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一讲 马克思的美学思想

第一讲 马克思的美学思想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一讲 马克思的美学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 背景介绍

2 美的本质

3 美的根源以及美感的形成

4 审美能力的形成及在审美活动中的意义

5 《手稿》对美学和文艺学的启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一 背景介绍

1 时代背景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工人运动层出不穷。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 美学研究状况

主观派 客观派

黑格尔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美学”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konomisch-philosophische Manuskripte aus dem Jahre 1844

K.马克思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度进行批判性研究,并对共产主义作初步论证的一部早期著作。又称巴黎手稿。1844年夏写于巴黎。原书名没有保留下来,现在的书名是1932年发表时苏联编者加的。

《手稿》对于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有重要意义。《手稿》全文发表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注意,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揭示了它的丰富内容。但在对《手稿》的评价上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对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的重要意义估计不足,另一种则把它看作马克思思想的“顶峰”。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

《巴黎手稿》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由3个笔记本组成,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作了分析批判。肯定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功绩在于:把劳动提高为政治经济学的唯一原则,揭示了私有财产的各种运动规律,并阐明了工资和利润的反比关系。同时批判了它“把资本家的利益当作最后的根据”,把私有财产当作前提,以及把私有财产的规律看作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的形而上学方法和为资产阶级辩护的立场。

3 西方美学史上的看法

客观论:形式说 理念说 典型说 完善说

主观论:快感说 判断说 直觉说 情感符号说

关系论:美在关系 美在距离 美在生活

二 马克思论美的本质

1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

a 人和动物的区别

b 人的本质表现为劳动的自觉性、自由性和社会性,“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

c 美是人类在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感性显现

2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a “种的尺度”

b “内在尺度”

c 美的规律

3 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a “自然的人化”

b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c 劳动创造了美

三 美感的形成以及审美能力的作用

1 “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2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3 “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说来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而只有作为食物的抽象存在;食物同样也可能具有最粗糙的形式,而且不能说这种饮食与动物的饮食有什么不同”

四 审美需要或态度在审美活动中的意义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 “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

五 美感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1. 劳动创造了人

2. 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3. “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