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信息的来源与获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2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3、了解信息获
取的一般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能够高效的组织信息需求材料并对信息需求进行分析;2、养成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3、对当代世界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适应现实社会中信息获取的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充分感受现实世界中丰富多彩的信息和采用合理的信息获取方式对提高信息获取效率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是整本书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册书奠定基础。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计划授课课时为1学时。
三、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在上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信息技术基础》,并且很多同学家里也都有电脑,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操作的水平还是可以的。并且本书的第一章已经介绍过了关于信息的相关知识,为本章节的学习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加上同学们对本章节内容又十分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的也很扎实,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按照计划进行。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分组练习
五、教学重点:
1、 信息获取的四个环节
2、 如何定位信息需求及选择信息来源 3、 信息获取的方法及正确的对信息评价
六、教学难点
1、如何定位信息需求及选择信息来源 2、信息获取的方法及正确的对信息评价
七、教学过程
复习:
回顾第一章中的“信息”的概念,例说明什么是信息(至少2例) 【新课引入】
任务A:刚刚过去的暑假,你们被丘北县第二中学校录取和我们学校搬迁及开学时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每位同学,至少列举两个可以了解丘北县第二中学校有关情况的途径。 途径一:
途径二:
小组讨论,整理出获得丘北县第二中学校信息的途径:
根据所得到得信息了解故事,同时总结现代生活中如何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小组总结使用搜索的方法。教师提前给出搜索引擎的网站
百度:http://www.baidu,com 谷歌:http://www.google,com 搜狐:http://www.sohu.com 新浪:http://www,sina.com 网易:http://www.163.com 雅虎:http://www.yahoo.com
想一想: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搜索信息的体会,想一想如何才能准确、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师生共同总结出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强调关键字。 【探究学习】
1、归纳总结信息的各种来源
2、进一步总结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
任务B:假设明天的课外活动,我们全班要去爬山。由于近几天的天气不好,事先我们必须获取明天的天气信息,有哪几种方法可以获取明天的天气信息?你认为那种最好? 一、激趣导课
视频导入天气预报。从现实中寻找切入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如何获取天气预报的信息,从简单的竞争(获取天气预报的方法多少)中引入课题。
获取天气预报信息
以天气预报为例,引申出信息的来源多样性,同时也列出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性。
二、新知探究
1、以天气预报为例讨论获取信息的方法
(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最多)回答最多的组给“生活智慧星” 举一反三,从实例中总结出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以及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2.实战练习,网上获取信息的方法
从古代烽火台引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利用因特网查找“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详细了解这个典故的方法及途径。
【讨论、总结】
3、从例子来看,我们梳理一下我们获取信息的环节是怎样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获得信息的方法途径?
【自主探究】
4、从我们列举的过程中,你能否总结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呢?
【小组分组练习&知识迁移】 任务C:精打细算--DIY我的电脑:假如父母给你2000-3000元去组装一台新电脑,要怎样配置这台电脑呢?
评价信息
评价信息是必要的吗?评价信息的意义何在?我们如何让正确的评价信息?
《2.1信息获取的方法》教案
课题 《2.1信息获取的方法》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知识、技能目标:列举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让学生体验信息获取的共同特征、一般规律,使学生能够总结、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再进一步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掌握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分析其原因,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规划和归纳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能通过分析和比较,能利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教学目问题,尝试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进行评价。 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 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 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信息获取方案的确定。 教学难点 剖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 教具 一、情景引入,引发思考: 课本P14页“杨叔子打猪草的故事”引出思考:如何有效的获取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 提问:如果猪圈离猪菜地太远你会怎么调整? 继续提问:那还是扬叔子院士年轻时候的故事,那现在21世纪各方面都这么发达的情况同学们又会怎 么做? 二、 新课讲授: 1、课本P14页刘蕾例子: 教 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总结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规律。 给出结论:刘蕾经过对一系列可能获取第二天天气预报的信息来源,根据其切实可行性进行了判断及选择,最
学 终选择了拨打12121信息台的方式,从而用电话查找到了她所需要的信息。通过这个例子,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定位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得到信息,评价信息。 2、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 学案P6页导学一至四: 过 程 (1) 定位信息需求 结合刘蕾例子讲述定位信息需求即是需要什么信息,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时间范围 、地域范围、 内 容范围,即“获取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什么样的信息” (2)选择信息来源 教师指导学生参考课本P16页的表2-1,了解信息来源的几种分类。并结合上面例子提问考虑了哪些信息来源? 口头型信息源(个人型信息源):直接找相关部门相关人员 电子型信息源:电视、网站 文献型信息源:报纸、杂志、书籍 实物型信息源(现场信息源):杨叔子就是经过现场观察猪吃猪菜的 总结:不同的信息来源还需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如(举生活中两例)。既然信息来源是如此丰富且各具优点,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来源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可根据我们的需求并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去掉一些不合适的信息来源,再从最方便、性价比最好的信息来源开始尝试,如未达到目的,则需再做选择。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由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同样也决定了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现场观察法 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 检索法(卡片式、计算机) 阅读法 (4) 评价信息 即是以先前所确定的信息需求为依据,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评价。这是有效获取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直接涉及到信息获取的效益。其实在获取信息的过程就一直在评价及挑选,即评价贯穿整个信息获取在过程。如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就需作重新调整。 3、拓展训练:“从商业间谍情报案例中学习信息的获取” 提问:洋油、洋火、洋灯的来历?引出“日本人最先判断出了大庆油田”这一实例。
指导学生完成学案P8页达标测试 教学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是定位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评价信息,并且了解到信息的各种来源,获取信息的各种方法,学会了如何收集有价值的住处为我所用,解决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本p18页实践题 作业设置 板书设计 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