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年级语⽂《⼼⾥的世界》原⽂ 看到⼀棵⼩草, 我想到了草原。 看到⼀朵鲜花, 我想到了果园。 看到⼀朵浪花, 我想到了⼤海。 看到⼀缕阳光, 我想到了蓝天。 看到眼前这⼩⼩的世界, 我想得很远很远。
我要去拥抱草原、⼤海、果园, 还有那晴朗的蓝天!
2.⼩学⼀年级语⽂《⼼⾥的世界》教案 教学⽬标:
1、正确认读本课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读中感悟诗歌意境。
3、了解课⽂内容,感受作者想象的奇妙,并仿照课⽂进⾏创造想象。 4、在⼩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教学过程:
⼀、激趣导⼊,揭⽰课题。
1、歌曲导⼊(伴随着《郊游》的⾳乐声,学⽣⾃由做动作)。
师:⼩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师也喜欢旅游,今年我就游览了⼏个景点,这就是⽼师在这⼏个地⽅拍下来的。(在⿊板上贴出⼀棵⼩草,⼀朵鲜花,⼀朵浪花)快来猜⼀猜⽼师都去了哪⾥?并说出猜的理由。 2、学⽣⾃由交流。 揭⽰课题。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师告诉你们,我春天回⽼家观赏了桃花,暑假去了内蒙古和北戴河游览了草原和⼤海,你们想看看吗?(在⿊板上贴出草原、果园、⼤海图)
组织学⽣看剪辑的草原、果园、⼤海风光⽚断,引导学⽣说看完的感受。 3、揭⽰课题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师告诉你们,随我们⼀起去的还有⼀位⼩诗⼈,他和你们⼀样,被这⼏个地⽅的美景迷住了,回来后就写了⼀⾸诗,也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第17课《⼼⾥的世界》。 板书:⼼⾥的世界。齐读课题。 ⼆、初读诗歌,识记⽣字
1、请⼩朋友们赶快打开书⾃⼰试着把课⽂读⼀遍,在读课⽂时⽼师给们们提出⼏个⼩⼩的要求: (1)要不多字、不少字。
(2)在你不认识的字下⾯点上点⼉,借助拼⾳多读⼏遍,还可以问问你的同桌,孩⼦们,⾏动起来吧! 2、卡⽚检查识字
(1)师:现在,有⼀些⽣字宝宝从⽂中跑出来,你如果认识它,就站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并且把你识字的好办法说出来我们⼀起分享好吗? 卡⽚检查
(2)送⽣字宝宝回家
师:⽣字宝宝玩得可开⼼啦,现在它们要回家,你们能把它们送回去吗? 三、再读课⽂,体会意境。
咱们已经把⽣字认识了,那么我相信你们的课⽂也会读得⾮常好的。说说你最喜欢哪⼀⼩节,读给⼤家听听。 孩⼦读到那教师分析讲解到那。 谁愿意读⼀读第⼀⼩节
1、为什么看到⼀棵⼩草就能想草原?出⽰课件草原图 同学草原⼤不⼤?(⼤)⼀眼望不到边。 谁能读出草原⼤的感觉? (学⽣读)
2、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出⽰课件) 为什么看到鲜花,你想到了果园? 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果园?
看到这么美的果园,你⾼兴不⾼兴? 那你能带着⾼兴的语⽓读⼀读吗?
3、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出⽰课件) 浪花与⼤海,阳光与蓝天有什么联系。
谁再来读⼀读,边读边想象作者描绘的那种画⾯。
4、我好像真得看到了⼤海、蓝天。看到这⼩⼩的世界,我也真想去拥抱他们。看课⽂第三⼩节。你是怎么理解的,你就怎样读,选择你⾃⼰喜欢的⽅式读⼀读。(出⽰课件)
5、“拥抱”在这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以说⼀说,也可以做动作来表⽰⼀下。
6、让我们⼀起来欣赏⼀下这么美的课⽂吧。你们可以⼩声跟着读,愿意的话还可以在读当中带上动作,也可以闭上眼睛感受⼀下这美景。 7、想象读
假如你是⼩诗⼈,看到眼前的美景,你的⼼情会怎样?谁愿意把⼩诗⼈的这种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多钟形式的读:学⽣①⼩组读②打擂台读③配乐指名读 四、发展学⽣创新思维,改编⼉歌。
师:⽼师这⾥有好多的图画,看到这些,你会想到什么呢?请你也来当⼩诗⼈,说⼀说好吗?(贴出⼤树、花朵、⼩鸟、五星等图⽚,学⽣改编诗歌。) 五、指导背诵。
引导学⽣看板书背诵。
草原、⼤海、果园、蓝天你最喜欢哪⼀个?喜欢哪个就画哪个,并且写上最想说的话。3.⼩学⼀年级语⽂《⼼⾥的世界》教学反思
这篇课⽂为⼀⾸诗歌,篇幅短⼩,内容浅显,意境悠远。
孩⼦在前⼀天的家庭作业已经对课⽂进⾏了预习,所以,我把第⼀课时的重点放在了内容理解和朗读的指导上。在朗读中,引导孩⼦注意语句的停顿,读出草原的⼴阔、果园的陶醉、⼤海的壮美、阳光的温暖,虽然孩⼦们把握的不准,但听出了他们的⽤⼼。
在读最后⼀段“我要去拥抱草原、⼤海、果园、还有那明朗的蓝天”时,我问:“知道什么是拥抱吗?”孩⼦们回答:“⼤⼈喜欢孩⼦就去抱抱她!”“我在电视⾥看到外国两个⼤⼈见⾯时会拥抱!”“好朋友见⾯了也会拥抱!”我再问:“那你们知道拥抱是什么样⼦的呢?”孩⼦⼤声喊:“知道!”边说边做着张开双臂的姿势。⼜问:“温暖的阳光,整洁的校园,明亮的教室,充满笑声的我们,多美好的⽣活啊,你们想拥抱它们吗?”孩⼦们⽴刻兴奋起来:“想!”我说:“那伸开你们的双臂,闭上双眼,闻⼀闻太阳的⾹⽓,拥抱⼀下美好的⽣活吧!”孩⼦站起来,把双臂张开,使劲⼉的伸着,笑着·····我再次问:“你为什么要拥抱它们呀?”孩⼦说:“因为爱他们,喜欢他们!”“那你能不能把这种爱读出来呢?”孩⼦们⽤⾼亢热烈的声调读着,虽然还不够激昂、饱满,但在他们的朗读⾥我听到了热情。
经过这⼤半学期的学习,孩⼦们知道了⼀些朗读的要求,知道了语调要有缓有急抑扬顿挫,但我也发现,他们的朗读习惯还要加强培养,通常上课的时候会跟着⽼师有感情的朗读,等到⾃⼰读的时候就会恢复那种千篇⼀个节奏的语调了,可能他们还不习惯吧,这需要⼀个长期的培养过程,也需要⼀个渐进的过程,更是今后努⼒的⼀个⽬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