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摭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几个途径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摭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几个途径

作者:高华

来源:《甘肃教育》2015年第23期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 阅读;自信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3—0095—01

习作,顾名思义,就是练习写作。《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对“习作”的目标要求之一是:“观察周围的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要想落实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参与生活,以读助写,快乐自信。

一、创设生活情境,将习作活动化,直接体验是根本

学生习作中最大的障碍是无话可写,而无话可写的根源是生活经历太少。为了让学生增加生活阅历,笔者主要通过活动的方式给学生提供直接体验的平台,在此过程中渗透习作教学,收效很好。一是抓课堂活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创设生活情境的最有效场所。从二年级开始,语文课本的语文园地中就有“口语交际”板块,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大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习作做“吐”前孕育。二是抓课外活动。结合班级四季游活动,让学生写游记见闻;开展认识家乡的参观活动,叫学生写家乡的寺庙文化、建筑艺术、民间传说;紧跟季节变换步伐,让学生去户外观察,练写校园、家乡四季新景观,广谈农事、村居新变化。当然,但凡各种活动,都要事先做好写作指导,让学生带着目的参与活动,将活动写作化。三是抓主题活动。班内定期召开开学典礼表彰大会、中期总结表彰奖励大会,让获奖学生练写发言稿,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周三给学生播放爱国主义影片,或感动中国人物视频,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写观后感言;开展兴趣小组、才艺展示、手工制作竞赛活动,让学生记录活动过程;利用传统节日、地方民俗,让学生查资料、看电视、参与其中的活动,用文字书写悲欢离合。四是抓学科整合。由于农村小学教师少,一个年级的课程几乎由一名教师全代,这就为学科之间渗透写作提供了可能。

二、开展读书活动,让习作阅读化,间接经历是重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近年来,由于笔者所在县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来抓,因此,全县上下掀起了师生读书的热潮,这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借此东风,笔者在班中大力开展读书活动,将习作阅读化,补充了学生不可能事事躬亲、缺乏生活阅历的不足,为习作无话可写找到了解药。首先,在班内建立了图书角,每个学生拿三本图书,保证了图书的数量,再选出一名图书管理员,负责整理、借阅、登记、保护图书。其次,确定每周三下午为集中读书活动日,教师、学生共同坐在教室里读书、交流,写读书笔记,享受读书的乐趣。第三,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每周不少于三页,双休日不少于两页,主要以好词佳句的积累为主。第四,创建书香班级,内容有每周欣赏、书香小明星、读书心语。第五,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活动,让学生在平时读读背背《小学生经典诵读读本》的内容,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读书活动的开展,间接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阅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增强了学生的语感,为有话可写助催了“吐”的基础。 三、多种方式激励,把习作快乐化,培养自信是关键

不管是将习作活动化,用活动历练体验,让体验丰富阅历,还是把习作读书化,用读书充实内心,让内心激荡语感,都要在教师的鼓励下进行。因为学生的习作源于快乐,成于自信。首先,把活动体验、读书活动之后的写作放在“日记”当中,让学生“我手拿我笔,我笔写我心”,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心里要说的话,哪怕是像孩童学步一样跌跌撞撞,摇摇摆摆,也要让先“敢”走。学生写了以后,教师必须当天批阅,并且及时反馈,优秀作品、好词佳句、妙言新观点等都要读给学生听。第二,教师写“下水”习作,给学生引路。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干什么教师就干什么,习作也一样。这样学生会从教师身上得到信任的力量,习作自然会放开手脚写。第三,不忘说“你真行!”教师在平时上课提问、下课说话、活动娱乐时,只要和说话有关,都要将“你真行”三个字送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信心会在鼓励的呵护下树立起来,敢说真话、有话可说就水到渠成了。

综上所述,习作源于生活,活于阅读,成于自信。作为习作教学的起始年级,三年级习作教学更应该从生活、阅读、自信等方面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在实现学段习作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后续习作教学的全面提升。 编辑:马德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