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华北地区连续数天出现灰霾天气。灰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据此回答1~2题。
1.造成本次灰霾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强低压
D.弱高压
2.造成我国灰霾天气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①机动车辆的增多;②高能耗工业比重大;③冬季燃煤取暖;④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右图为南美大陆沿36°S纬线1月均温、7月均温、11-4月降水量、5月-10月降水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小处位于横坐标 A.200km附近 C.400km附近
B.300km附近 D.900km附近
4.该大陆在图示纬度带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是
A.西部自沿岸向内陆气温递减较快时由于大陆性明显增强 B.西岸各月平均气温低于东岸主要是由于洋流的影响
C.5月~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由于东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11月~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由于西岸位于信风背风坡
读海底深度与其岩石年龄关系图,回答5~6题。
5.甲处的岩石类型和地形分别是
A、喷出岩 海岭 B、侵入岩 海沟 C、沉积岩 岛弧 D、变质岩 海盆
6.下列地区所处的板块边界与甲处类似的是
1 / 12
高三习题综合
A、日本群岛 B、地中海 岛
C、新两兰南北二岛 D、冰
2012年11月29日召开的第6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决定给予下图中的M国联合国观察员国的地位。读图完成7~8题。
7.M国东部的有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河流,该河谷两岸多陡峭岩壁,其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断层岩层下降地区 B.河流水量丰富,下切侵蚀强烈 C.风化作用强烈,岩层分解崩塌 D.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 8.形成图中甲、乙两城市夏季无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地势 D.洋流性质 9.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一些诗句描写与其地理要素对应正确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地形 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水文
C.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大气 D.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生物
2 / 12
高三习题综合
下图为等太阳高度线,其值为0-90º,D点是图的中心点,ADC在同一条经线圈上,B点是圈上AC两点的中点,回答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与C点的地方时相同 C. A与C点的此时太阳高度相同
B. A与C点的昼长相同
D. A与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11.B点夏半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范围是( ) A. 66.5º---90º C. 0º----23.5º
B. 66.5º---47º D. 23.5º---47º
下表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土地图6为欧洲西部某城市1970—1996年年平均气温增幅等温线分布图。回答9—10题。
3 / 12
高三习题综合
12.该城市发展较快的方向是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13.
A、M处 B、N处 C、O处 D、P处
2011年泰国遭遇了近半个世纪来最严重的洪灾,曼谷变成了“漫谷”。图2为10月27日(农历初一)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表3是曼谷2011年与往
年月降水量对比表,读图表回答14-15题。
14、造成10月27日曼谷洪灾严重的原因A、曼谷处于低压槽附近,气流强烈辐散 B、5月至10月为雨季,时间长 C、正值天文大潮,潮水顶托洪水 D、曼谷处于湄公河入海口处,地势低洼
15、曼谷(100°31′E,13°45′N),新加坡(103°45′E1°22′N),
(106°49′E,6°10′S),10月27
日这一天,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三地均是东北日出,曼谷日出最早 B、三地经线位于东七区,一定采用东七区区时 C、雅加达正午太阳在正南方
D、昼长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曼谷、新加坡、雅加达
右图是沿36°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③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
4 / 12
高三习题综合
A.海拔高,气温低 B.受沿岸暖流影响小
C.位于大陆内部,该月海洋上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气温高 D.位于大陆内部,陆地热容量小
2.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日较差②地比③地小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②地大
C.⑥地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比⑤地小 D.该月等温线图上,④地附近等温线凸向低纬
图3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18-19题。
18.
A.东北—西南 B.西北—东南 C.东—西 D.南—北 19.①②③④四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2
量的比值。读图完成20-21题。
5 / 12
高三习题综合
20.③地的值可能是
A、0.4 B、0.8 C、1.2 D、1.0 22.①、②两地年干燥度有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A、①地海拔高于②地 B、①地降水多于②地 C、①地蒸发量大于②地 D、①地比②地距海近
图5为晨昏线与某条经线的交点M的日移题。
22.M点的移动轨迹实质是 A、B、某经线圈 C、某纬线圈 D、晨昏线 23.若M A、4时 B、10时 C、12时 D、18时
22-23
小明3月份从上海浦东坐飞机直飞英国伦敦,在
飞行了12个小时之后到达伦敦。三天后,小明坐同一架飞机从伦敦回到浦东,用了10个小时。回答24-25题。
24.飞机从上海飞伦敦,伦敦飞上海,相差了两个小时,
A、伦敦飞往上海,同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所以时间短 B、飞机飞往伦敦逆风,飞往上海顺风 C、飞行的线路不同,飞往上海的线路要短 D、飞机飞行速度设定不同
25.小明能在路途上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6 / 12
高三习题综合
①牧民在天山山麓放牧 ②鄂毕河发生凌汛 ③ 地中海四周多阴雨天气④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峡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36分)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北半球)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问题。
(1)判断A、C两地的地理纬度:A ;C 。
(2)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 (填图中字母)地区例外,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
是 。
(3)从A到D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 。
(4)当B地昼最长时,上海(121.5°E、31.5°N)这一天的太阳起落方向和太阳高度变化是:从 方日出,太阳高度逐渐升高,大约到 (北京时间)时达到上中天,之后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在 方日落。
(5)若要在A、B、C三地中选择一地建航天发射场,不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宜选
择的地点是 ,理由是 。
26.答案(36分)(1)0° 66°34′S (8分) (2)A和D 全年昼夜等长 (4分)
(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4分) (4)东南 11点54分 西南 (12分)
(5)A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发射航天器消耗能源较少(提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能力) (8分)
7 / 12
高三习题综合
27.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乙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4分) (2)填表说明甲、乙两图中最高山脉的成因。(8分)
(3)在甲图所示地区建一座桥梁,宜选择a处还是b处?在乙图所示地区开采质地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c处还是d处?(4分)
(4)[多选]任意采伐A处的林木可能导致(2分) ( )
A.河流B的径流量变小 B.河流B下游泥沙沉积减缓 C.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D.旱涝等气象灾害加重
27.答案。(1)断层 褶皱(2)
(2)b处。c处。 (3)CD
8 / 12
高三习题综合
28. 图54为该地区A和B城市冬季天气对比表。根据图表(30分)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并判断甲处地形,说明理由。(4分) 2、比较A、B两城市12-3
。(12分)
28.答案:1.以山地丘陵为主,沿海有平原分布;(2分)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2分)甲处地形,海沟;(2分)理由:等深线密集,水深,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在大洋板块一侧多海沟。(2
2.差异:A气温高于B;(2分)A温差小于B;(2分)A降水量多于B;(2分)原因:A降水多。冬季,西北季风过日本海带来充足的水汽,遇地形抬升,多地形雨;(2分)
A气温高,降水多,大气
保温作用强,气温高;(2分) A温差小,阴雨天多,白天削弱作用强,气温低,晚上保温作用强,气温高,日较差小。(2分)
9 / 12
高三习题综合
29. 图6
7、图8分别为图6中B、S两沿海城市的降水资料图。据此回
答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6分)
2、比较B、S两沿海城市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3、推测图中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及汛期。(6分)4、在欣赏北侧地区村庄、牧场等旅游景观时地修建滑雪场所的有利条件。(8分)
29.答案:1、北部、西部以山地为主,南部以高原为主,中部呈盆地地形;(2分)地势由北部、西部、南部向中部、东部降低;(2分)起伏大。(2
2、差异:S城市年降水量多于B城市;(2分)原因:S城市位于西侧沿海,西风从海洋上带来
充沛水汽;(2分)并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2分)受暖流影响;(2分)B城市位于东侧沿海处西风的背风坡,水汽少。(2分
10 / 12
高三习题综合
3、主要补给方式:高山冰雪融水、雨水;(4 汛期:夏季。(2
4、在欣赏时,要了解其村庄、牧场等来龙去脉,并进行深入分析;(2分)运用文化素养和以往
经验去细心品味。(2分)有利条件:北侧山地起伏大,海拔高,冬季有积雪,离客源市场近等。(答对2点得4分)
26.答案(36分)(1)0° 66°34′S (8分) (2)A和D 全年昼夜等长 (4分)
(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4分) (4)东南 11点54分 西南 (12分)
(5)A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发射航天器消耗能源较少(提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能力) (8分) 27.答案。(1)断层 褶皱(2)
(2)b处。c处。 (3)CD
28.答案:1.以山地丘陵为主,沿海有平原分布;(2分)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2分)甲处地形,海沟;(2分)理由:等深线密集,水深,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在大洋板块一侧多海沟。(2
2.差异:A气温高于B;(2分)A温差小于B;(2分)A降水量多于B;(2分)原因:A降水多。冬季,西北季风过日本海带来充足的水汽,遇地形抬升,多地形雨;(2保温作用强,气温高;(2温高,日较差小。(2
A气温高,降水多,大气
A温差小,阴雨天多,白天削弱作用强,气温低,晚上保温作用强,气
29.答案:1、北部、西部以山地为主,南部以高原为主,中部呈盆地地形;(2分)地势由北部、西部、南部向中部、东部降低;(2分)起伏大。(2
2、差异:S城市年降水量多于B城市;(2分)原因:S城市位于西侧沿海,西风从海洋上带来
充沛水汽;(2分)并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2分)受暖流影响;(2分)B城市位于东侧沿海处西风的背风坡,水汽少。(2
汛期:夏季。(2
3、主要补给方式:高山冰雪融水、雨水;(4
11 / 12
高三习题综合
12 /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