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商》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练习五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
例1情境图的放大图,按练习三的第3题制作“信箱”和“信”(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12个○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2=4×3=2×5=3×3= 2、填空。
2×()=43×()=×()=8 ()×3=12()×4=205×()=15
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1 / 7
二、新课
1、引出除法算式12÷3。
呈现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提出第(1)个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3。 2、探讨计算方法。
(1)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几?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4)交流想商的过程。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三、练习
2 / 7
1、练习五的第1题。
依据画面请学生解决“每个小朋友几个气球”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 2、练习五的第2题。
(1)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
(2)让学生填写除法算式。(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
3、练习五的第3题。
按题意组织送信游戏,说明要求:认真计算,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 请每个学生当选邮递员,并把“信”交给学生,让学生完成送信任务。 完成后,看一看每个信箱中的信,检查是否都送对啦。
最后,特别请学生观察哪几封信送进了1号信箱。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促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四、总结
1、请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我们在送信游戏中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我相信小朋友会有更多的收获。
学习内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 / 7
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除法计算(被除数不超过36)。
学习过程:
1、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36的2~6的乘法口诀。 2、二()得八二()一十()六十二三()得九()三得六三( )十二
3、读出下面各除法算式,并说出每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9÷3=38÷4=2
12÷3=4l2÷6=2
4、让学生观察练习五的第1题,并完成后,再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第2题请学生先从鸽子归巢的情境图中收集信息,完成填空。 再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填写除法算式。 6、第3、5题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 7、第4、7题采用活动的形式进行练习。 8、第6、9题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
9、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第8题。四人小组说说题意,并提醒学生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计算。 10、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再填写。如:要算12除以2等于几怎样想?用哪句口诀?在口诀的括号里应填什么?商是几?那么,12除以2等于几?在此基础上做\"12÷6=□\"。教师巡视,注意对差生的辅导,集体订正。
4 / 7
11、第11题,教师说明题意,并带着学生先做。做题时,可以要求学生边计算边小声说一说思路,或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如果想不起来用哪句口诀,可以看除法算式上面的乘法算式。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订正时,要让学生说是怎样想的。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直接说口诀,不必再说\"想几和几相乘得几\"这一步,以简缩学生的思维。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还应让他们按照先想乘法,再想口诀,最后得商的方法。使他们切实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12、第12题是“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先让学生根据直观图,口述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关信息数据,再让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
13、师生共同总结本练习课的内容。熟练总结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例2,做一做,练习五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练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除法算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体会乘除法算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体会乘除法算式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乘法口诀复习题。
5 / 7
二、创设情境
谈话:春天是美丽的,春天也是植树的季节,大家看植树的小朋友们来了。 大家谈谈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三、合作探究 1、学生提数学问题。
第(1)个问题:每行栽4棵,6行栽多少棵? 请学生列出乘法算式:4×6=24(棵)。
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把这个算式转变成除法算式?
2、探讨方法。(1)引导:可以结合我们以前学的把加法变成减法的做法。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方法。
(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乘、除法间的联系。要从算式的变化和算理上理解。
3、让学生完成两个除法算式。 (1)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2)请学生说一说使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转换成两个除法算式,相应的问题可以变成求其中的一个因数。
四、练习
6 / 7
1、让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1、2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
计算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想出商。 2、练习四的第6、7题。
练习时,注意让学生口述图意,提出问题,再写出算式。 五、总结
1、请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6=24(棵) 24÷4=6(行) 24÷6=4(棵)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