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暗的人类学及其他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理论
Dark Anthropology and Its Others:Theory since the Eighties
作 者:雪莉·B·奥特娜[美][1];王正宇(译)[2]
Sherry B. Ortner;Wang Zhengyu(不详)
作者机构:[1]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人类学系;[2]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出 版 物: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 卷 期:2019年 第4期
摘 要:文章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背景下人类学所显现的若干趋势视为经济与的双重构型。首先讨论了所谓\"晦暗的人类学\"转向,这种人类学重视社会生活的严酷因素(权力、支配、不平等以及压迫),表现为压抑与无望的主观经验。进而在\"诸善的人类学\"(anthropologies of the good)框架下,分析了一些或隐或显可被视为回应这一\"晦暗\"转向的作品。这种人类学既包括对\"善的生活\"(the good life)与\"幸福\"(happiness)的研究,也包括对伦理与道德的研究。最后分析了什么样的人类学才能被称为另一种善的人类学,即批判(critique)的、抗争(resistance)的、激进主义(activism)的人类学的新方向。
页 码:1-14页
主 题 词:人类学理论;新自由主义;马克思;福柯;康宁;道德;批判;抗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