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因数和倍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因数和倍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第四课时 1.使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判断两个自然数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按顺序找出10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因数,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了解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特点。
第五课时 2.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特点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能有条理地展开思考,培养观察、比较,以及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数感。
第六课时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究等良好品质。
第七课时 教学重点:
认识因数和倍数。
教学难点:
求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同桌准备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调情境,操作引入
第一步、把长方形摆成正方形
课件显示12个正方形,问有几个,再问:你能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
教师逐步引导:
(1)、定向引导,带入“套路”
师:摆成一排会吗?怎么摆?(一排,12个)
师:能不能用一个简单的算式表达出来?(1×12=12)
师:把这样的一排竖起来可以吗?(教师用手势比划竖起)跟横的摆相比可不可以当成同一种摆法?(教师示范把头歪着看,也可以看成每一排,每排12个,引出跟横的摆法可视为同一种)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半扶半放的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明确摆放的规则及老师的意图,为后面的开放式摆放扫除理解上的障碍)
(2)开放思考,让学生自由摆
师: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还可能怎么摆?如何用算式表示?
生:每排摆三个,摆四排 3×4=12
生:每排摆二个,摆六排 2×6=12
(设计意图:学生必须学会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相乘才能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经过前面的“定向摆”示范后,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完全可能把各种情况全找出)
第二步、揭示课题,初步讲解因数、倍数的意义
1、揭示因数的概念
师:12个正方形摆成长方形有3种不同的摆法,分别用3种算式表示,千万别小看这个乘法算式,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就在里面。咱们以第二个算式为例3×4=12,数学上把3叫做12的因数,3是12的因数,那4呢?(4也是12的因数)
2、揭示倍数的概念
师:倒过来说12是3的倍数,那12也是?(12也是4的倍数)
3、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有很强的迁移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深入研究
1、深入研究因数、倍数
A、仿说并提出注意事项
(1)、仿说1。师:这 里还有两道乘法算式 ,我们来看2×6=12 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谁先来?
生:略
(2)、质疑。师:可以说2是因数吗?可以说12是倍数吗?
引导:不可以,因数和位数都是相对而言的,一定要说清谁是谁的什么。就比如某某同学的妈妈来学校,同学们看到了会不会说“妈妈来了呀!”不会的,我们会说XXX的妈妈来了。
(如果学生根据算式说因数、倍数时出现了这种错误说法,当作生成性资源即时引导纠正,如果没有出现错误说法,教师就主动提出这问题,引导思考)
(3)、仿说2.师:根据1×12=12 怎么说呢?
生:略
(4)师:刚才听的时候 根据1×12=12 说因数、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
生: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
师:虽然拗口了点,但数学上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的确是12的倍数。
B、因数、倍数的研究范围
师:为了研究方便,以后我们在探讨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是都是自然数,而且还得0除外。就如同我们邀请数字玩因数与倍数的游戏,被邀请的全是自然数,而且是非0自然数。比如0.5×12=6 这个乘法算式中存在一个小数,因为我们不能根据这个式子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因为这个式子中有一个小数,会破坏游戏规则。
比如从这个式子中会得出12是6的因数,这样就乱套了。
同样0×3=0 我们不能根据这式子说3是0的因数,0是3的倍数
C、即时练习
从4、5、7、36、10中找出两个数,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生:略
2、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A、找一个数的因数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时候有没发现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如果不是从这个数中找,你能把36的因数一口气说完吗?
引出例2,要求学生找出36的所有因数,并思考是怎样找的。
(1)分组讨论(特别强调不漏掉、不重复)
强调格式,要写成36的因为有:。。。。。。。。。。。
(2)汇报结果
预设一:有遗漏的
预设二:有重复的
预设三:写全了,但没顺序的
预设四:写全了,且有顺序的
(3)总结方法
师:有遗漏、有重复的肯定方法上有问题,那写了,但没顺序的好不好呢?
生:不好,因为很难发现究竟有没重复,有没遗漏。
师:那我们再来看写全了,又有顺序的,我要叫这两组同学来汇报一下怎么想出来的?
生:从小到大,一个一个地看,看哪些是36的因数,然后写出36的因数有:。。。。
师:再来看看写全了,但没顺序的又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生:先想( )×( )=36 一对一对地写, 如果括号里的数有重复,只写一个
师:同学们来比较一下,哪种方法好?
预设:从小到大一个一个与的,很费时
预设2:一对一对地写的方法好, 因为相乘等于36的很快就能找出来
总结:找一个数因数时,要按一定的方法和顺序,如果一会儿想这个数,一会儿想那个数,很容易出现重复或遗漏的现象。实践证明,一对一对地写的方法最快。这里还要注意,因数一对一对地找,找出的因数再按顺序排列,用顿号隔开,这样看起来更有序,便于检查。
(4)、表示一个数的因数的其他方法(呈现36因数的集合图)
师:一个数的所有因数,还可以用一个圈表示,请大家看课本上的表示方法,看看是怎样用图表示的。
【追问】:这个圈里表示的是什么?(呈现36因数的集合图)
(4)、即时练习,完成“试一试”。
第一步、让学生独立找出15和16的所有因数,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步、【交流】:15有哪些因数,按怎样的方法想的?16呢?(按一对一对的顺序板书结果)
(5)、总结因数的特点
【】引导:请大家观察这里写出的12、36、15和16的所有因数,找找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能不能发现有什么特点?和同桌一起观察、交流。
【交流】: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交流、归纳,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启发:除了最小的因数都是1,还有什么共同点吗?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那因数的个数会有什么特点呢?)
【指出】: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个数是有限的.板书呈现)
B.找一个数的倍数。
(1) 找3的倍数
【引导】:我们已经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那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呢?现在请你找出3的倍数,把它们记录下来。大家独立试一试。
学生自己找3的倍数并且记录下来。
(2)总结方法
【交流】:你找到的3的倍数有哪些?说说怎样找的o
(根据交流,板书学生找到的3的倍数,并发现可以写出很多很多)
你认为哪个找倍数的方法比较好,是怎样找的?
【说明】:3的倍数是3和一个数相乘的积,我们可以从3的1倍开始按次序列举出3的倍数,3×1=3,3×2=6,3×3-9,…这样3的倍数有多少个?为什么会有无数个?
强调格式
那要怎样表示呢?(板书:3的倍数有:3,6,9,12,…)
【提问】: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为什么会有无数个?
【说明】:我们可以用列举的方法,从3的1倍开始依次列举出3的倍数。因为所乘的自然数1,2,3……是无限的,所以3的倍数有无数个。在写一个数的倍数时,要用省略号表示出来。
让学生用列举的方法补写例3里3的倍数。
【提问】:你能按顺序列举3的倍数吗?大家根据填写的倍数集体说一说。
要求学生把3的倍数在课本上的图里表示出来。
【交流】:这个圈里表示的是什么?在圈里写3的倍数要注意什么?(省略号)
(3)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找出2和5的倍数,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2的倍数有哪些?这是按什么方法找的?5的倍数呢?写一个数的倍数时要注意什么?(按顺序板书2和5的倍数,并注意用省略号表示)
【说明】:找一个数的倍数可以从乘1开始,依次列举。因为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最后要注意用省略号表示。
(4)发现特点。
【引导】:请大家观察这几个数的倍数,能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
【指出】:一个数的倍数,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个数是无限的。(板书呈现)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做“练一练”第2题和第3题。
让学生填写因数和倍数。
【交流】:这两题你是怎样填的?(呈现结果)
【提问】:能说说找一个数的因数和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吗?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有什么特点?最小的倍数呢?
【说明】:求一个数的因数,可以从小到大按顺序找哪两个数的积是这个数;求一个数的倍数可以从乘1开始,依次列举出这个数的倍数。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2.做练习五第1题。
引导学生了解题意,明确把24人按排数和每排人数填表。
让学生独立完成填表并交流,说说怎样想的,结合呈现表内数据。
【提问】:这里的排数和每排人数都是24的因数吗?为什么?
【指出】:依次对应的排数和每排人数相乘的积都是24,所以排数和每排人数都是24的因数。说明找一个数的因数时,可以依次想哪两个数的积是这个数,这样的两个数就是它的因数。
3.做练习五第2题。
让学生明确要求,完成填表。
交流结果并呈现,结合让学生说说怎样填的。
【提问】:每人应付4元,应付元数都是4的倍数吗?你是怎样得出这里的应付元数的?
【说明】:这里的应付元数都是4的倍数,因为这些对应的元数是把4依次乘1,2,3……得到的。把一个数依次乘1,2,3……所得的积,就能得出这个数的倍数。
4.做练习五第3题。
让学生在圈里填上合适的数。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呈现结果)
【说明】:因为4的倍数是无限的,所以依次写出4的一些倍数后,需要用省略号表示;但50以内7的倍数最大的不会超过50,个数是有限的,所以这个圈里不写省略号。
【追问】:为什么一个要写省略号,另一个不需要?
5.做练习五第4题。
出示第4题。
让学生按要求用相应符号圈出相应的数。
交流并呈现结果。
【提问】:观察直线上表示出的6的因数和6的倍数,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指出】:6的因数都不大于6;6的倍数都不小于6 .
6是6最大的因数,也是6最小的倍数。
【追问】:6是6的因数,也是6的倍数,这个说法对不对?
8是8的因数,也是8的倍数呢?
6.填充。
(1)7的倍数最小是( ),7的因数最大是( )。
(2)一个数有因数3,它一定是( )的倍数。
(3)8是2的( )数,2就是8的( )数。
四、课堂总结,交流收获
【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知识,学到了什么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