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具体的说,垄断
市场的条件主要有这样三点:第一,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生产厂商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在这样的市场中,排除了任何的竞争因素,独家垄断厂商控制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市场的销售,所以,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垄断的产生会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何种影响,是利?是弊?或是利弊参半?现在,垄断现象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我们能耳熟能详的企业都是垄断企业。例如中国移动公司、中国石化、中国工商银行等等。由此可见,我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与垄断行业是息息相关的。
垄断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利益的呢?联系垄断产业与它们提供的产品对我们的影响,垄断之弊端显而易见: 1. 产品价格居高不下,使我国低收入者的生活状况无法改善。由于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他们便能控制价格。由此导致商品或者劳务的价格过于高昂,与他们提供的服务严重不符,大大的影响了我们消费者的利益。 2. 损害公众利益。作为国家垄断企业,他们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理所应当的,但是他们应该有所承担的公共职能。然而现实中有些龙头企业并不是这样。在2004、2005年间,中国曾闹出“油荒”。’2004年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获得2000多亿利润,仅2005年上半年,中石油就完成利润1029.27亿元。这说明了什么?这些垄断巨头面向国内几乎拥有全部油气资源,对外则垄断着石油进口权,享有无法想象的垄断性权力。 3. 滋生腐败,更加剧了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不均。国家给予垄断企业的福利一直很丰厚。例如公交系统职工在非工作时间可以不买票,医生家属看病不用挂号,铁路职工出门坐火车可以免票等等。而且垄断企业的生产成本都是自己定的,福利未曾减少,产品价格却一升再升。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有众多企业参与竞争,那么这些企业在成本上升时一定会先想到把成本降下去,提高管理效率,打击行业潜规则等等。而垄断企业呢?无人与他们竞争,一切他们说了算,自然想到首先要涨价了。 综上所述,难道垄断就无一丝可取之处吗?其实不然,垄断行业也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一面:
1.一些行业垄断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2.某些方面说,垄断也可以促进创新。
3.垄断可以使一个企业集中优势力量与资金投资科研,这是许多中小型企业做不到的。
尽管垄断对于我们人民群众有利有弊,但综合整个市场潮流来看,仍是弊大于利的。但对社会又有如何的影响呢?
行业垄断给社会福利带来了四大损害: 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影响内需的扩大,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态势已十分明朗,竞争也将日趋激烈。
一方面这些部门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却为社会提供了较少的产出,不少企业浪费严重甚至严重亏损;另一方面部门利益的驱动加之由行政垄断强化的垄
断地位,使得自然垄断部门的产品或服务往往质次价高,由此给社会福利带来了四大损害:
其一,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首先是供给不足,不少地区的交通拥挤及经常性的停水、停电,就是最好的说明;其次是消费者付不合理高价。 其二,影响内需的扩大。内需不足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问题。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拉动内需,如加大国债规模、提供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征收利息税、刺激假日经济等等,但效果不甚理想。
其三,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自然垄断性行业大多是基础行业,根据投入——产出分析,这些行业的产品或服务,往往是其他行业的投入。一方面这些行业的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行业价格的连续超幅度上涨,都将使得相关产业的发展受阻。比如一些地方不少企业就因自然垄断部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不合理高价而陷入亏损的境地。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态势已十分明朗,竞争也将日趋激烈。自然垄断部门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命脉性部门。如果不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克服自然垄断部门存在的上述问题,最终势必将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综合上文所述,垄断对于人民群众有利有弊,而综合而言,则是弊大于利;而且垄断也为社会福利带来了危害。因此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刻不容缓。并且在垄断行业改革上,我们应坚持以下原则:能够不垄断的行业,尽量不采取垄断模式,推动市场竞争。
总之,垄断的利弊都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个体的切身利益,希望政府部门加大对了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使得垄断行业能服务于大众,不负社会期待,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后水平。(部分段落参考网上资料)
班级:商务英语2班
姓名:王之辉 学号:2013505028
时间:2014年10月20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