(冉氏兄弟)说:“蜀中关隘,地势优越的莫过于钓鱼山,将合州城迁移至此,如用人得当,积贮粮食守住钓鱼山,(那就)远胜过十万军队,巴蜀便不难防守了。”余玠大喜说: “我始终相信先生非浅薄之士,先生的策谋,我不敢掠为已有。”于是不再与众人商议,秘密将这个计划向朝廷报告,并请求不

要拘泥等级授予他们兄弟官职。(朝廷)昭封冉琎为承事郎,冉璞为承务郎。迁城之事,全委任他们(督办)„„

最终建成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共十余座城池,都依山势构筑营垒,星罗棋布,作为各州郡治所,屯兵聚粮制定坚守的方案。又转移金州的军队到大获,以守护蜀中关隘;转移沔州的军队到青居城:兴州的军队暂驻合州旧城,后移守钓鱼城,共同防备内水气带(的敌扰)。转移利州军队到云顶城,以防备外水一带(的敌扰)。在这种布防下,(调度兵力)如以臂控制使唤手指(一样自如),(各成兵力的)气势联通。余玠又指令嘉定(知府)在成都辟地屯垦,蜀中因此殷实富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