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来源:好走旅游网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材,也称课本。作为一课之“本”,不但体现本学科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渗透着本学科最基本的指导思想,还规定了本学科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课程是什么?课程就是学科、教材、目的。而课程资源是课程教材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强调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展开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这是课程观点的更新,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搞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升语文教育质量,使学生形成有利终身发展的学习水平和良好个性及健全的人格,其意义十分长远。那么怎样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

一、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学习母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满耳皆汉语,满眼皆汉字,处于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这就使得学习语文,既有优越的条件——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又有丰厚的语言、文化资源。语文课程又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联系的课程。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凡是现实生活中有的且适合语文课程的,都能够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关键在于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二、 创造性使用教材,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首先,挖掘教材,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新教科书包含多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的信息,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均可视作塑造学生、使之得到能动发展的很好的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持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所以,教科书的使用者,要在如何使用好教科书方面多下工夫,才可能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为育人服务。

其次,填补教材,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中的很多优秀作品,常有“空白”,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这里,语文教学的重心应是“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创造,把作者有意无意所忽略的部分通过学生的再造想像补充出来,使之具体化、深刻化。这里教师的作用不但仅是引导学生“填”,还应通过暗示启发,从空白处引导学生积极地交流、比较、反思、选择,从而达到既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又培养其创造想像水平的目的。

再次,拓展教材,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使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把教科书当做圣经一样来解读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了!从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教学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首先,就课程内容来说,除教科书外,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丰富、拓宽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其次,就课程的动态性建构来说,教师要以强烈的母语课程资源意识主动建构与日常生活、社会,甚至世界的广泛联系。诸如让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演讲、辩论、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世界事件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进入教学流程。例如,我国飞行员王伟驾机执行任务时,被美机撞击失踪,

这件事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心系王伟”几个大字写在黑板上,寄托着他们的深切思念。“王伟叔叔,你在哪里?今天是寻找您的第十二天了,听到广播里那熟悉的声音,我的心就像小兔子嘣嘣直跳,虽然您生还的希望很小,但只要搜寻工作还在实行,我就抱着一线希望,渴望奇迹的出现•”•这是一位学生在日记中的真情独白,更是教师具有强烈课程资源意识和行为的硕果。

三、 创造性地展开各类活动,积极利用校内外语文课程资源。

活动是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必要延伸,语文教师能够展开如下语文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语文。

观赏、考察本地的山水风光、民情风俗、动植物资源等,说(写)见闻和感受。

根据课文,制作简单道具,实行表演。儿童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他们非常喜爱把“课文”演出来。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对课本剧表演予以了充分肯定,“学生参加演戏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戏里的人,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要具备活泼生动的想象,也要有一定的表演水平’’,“课本剧能够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使他们对听课、读书发生兴趣•” •

展开专题读写活动。能够根据课文组织拓展阅读,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也能够依据季节、时事,组织语文活动。如我们最近组织了“民族精神代代传”读书活动,学生阅读的材料有:《民族精神代代传》《诗歌集》等。组织学生写读后感,举行诗歌朗诵会,故事会。这次活动,既缅怀先烈的光辉事迹,继承传统。同时,又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另外还能够组织学生展示、观摩自己的手工和图画作品等,介绍作品和制作心得。这是学科间的沟通与融和。如参加社会用字(用语)的调查活动,展示调查结果;举办诗歌朗诵赛,故事会等;组织书法比赛、作文展览等;选编自己的习作,装订成册,展示交流;组织字谜、成语等方面的文字游戏活动;展开读书讨论、电影电视欣赏等活动。

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除以上谈到的相关教材、学生、活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外,还有街道文化、社区文化等民俗民风、文化历史渊源、文化古籍、名人逸事等等。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但我们在开发和利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要考虑与学生学习内容相一致,有利于学习目标(知识、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不可“喧宾夺主”;二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不可“拔苗助长”;三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合,不可搞“一刀切”;四要考虑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不可“生搬硬套”。

总来说之,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