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历史真实性角度析《三国演义》《三国志》异同

从历史真实性角度析《三国演义》《三国志》异同

来源:好走旅游网
文学WENXUEDOI:10.16412/j.cnki.1001-8476.2017.27.012

从历史真实性角度析《三国演义》《三国志》异同河南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赵宏欣

《三

国演义》和《三国志》都描写了三国

的故乡籍贯,然后简单介绍张飞的历史事迹,若想通过《三国志》研究人物性格,也只能通过描写的事迹进行总结。陈寿对张飞总体性格特点的认知就是为人勇猛,待人粗暴。通过陈寿对张飞为保护刘备逃生,孤身一人挡住追兵,敢于与近身者拼命等叙述,读者可以明显看出张飞性格中勇猛无畏、护主心切的特点。此外,陈寿还记述了他人对张飞的评价,大多数人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张飞与关羽两个人就能抵挡上万人的队伍。虽然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但不难看出张飞勇猛无畏的性格。而另一个典型的特点待人粗暴也有一些事迹为证。直接体现这一点的是《三国志》记载张飞虽然尊敬地位高、声望高的人,但他脾气大,性格暴躁,经常鞭打犯错的属下。除了这一点,《三国志》中也记述了刘备曾经告诫过张飞要收敛火爆的脾气、懂得收买人心,鞭打属下迟早会招惹祸患。这些都反映了张飞性格

中粗暴的一面。通过张飞最后被属下背叛,为蜀国带来祸患的结局也可以看出,张飞并不懂得礼贤下士,性格中存在一定缺陷。当然《三国志》对人物的记述虽然真实,但由于受篇幅限制,对人物的塑造不够丰满,且由于陈寿的尊魏思想,对人物的记述存在一定偏颇。

《三国演义》虽是罗贯中在熟读《三国志》的基础上创作的,但由于加入了一些野史和传说,并融入了自己合理的想象,作为历史小说,它对人物的塑造相比史书丰满了很多。对于张飞的人物塑造,罗贯中也下了很多功夫,运用了许多艺术表现手法。与《三国志》中对张飞寥寥几字的介绍相比,《三国演义》就显得丰满多了。例如刻画张飞的外貌形体,罗贯中的形容是高大威猛、圆眼方脸、身躯伟岸,同时罗贯中把张飞的字从益德改为翼德,以此来呼应文中对张飞体型特点及外貌的描写。这样的外貌

时期的历史,不同的是《三国演义》是罗贯中以三国时期为背景创作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志》则是陈寿编纂的纪实史书。由于题材不同,这两部书描述历史的方法也有着本质差异。《三国志》中虽然也存在一些作者的思想倾向,但整体记述都符合历史事实,而《三国演义》作为小说,对历史情节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处理。本文通过对《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进行整体论述与对比分析,从历史真实性角度具体分析二者的异同。

一、从对张飞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对比分析

《三国志》作为史书,对人物的描写比较真实可靠,但陈寿由于有尊魏思想,对很多人物的描写不尽完善,其中关于张飞的生平记述仅仅六百余字。首先直接陈述张飞

2017.0920

描写方法或许有些夸张,但是相对于陈寿在《三国志》里寥寥几字的描写,显得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引起读者兴趣。

除此之外,对于张飞的事迹描写,罗贯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更具吸引力,也在历史事实的背景下进行了合理的想象。与《三国志》相呼应的一点就是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也对张飞勇猛果敢的性格进行了突出描写。例如所有对张飞作战的描写都是面对敌人毫不畏缩,从来都是冲在前头,且并未忽略张飞有谋略的一面。例如张飞在应对曹操数量众多的追兵时,勇气与智慧并存,一个人喝退曹操军队;在擒拿刘岱以及战败严颜时,都是使用了一定的计谋才得以成功,从中可以看出张飞并非一个有勇无谋的粗俗之人。

当然,《三国演义》毕竟是历史小说,在《三国志》的基础上也对人物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处理,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三国志》对张飞的评价除了勇猛就只有粗暴,罗贯中笔下的张飞形象虽然也参照《三国志》,描写了他鞭打部下、粗暴嗜酒的行为,但不同的是,《三国志》仅仅突出了张飞粗暴性格的缺陷,而罗贯中笔下的张飞还有率真可爱的一面,并且护主心切。例如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携关羽、张飞二人拜访诸葛亮时,诸葛亮闭门不见,等候多时的张飞十分不耐烦,

意欲烧掉诸葛亮的房子。当刘备多次拜访诸葛亮未果时,张飞甚至打算将诸葛亮强行带到刘备面前。这些事迹虽然显示出张飞性格中粗鲁的一面,但也反映出张飞率直的一面。相比陈寿对人物性格等方面的记述,罗贯中对人物的描写方式能更全面地刻画人物性格,塑造的人物更有吸引力,也更具说服力。

二、从情节上对比分析《三国演义》是以三国时期历史为蓝本的章回体小说,《三国志》是三国时期纪实史书,因此二者在情节描写上会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但也存在许多差异。对于《三国志》中有历史记载的情节,例如赤壁之战等著名战役,陈寿会进行比较详细的记述,并很少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事实。例如对曹操征讨陶谦的记述,陈寿就直接表明此事曹操做法太过残暴,没有对曹操进行美化。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也会按照历史事实进行描写,一般不会对历史进行删改。除此之外,对于一些比较著名的人物事迹和计策,罗贯中也会按照历史事实进行情节加工,使小说尽量与史书情节相吻合。

不过,《三国志》毕竟是纪实史书,许多情节比较简单,有些事迹可以说是一笔带过,没有关于来龙去脉的记述。《三国志》没有详细描述桃园结义的情节,只是在描写刘

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时简单提到过三人深厚的感情。例如《关羽传》中提到过刘备与关羽、张飞二人同床而卧、亲如兄弟,也提到过关羽被吴国人算计杀害后,沉稳的刘备甚至准备讨伐吴国,这些记述都反映了三人深厚的感情。而罗贯中为了使小说情节丰满动人,根据民间传说和一些纪实文献的记载,写下了桃园结义这一有名的章节,详细地描写了三人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结义的全过程,表现出三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对于史书中一笔带过的情节,罗贯中也会融入自己合理的推测和想象,并根据野史传说和一些文献,推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给读者呈现一个情节完整的故事。

综上所述,《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作为记载背景相同的作品,在很多方面,特别在对重要历史事件进行描述时是相通的,因为《三国志》本就是记载历史事实的作品,而罗贯中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也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历史。不过二者由于体裁不同,也存在着差异,《三国志》作为纪传体史书对人物和情节记载比较简单直接,历史性较强。而《三国演义》作为小说,为了使人物形象饱满生动,情节富有吸引力,罗贯中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化处理。虽然二者在真实性上存在一些不同,但这两部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21

ywjsxxk@163.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