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试题涉及的范围虽然极其⼲⼴广泛,但重点较为突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诉讼以及合同的成⽴立、违约责任、买卖合同等历年来都是重点考查对象。并且多以案例的形式出现,侧重对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考查,难度较⼤大。 ⼆二、重点章节: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务员法、民法 三、备考注意事项:
由于法律试题多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加强理解,切忌死记硬背。另外,适当的做题必不可少,尤其是历年真题。在做题时⼀一定要勤于动⼿手,真正下笔去做,避免眼⾼高⼿手低。对做错的题⺫⽬目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四、重点知识举例: (⼀一)⾏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公共⾏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通常能作为被告应诉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一般认为,在我国,⾏行政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又称为“被授权的组织”)。
1.⾏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指具有法⼈人资格,能够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的⾏行政单位。⾏行政机关不同于⾏行政机构,⾏行政机构则是指⾏行政机关内部的或者派出的、⼀一般对外不能以⾃自⼰己名义发布决定和命令的单位,其⾏行为的对外法律后果归属于其所属的⾏行政机关。
2.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授予⾏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 (⼆二)五⼤大法律法规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国家事业单位组织的⼀一些考试中,法律部分中最主要考察的有五⼤大法,分别是:法理、宪法、民法、刑法以及⾏行政法。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省份会涉及
到经济法或商法的⼀一些考点,⾸首先有必要对法律部分都主要考察了哪些内容进⾏行⼀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也就是民与民之间的关系。 ⾏行政法--------调整不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也就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通俗的来讲,就是官与民之间的关系。
刑法--------主要讲述关于犯罪与刑罚的问题。反应的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一种法律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严重的对⽴立,具体的就表现为公检法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也可以称为“⺟母法”,它主要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法理--------可是说是⼀一⻔门法学⼊入⻔门学科,它主要讲述的都是⼀一些关于法的基本理论。⽐比如法的概念、特征、渊源等,还有各类法的位阶的问题。
这⼏几部重要的法律,基本上是我们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必考的内容,⼤大家必须⾼高度重视。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的考试,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也都是⼀一些常识性的内容,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
下⾯面我们就可以看⼏几道真题
【真题1】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则某甲( )。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D.应当负刑事责任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的问题。对此《刑法》第18条分别对精神病⼈人、间歇性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本题中,某甲喝酒时精神病并未发作,因喝醉酒⽽而伤害他⼈人,实施伤害⾏行为之后才⼜又精神病发作,但这不影响其刑事责任的承担。⾏行为⼈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实施的犯罪⾏行为法律上并没有规定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是否属于精神病应当以实施犯罪⾏行为之时为标准,不能因为犯罪之后精神病发作⽽而减免处罚。故选D。
其实这道题⼤大家还可以这样去思考,喝酒能成为⼀一个⼈人违法犯罪的借⼝口吗?很显然是不能的。因为法律的本意不仅在于惩罚犯罪,这顶多算是⼀一种权利的救济⼿手段,⽽而更重要是在于预防犯罪,也就是将犯罪预防在发⽣生之前,这才是法律彰显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的最终⺫⽬目的。在新修订的刑⼋八修正案中将酒驾⼊入罪的做法,其实也有这⼀一⽅方⾯面的考虑。有⼈人可能会说,喝酒了神智不清了,所为的⾏行为就不受意志控制了,依法属于限制
⾏行为能⼒力⼈人,并⾮非必然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确如此,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另⼀一⽅方⾯面去讲,既然当事⼈人知道酒后会失控,那为什么不在喝酒之前克制⾃自⼰己,将有可能的违法犯罪控制在事发之前呢?既然你喝了酒,那么,就必然要承担由此带来的法律后果。所以,只要⼤大家在⼼心⺫⽬目中坚定⼀一个道理,喝酒肇事违法,不当为,那么这道题就完全从常识的⾓角度也能作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解。
好,这是刑法当中的⼀一种考题,再来看看民法当中是怎么考的。
【真题2】李某年龄16周岁,接受叔叔遗赠的10万元,靠此款丰⾐衣⾜足⾷食,李某( ) A.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条第2款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12条第1款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据此,可以看出李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那么这道题就需要⼤大家记住民法当中⾃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有三类: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其实这个好记忆,只需从年龄和智⼒力两个⽅方⾯面去理解就很好记了。
完全⾏行为能⼒力-----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年龄在18周岁以上;②精神正常。但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16-18周岁的⼈人,如果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那么也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
限制⾏行为能⼒力-----有两种情形:①年龄在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或患痴呆症的⼈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也有两种情形:①年龄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②完全的精神病⼈人。
也就是说特殊处常考。有时候并不是直观的去考察⼤大家对年龄段的记忆,⽽而是考察特殊情况bigr.taobao.com 提供事业单位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