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词类活用、句式、固定结构(一院中西医班)

词类活用、句式、固定结构(一院中西医班)

来源:好走旅游网
词类活用、句式、固定结构(一院中西医班)

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结构(一院中西医班) 一、实词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2、名词活用作状语 3、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4、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5、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6、动词的为动用法 二、句式

1、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 2、被动句 一、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1、不汗,后三日死。(2)汗:发汗

2、于是为汤下之,果下男形,即愈。(2)下:使……下;下:产下。

3、翁以母病脾,於醫亦粗習。(5)病:患病。 4、遂北面再拜以谒。(5)面:朝向 5、蓋得之病後酒且内。(5)酒:饮酒 6、少选,子宫上。(5)上:上缩

7、而孝友之行,实本乎天质。(5)本:出;发。 8、事母夫人也,时其节宣以忠养之。(5)时:按时调理 9、非其友不友,非其道不道。(5)友:结交 10、世之名公卿多折节下之。(5)下:下问 11、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8)亚:次一等。 12、命(于)世奇杰,时时间出焉。(11)命:闻名。 13、重《经合》而冠《针服》。(11)冠:在前面加上。 14、别目以冠篇首。(11)目:拟订篇名。

15、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序。(11)序:作序。 16、知我罪我,一任当世。(16)罪:怪罪;责怪。 17、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17)经:效法 18、五法俱立,各有所先。(17)先:先用后用

19、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17)法、则:取法,效法 20、先寒而衣,先热而解。(19)衣:穿衣。 21、慎简群材,官而任之。(23)官:委任官职 22、先生至,既脉曰(23)脉:切脉

23、宁食不鲜羞,衣不裼裘……宁士不鲁邹,客不公候(23) 鲜羞:吃鲜美的食物。裼裘:穿漂亮的皮衣。鲁邹:做孔子孟子。公候:当公候

24、至有视不暇脉,脉不暇方(23)脉:切脉。方:开方

25、時朱彥修氏客城中,以友生之好,日過視予,飲予藥。(32) 客:客居。日:每天。飲:使……饮 26、子南晨诣,愠形於色。(32)形:表现 (二)名词活用作状语

1、便断肠煎洗,缝腹膏摩。(2)膏:用药膏 2、使人手摸知所在。(2)手:用手 3、家人车载欲往就医。(2)车:用车 4、此脉故事有胎。(2)故事:按照惯例

5、熊颈鸱顾。(2)熊:象熊一样地……;鸱:象鸱一样地…… 6、翁自幼好學,日记千言。(5)日:每天

7、於是諸醫之笑且排者,始皆心服口譽。(5)心:在心中;口:在口中

8、一時學者咸聲随影附。(5)声:象回声一样地……:影:象影子一样地……

9、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11)日:一天天地;每天 10、一以参详,群疑冰释。(11)冰:象冰块消融一样地…… 11、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11)朱:用红色。 12、留淫日深,著于骨髓。(17)日:一天天地;

13、余欲鍼除其疾,为之奈何?(17)鍼:用针刺的方法 14、寒风摧条而宵骇。(19)宵:在夜间。

15、双目运眩,耳中作秋蝉鸣。(23)秋蝉:象秋蝉一样地…… (三)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后面如果紧跟代词“之”或其它代词,这个形容词可能活用作动词。

1、县吏尹世苦四支烦。(2)苦:患 2、军吏李成苦咳嗽。(2)苦:患

3、佗令温汤近热,渍手其中,卒可得寐。(2)温:渐渐加热 4、又可以医师少之哉?(5)少:轻视。

5、穷源竟委,作为是书。(16)穷、竟:穷究;彻底探究。 6、若乃人退已进,阴子所以穷至道也。(19)穷:彻底学得。 7、江河之流,不能盈无底之器也。(19)盈:装满。 8、故治身养性,务谨其细。(19)谨:谨慎对待。 9、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20)极:穷究 10、兹乃人神之所共恥。(20)恥:感到可耻。 11、而昭余之不敢忘德于贾君。(23)昭:表明

12、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30)贱:贬低

四、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成“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物”

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成“使宾语发出某一动作行为或发生某种变化”、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成“使宾语出现某种性质或状态” 1、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1)生:使……回生 2、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1)生:使……回生 3、越人非能生死人也。(1)生:使……回生 4、寻当下之,延当发汗。(2)下:使……下。 5、亦以除疾,并利蹄足。(2)利:使……灵活 6、利五藏,轻体,使人头不白。(2)轻:使……轻捷

7、非精於醫者,不能以起之。(5)起:使……起 8、已而求見愈篤,羅乃進之。(5)进:使……进见 9、及参膏成,三飲之甦矣。(5)饮:使……饮 10、仍用防風通聖飲之。(5)饮:使……饮 11、乃以法大吐之。(5)吐:使……吐

12、以五倍子作湯洗濯,皺其皮。(5)皱:使……皱缩 13、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8) 华:使……华丽。悴:使……衰萎。

14、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11)新:使……创新。 15、退《至教》以先《针》。(11)退:先:

16、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义。(11)昭:使……明晰。 17、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11)光:使……明显。 18、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11) 昭彰:使……清楚明白。敷畅:使……浅白畅晓

19、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16)抗:使……高尚。虚:使……虚阔。

20、幸而得之,亟宜出而公之。(16)公:使……公开。 21、俗民既不能生生而务,所以煞生。(19)生:使……生存。 22、反甚其病,不可更代。(17)甚:使……加重

23、虚者实之,满者泄之。(17)实:使……实。泄:使……泻 24、但服草木之药,及修小术者,可以延年迟死耳,不得仙也。(19)

迟:使……延迟。

25、夫木槿杨柳,断,殖之更生,倒之亦生,横之亦生。(19) 倒:使……倒转。横:使……横卧。

26、不欲奔车走马,不欲极目远望。(19)奔:使……飞驰。走:使……奔跑。

27、不欲广志远愿,不欲规造异巧。(19)广、远:使……过大、过高。

28、调利筋骨有偃仰之方。(19)利:使……敏捷。

28、流行荣卫有补泻之法。(19)流行:使……流通运行。 30、所谓以明鑑给矇瞽,以丝竹娱聋夫也。(19)娱:使……高兴。

31、寒而冷之,热而温之。(20)冷:使……寒;温:使……热 32、内摇其真,外劳其形,以亏其阴,以耗其生。(23) 劳:使……劳累。亏:使……亏损。耗:使……耗损

33、其逆厥也,则药其涌泉以寤之;其怔忡也,则按其心俞而定之。(23)

药:治疗。寤:使……苏醒。定:使……安定

34、而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30)纳:使……纳入

35、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30)永:使……不朽 36、神农始之,黄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领之。(30)昌:使……昌盛

37、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30)寿:使……长寿

38、乃以袵席及荐闕其中,而聽其自下焉。(32)闕:使……空缺

五、意动用法

名词活用作意动是表示主观上“把宾语看成什么(人或物)”或“把宾语当作什么(人和物)”

形容词活用作意动是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

1、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1)奇:认为……奇特不凡 2、轻身重财,二不治也。(1)轻:认为……轻贱;重:认为……贵重

3、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1)贵:认为……尊贵 4、齐桓侯客之。(1)客:把……当作贵客

5、而贪常习故之流,犹且各是师说。(16)是:认为……正确。 6、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16)师:把……当作老师。

7、虽曰贱畜贵人,至於爱命,人畜一也。(20) 贱:认为……低贱;贵:认为……贵重

8、学者不可恥言之鄙俚也。(20)耻:认为……可耻 六、为动用法 动词的为动翻译:

“替(给)宾语干什么”“为了宾语干什么”“因为宾语干什么” 1、佗脉之。(2)脉:为……切脉

2、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8)感:为……感慨。伤:为……伤心。

3、孔安国序《尚书》曰:……(11)序:为……作序。 4、孰有如张君勤民成疾者乎?(23)勤:为……辛劳 5、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30)传:为……立传 句式:

定状补定(附加成分)

(基本成分) 宾语前置句:

1、翁穷昼夜是习。(5)为强调宾语而前置。 2、去本而末是务。(5)“是”为标志。 3、去其旧而新是图。(32)

4、惟名利是务。(8)唯(惟)……是(之)……”作标志词。 5、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8)“之”为标志。 6、血脉治也,而何怪?(1)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 7、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8)

8、下此以往,未之闻也。(8)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而前置。 9、其余五气,概未之及。(16)

10、夫损之者如灯火之消脂,莫之见也。(19) 11、益之者如禾苗之播殖,莫之觉也。(19) 12、何以言太子可生也?(1)介词宾语前置。 13、何以得其幽微?(20)

14、阴石以治阳病,阳石以治阴病(32)

15、俗民既不能生生而务,所以煞生。(19)“而”为标志。 定语后置句:

1、问中庶子喜方者。(1) 2、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5)

3、其有贤牧宰能施刀圭之剂以振起之者乎。(23) 4、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30) 主谓倒装句: 1、多所全济。(2) 2、明乎哉问也!(17) 3、信哉斯言也!(19) 被动句:

1、适值佗见收。(2) 2、明堂阙庭,尽不见察。(8)

3、或有诱于荣利而还修流俗之事。(19) 4、恒失之饥而伤于饱,伤于饱而流为积。(32) 5、不肖侏儒未足为先生重(32) 6、故为(之)所中耳。(19) 7、木得金而伐。(17) 8、土得木而达。(17) 固定结构: 以……为……:

1、可翻译为“拿(用)……做(当作)……” 《扁鹊传》: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

《华佗传》:漆叶屑一升,青黏屑十四两,以是为率。 2、可翻译为“觉得(以为)……是……”或“把……看作……” 《扁鹊传》: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 《华佗传》: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

“如何”、“奈何”、“如……何”、“奈……何”

1、“如何”、“奈何”作谓语或宾语时可翻译为“怎么样”或“怎么办”,多用

来询问情况、办法或商量可否,作状语时可翻译为“怎么”或“为什么”,大多数是以反问语气表示不能够、不应该。

2、“如……何”、“奈……何”,用来询问办法,可翻译为“拿……怎么办”或

“把……怎么样”。

《扁鹊传》:虽司命无奈之何! 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可分别翻译为“有……的(人、东西、事情)”、“没有……的(人、东西、事情)”或“没有谁”、“没有什么”。

《华佗传》: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 特……耳,但……耳可翻译为“只是……罢了” 《扁鹊传》:特以诊脉为名耳。

《华佗传》: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

得无(毋)……乎可翻译为“莫不是……吧”或“该不是……吧” 《扁鹊传》:先生得无诞之乎? 自非……可翻译为“假如不是……”

《伤寒论序》: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惟……尔可翻译为“只有……罢了”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今之奉行,惟八卷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