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拓展课程《茶道与茶艺》示范案例

拓展课程《茶道与茶艺》示范案例

来源:好走旅游网
拓展型课程《茶道与茶艺》科目设计

课程开发、实施背景

北海中学追求确立一种更新的、更关注“人”本身、更关注“人的发展”的需求、更富有人文内涵的办学理念。通过构建与这一办学理念相一致的拓展型课程教学体系,在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形成属于北海自己的文化。学校把“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把培养“朝气蓬勃,积极向上,身心和谐,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把“促健康发展,育人文精神”作为学校基本和长远的办学指导思想。

中国茶文化中的“谦、美、和、敬”的文化内涵正与我校“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办学理念吻合为此,我们开设了《茶道与茶艺》这门课程,让学生们对中国茶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学会一些基本的茶艺。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技能和知识,而且让他们学习和体验茶道精神中的“谦、美、和、敬”及 茶事的美妙意境对于他们素质的全面提高非常有益。

拓展型课程的实施,其中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之一,也是课程的一个载体。因此,我们综合各种中国茶文化知识和茶艺知识,进行了适合我们学生的设计,经过一年的试用后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科目。

《茶道和茶艺》是目前我校初一年级学生选修的拓展型课程。该课程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活动让学生了解有关中国茶文化的知识及茶艺技能,使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走近蕴含深厚民族思想和精华的茶文化,理解在茶 的“可口、可乐”的基础上,体验茶的意境与茶道相通,进一步理解“真、善、美”的内涵。

课程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茶文化,理解茶道的含义。 2、学习欣赏有关的诗、画、书法等与茶有关的艺术作品。

3、学习茶的历史,了解唐朝茶道的兴起、宋朝的斗茶、明清时代茶的盛行等。 4、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茶的分类、品种及一些主要的中国名茶的知识。 5、通过学习,学生将学会绿茶、乌龙茶、红茶的泡制方法。 6、除了学会品茗,还初步了解茶具的知识。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搜集资料、实物鉴赏、实际动手等活动,学习有关中国茶文化的知识。 2、运用网络这一学习媒体,查看与茶有关的知识,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3、在茶艺活动中,能与伙伴互助合作,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对茶叶茶汤等进行评价。

4、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通过口头报告、展示等方式,进行“我了解的茶文化”的成果展示与交流。 5、每人选一种茶品,做一次茶艺表演。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学习中国茶道知识的过程中,能感受到蕴含深厚民族思想和精华的茶文化,由历史沉 积而来,也与茶的意境相伴随,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积 极作用和影响。 2、在学习活动中,能与伙伴沟通与合作,共同分享学习带来的乐趣。

3、有人以杜甫的诗句“随 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比喻茶事的美妙意境。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这样的意境。 课程内容

1

(一)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茶道与茶艺》是我校自行开发的拓展型课程项目之一,面向初一年级的学生。课程以讲授和演示活动及学生活动为载体的授课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空间,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学习。课堂上,学生可以与伙伴交流,与教师讨论,并在这种互助合作的氛围中,了解和体验茶道和茶艺知识。

(二)具体的内容框架: 序号 1 2 课题名称 中国茶文化入门 茶的历史 2课时 课时 1课时 主要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了解茶道的内涵和茶的意境。 通过活动,了解茶的起源,了解茶的礼仪; 了解唐朝茶道的兴起;宋朝的斗茶;明清时代的茶道。 3 4 中国名茶介绍(一) 中国名茶介绍(二) 5 6 7 8 9 中国名茶介绍(三) 中国名茶介绍 (四) 中国名茶介绍(五) 中国名茶介绍(六) 中国名茶介绍(七) 10

(三)活动说明:

(四)课时、班级规模、准备: 1、每周安排一课时,每课时为40分钟。

2、每班20人左右,平均分成5个小组,每组4-5人,每次上课以小组为单位就坐。 3、教室里准备好教学用PPT以及多媒体播放设备,茶道用具。

课程实施

本拓展型课程《茶道与茶艺》在实施方面,有两大内容:

1.以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为线索,给学生介绍唐朝茶道的兴起;宋朝的发展高潮及斗茶活动;明清时代的改革与发展以及现代的茶道与茶艺活动,突出茶文化的主题。

2

活动形式 将全班同学平均分成六个小组,并在每节课上都按此小组就坐。学生们将会在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中学习与茶文化相关的概念,以及今后生活中很有用的技能。 1课时 1课时 了解茶的分类;介绍绿茶 西湖龙井,龙井茶的冲泡与饮用。 了解更多的我们喝茶时该注意的一些礼节,学习绿茶洞庭碧螺春的品质特征和碧螺春茶的冲泡要点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学习喝茶的礼节,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茶的品质特征和冲泡要点,茶艺知识问答 了解乌龙茶类 武夷岩茶和武夷大红袍,夷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武夷岩茶的冲泡。 茶叶知识问答,了解乌龙茶类 安溪铁观音及铁观音的冲泡。 了解红茶类 祁门红茶,祁门红茶的品质特征及祁门红茶的冲泡,学会泡一杯香醇幼滑的奶茶。 茶与书法欣赏,了解黑茶类 普洱茶及茶马古道和普洱茶的传说,学习普洱茶的冲泡和如何品尝普洱茶。 茶具介绍 1课时 茶对联欣赏,了解泡茶用具及饮茶用具,紫砂情韵:学习如何欣赏使用紫砂壶具。 2.在课程中,分别教授绿茶、乌龙茶、红茶及普洱茶等的鉴别与茶艺,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得到提升。

在课堂里,学生将会在教师的引领下,在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感悟较为深奥的茶文化知识。而实践的过程往往需要进一步了解各种茶文化的知识,同学们会饶有兴趣地翻阅资料,丰富了他们的知识;而各种茶的鉴别和泡制及品茗等的实践活动,注重生活技能的培养。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分别按茶文化的发展时间和茶叶的类型进行茶艺的专题化教育,以任务型项目驱动教学,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查阅资料,提高了探索能力;在科内和课外的茶艺活动中,大量动手参与,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丰富了茶叶 的识别等实用的生活知识。

在课程的实施中,德育渗透贯穿始终,课程的实施孕育着爱国情怀。

《茶道与茶艺》是由我校自行设计的课程,在设计过程中,注重渗透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相结合的教育以及礼仪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更让他们习得了传统和现代的礼仪。

蕴含深厚民族思想和精华的茶文化,由历史沉 积而来,也与茶的意境相伴随,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积 极作用和影响。具体地说,是人们在经过茶事、茶文 化思想内涵的感受和体验后,受那由茶所带来的美 妙意境等影响而对人产生作用。深入茶事之奇妙境 界、体验茶的精神(如“精行俭德”般的内涵).并把它 与人的精神追求相结合,这是茶之道的精髓。我们把 这种影响,渗透在课程中,给我们的学生带来很大的收益。

学习评价 (一)评价原则

在评价思想上,我们注重评价中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注重过程评价;坚持激励性评价;关注个性特色评价。我们对各种评价兼而有之,但是,我们重点采用对学生的个体评价。

我们对课程的效果评价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①对所学习的茶文化知识的反馈与运用。它包括每一课时教学目标中提及的茶文化概念和要求参与完成的“生活技能”。

②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分享。它包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在讨论中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能服从分工,并能主动地帮助他人。

③学习过程中的表达交流。它包括收集与整理信息、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成果表达能力即茶艺表演能力等。 (二)评价方法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求做到“两个结合”,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1.参与实践活动评价

参与实践活动评价,在每一次新课的开始,学生针对上节课所授知识收集相关的茶文化知识,在小组、班级内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一学期中收集信息的数量在期末进行综合评定。 收集8条及以上 茶文化信息 

2.家长评价

3

收集4—7条 茶文化信息  收集0—3条 茶文化信息  为家人泡茶6次以上(由家长签名纸条为据) 

2.项目评价

为家人泡茶3-5次以上(由家长签名纸条为据)  为家人泡茶0-2次(由家长签名纸条为据)  项目评价即学期末“茶艺表演”活动的学习评价,它不仅包含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表达交流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而且渗透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4

“茶道与茶艺”学习评价单

姓名 班级 评价时间 茶艺表演名称 指标 表达交流 序号 1 2 3 知识运用 4  评价标准   不能够收集信息 不能运用茶文化知识,鉴别出茶的类别。 不能以优雅的姿态进行  有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有收集信息的能力 能熟练运用茶文化知能以优雅的姿态进行一种茶的完整的茶艺表演。 总 计 教师评: 1.“自评”,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行评出各项指标的达成度,并写出定性的描述性评语。自评是评价的基础,它有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 说 明 2.“互评”,互评范围可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对组内每个成员进行客观性评价,全面性评价,全程性评价。在评价中要求学生以鼓励为主,肯定成绩,提出改进意见。 3.“总计”,每一列星数超过5颗及以上,获得该列的总计星。 4.“教师评”,在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教师根据课堂上所了解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

3.学期总评

学期总评 = 生活技能活动评价+项目评价 优 良 合格 须努力      星数对应等第可直接填写于《学生成长记录册》

  尚能运用茶文化知识,尚能以较优雅的姿态进评价等第 自评    互评    能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 有时能表明自己的观点 不能表明自己的观点 识,鉴别出茶的类别。 鉴别出茶的类别。 行一种茶的茶艺表演。 一种茶的茶艺表演。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