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水质及富营养化评价陈文花 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水质及富营养化评价 An Assessment of Water Qua l i ty and Eutroph i cat i on about Offshore Marine Areas in Fuj ian Province 陈文花 (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州350003) Chen Wenhua(Fujian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Fuzhou 350003) 摘要 根据《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 (2011-2020年)中新划定的环境功能区,结合2012年福建省近岸海域 环境功能区监测资料,对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进行水质评价及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201 2年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 区海水水质总体呈一般水平,海水总体为轻度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程度主要受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2项指标影响,化学需氧量对 其影响不大。 关键词: 近岸海域水质富营养化福建省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ew definition of environmentaI function zoning in“Fujian Province EnvironmentaI Function Zoning Programme for Offshore Marine Areas(revision)(20 1 1—2020)”,and combining with the monitoring data in 201 2.an assessmenl of water quality and eutrophication status in Fujian offshore marine areas was conducted.1t has shown thal the seawater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function zoning in Fujian offshore marine areas in 2012 was at generaI or slightly eutrophic leve1.The eulr0Dhicati0n of seawater was affected mainly by inorganic nitrogen and active phosphate whilst chemicaI oxygen demand had a Iittle effect. Key words:Offshore sea areas Water quality EutroDhicali0n Fujian Province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根据海域水体的使用功能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依 1材料与方法 1.1监测范围 据近岸海域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海洋自然资源开 发利用现状,结合行政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近 岸海域环境保护要求,对近岸海域按不同的环境保护 福建省共布设62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监测点 位,分布情况见图1。 1.2监测时间 目标而划定的按水质分类管理的区域[”。功能区的划 定对实现海洋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保 护,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促进沿海 2012年开展3期监测,分别在4-5月(丰水期)、 7-8月(平水期)、10—11月(枯水期)。 1.3监测项目 经济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93年福建省正式开展全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 区划工作,于1995年完成了区划编制。十几年来,随 监测项目为:水温、悬浮物、盐度、pH、溶解氧、化 学需氧量(碱性锰法)、石油类、活性磷酸盐、无机氮(亚 着福建省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海洋开发力度不断 增大,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形势、海洋生产力布局和区域 经济发展都在变化。为适应发展需求,我省对近岸海域 环境功能区划进行了几次调整,201 1年修编完成了 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 (201 1—2020 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汞、铜、铅、镉、叶绿素a等 l6项。 1.4评价项目 评价项目为: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碱性锰 法)、石油类、活性磷酸盐、无机氮、汞、铜、铅、镉和非离 作者陈文花,女,1982年生,2007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学院,硕士,工程师。 31— 年),将福建省近岸海域共划分为151个环境功能区, 总面积22 506 km 【 。 一Shanghai Environmental Sciences 期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海水水质状况为一般, 一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水质及富营养化评价陈文花 类、二类海水水质比例为61.2%,功能区达标率为 66.1%。枯水期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海水水质 状况为“差”,一类、二类海水水质比例为56.5%,功能 区达标率为59.7%。 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各水期一类、二类海 水水质比例在54.8%~61.2%之间,功能区达标率在 56.5%~66.1%之间,总体水质为“一般”。平水期海水 水质相对较好,丰水期和枯水期海水水质相对较差。主 要原因:一是枯水期水的流动性差,不利于污染扩散及 水体的自净,故枯水期水质较差;二是丰水期人海河流 流量大,伴随着大量陆源污染物进入近岸海域,造成近 图3 各海域海水功能达标评价结果 和61.5%,泉州海域和福州海域以二类水为主,莆田海 域以一类水为主;宁德海域为“差”,一类、二类水质比 例为41.7%,以二类水为主,厦门海域为“极差”,一类、 二类水质比例为16.7%,以劣四类水为主(见表3)。 岸海域中污染物浓度增大(见图2)。 80 料70 60 6个主要海域中,漳州海域、泉州海域和莆田海域 妻50 *40 一 一槲 箍 环境功能区海水水质相对较好,厦门海域海水水质相 对较差。厦门海域水质差主要由于:九龙江河水自上游 携带大量污染物通过厦门海域人海,九龙江人海径流 蝗 ∞ ∞ ∞ 柏 加 0 已成为厦门海域的主要污染源,厦门市社会经济持续 —一一类、二类海水水质比例I 一功能区达标率 快速增长导致环境污染程度不断扩大,使厦门海域遭 受陆源污染较重,水质较差;厦门海堤阻隔及西海域围 图2 各水期海水水质评价结果 垦使厦门海域海水自净能力减弱,进一步加剧了水质 2.2各海域水质评价及分析 全省6个主要海域中,泉州海域环境功能区功能 达标率为84.6%,全省最高;漳州海域和莆田海域次 之,功能达标率分别为72.7%和71.4%;厦门海域环境 污染程度。 2.3富营养化评价 福建省各海域环境功能区海水富营养化指数E在 0.4~3.4之间,平均富营养化指数 为1.0,根据((近 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 (HJ442—2008)中近岸海域海 水水质富营养化状况等级划分依据,全省近岸海域环 境功能区海水水质总体处于轻度富营养化水平。漳州 功能区功能达标率为33.3%,全省最低(见图3)。 全省6个主要海域中,漳州海域环境功能区海水 水质状况为“良好”,一类、二类水质比例为81,8%,以 二类水为主;泉州海域、莆田海域和福州海域海水水质 状况为“一般”,一类、二类水质比例分别为76.9%、71.4% 海域、泉州海域、莆田海域和福州海域海水水质处于贫 营养化水平,宁德海域海水水质处于轻度富营养化水 表3各海域海水水质状况(%) 一33一 Shanghai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水质及富营养化评价好坏程度基本吻合。 陈文花 3结论 3.1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海水水质总体呈“一 般”水平,一类、二类海水水质比例为61。2%,功能区达 标率为61.2%,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 盐。平水期海水水质相对较好,丰水期和枯水期海水水 质相对较差。 3.2福建省6个主要海域中,漳州海域、泉州海域和莆 3.4福建省近岸海域海水富营养化程度主要受无机氮 和活性磷酸盐2项指标的影响,化学需氧量对海域富 营养化程度影响不大。 4参考文献 【l】陆州舜,卢静.试论海洋功能区划与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 划之间的关系及其实践意义【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 (9):14—18. 田海域环境功能区海水水质相对较好,厦门海域海水 水质相对较差。 3.3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海水水质总体上处于 轻度富营养化水平。漳州海域、泉州海域、莆田海域和 福州海域海水水质处于贫营养化水平,宁德海域海水 水质处于轻度富营养化水平,厦门海域海水水质处于 中度富营养化水平。各海域富营养化程度与海水水质 【2]福建省人民政府.Ⅸ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 (2011~2020年)【M】.福州,2011. [3】原国家环境保护局.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s】, 1997. [4】国家环境保护部.《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442— 2008)[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张 弛 (收到修改稿日期:2014—12—17) (上接第3O页) 应用当中也可适当增加10%~20%的湿地底泥,相应 酸盐含量及菜地氮磷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 2008,22(5):5-10. 【13】谭超,颜嘉雯,何牧,等.不同施肥种类与加工方法对蔬菜 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 25(3):398—402. 减少养殖业废物的数量,对蔬菜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4参考文献 【l】 ABBAS A O,MANAR F.Treatment of domestic wastewater by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I4】龚伟,颜晓元,王景燕.长期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土 壤,201l,43(3):336-342. [15】(美)哈弗林.土壤肥力与肥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 in Jordan[J1.Desalination,2003,155(1):27-39. [2】KLRN J,IDLER C.Treatment ol domestic and agricultural wastewater by reed bed systems[J】. [16】潘根兴,周萍,张旭辉,等.不同施肥对水稻土作物碳同化 与土壤碳固定的影响——以太湖地区黄泥土肥料长期试验 为例【J1.生态学报,2006,26(11):3704-3710. [I7】 SOMMERFELDT T G,CHANG C,ENTZ T.Long- term annual manure appficatmns increase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nitrogen,and decrease carbon to nitrogen Ecological Engineering,l999,12(1-2):13—15. 【3 1吴春笃,王悦,韩建刚,等.北固湿地底泥氮磷释放特征初 步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4):10-12. 【4】郭长城,胡洪营,李锋民,等.湿地植物香蒲体内氮、磷含 量的季节变化及适宜收割期[J】.生态环境学报,2009,1 8 (3):1020~1025. [5 1李建政,汪群慧.废物资源化与生物能源【M].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04. ratio[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n Journal, 1988,52:1688-l672. 【18】杨生茂,李凤民,索东让,等.长期施肥对绿洲农田土壤生 产力及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DN[J】.中国农业科学,2005, 38(10):2043-2052. 【6】邓辅唐,孙佩石,卿小燕,等.凤眼莲净化滇池水体及其资 源化工程示范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31(12): 84-85. [191赵晓齐,鲁如坤.有机肥对土壤磷素吸附的影响[J].土壤 学报,1991,28(1):7-13. [20】 INSAM H,MITCHELL C C,DORMAAR J F. Relationship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activity with fertilization practice and crop yield of three f 7]戴丽.滇池分散式农户型双室堆沤肥技术研究[M】.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8】王志芸,戴丽.黄金酵索作用于不同配bE堆肥物料的肥效 对比试验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2005,24(增刊):10-l1. ultisols[J】.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l991,23 (5):459—464. [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微生物室.土壤微生物研究法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10J全为民,严力蛟.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 其防治措施[J】.生态学报,2002,22(3):291-299. [21】陆雅海,张福锁.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J].土壤,2006, 38(2):l13-121. [22]罗文邃,姚政,促进根系健康的土壤微生态研究[J】.中国 生态农业学报,2002,10(1):44-46. [11】徐继先,戴丽,杨志新,等.滇池流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 用研究….环境科学导刊,2009,28(6):79-82. [12]黄东风,王果,李卫华,等.不同施肥模式对蔬菜产量、硝 责任编辑 张 弛 (收到修改稿日期:2014—1卜l2) 一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