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地理结构化预习指导策略浅谈

初中地理结构化预习指导策略浅谈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地理结构化预习指导策略浅谈

作者:李健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2年第10期

结构化预习在于“查、画、写、记、练、思”六字诀,即“查着工具阅读,画着重点阅读,写着感受阅读,记着内容阅读,练着习题阅读,带着问题阅读”,其核心在于强调学习主体的实践性、尝试性、自主性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而初中地理课程兼具明显的“理科”的特点,偏重于理解和应用性识记、识读,因而脱离理解的死记硬背是很难学好地理的。因此,抓好地理学科的结构化预习对构建有效课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结构化预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掌握新知识做好知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准备。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结构化预习。 一、立足“三点一线”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要把教师主导、文本重点、学生兴趣点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明确的一条线索——学习重点,为确定切合学情特点的学习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充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团队要设计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问题导读评价单”,让学生预习时有个抓手,同时要加强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把学法指导渗透其中,把“授之以鱼”转化为“授之以渔”,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预期值。在设计《中国的疆域》一课的导读时,笔者要求学生从阅读《世界地图》和《中国政区图》入手,确立了结构化预习的自主学习方法,从三维角度确定了自主预习目标,另外又结合班级学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①阅读《世界地图》,读出中国在世界地图中的半球位置、濒临的大洋、所处的大陆位置;②阅读《中国政区图》,找出中国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最西端的位置;③读图说出我国南北端的纬度数,约相差多少度?对我国的气候有什么影响?我国的东西端的经度数,约相差多少度?对我国的时间有什么影响?④我国的陆地面积有多少?等等。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认真思考,组内合作,逐步解决了以上问题,达到了结构化预习的效果,从而真正落实了导读目标。 二、强调循序渐进让学生预习有方向有计划

结构化导学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引导要讲究层次性和方向性,要有计划、有步骤,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开始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要指导学生如何把握并运用好评价单,尽可能做到精细化要求,要帮助学生明确“五定”方针。即:定内容、定时间、定标准、定目标、定期望。要求学生先明确目标,引导学生阅读(或出示)本课时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即主要解决哪些问题。然后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熟悉文本,深度预习,了解基础知识,用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强化知识的落实,并带着“问题导读——评价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导读单上的相关问题及课本上的相关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定向”和“定点”指导,在学生掌握了这种预习方法后,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预习。

值得注意的是,在结构化预习时,教师要提供策略性、智慧型指导,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在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启发点拨;学生回答问题偏向时要及时给予规范引导;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要给予矫正;学生回答问题混乱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学生回答问题遇到阻遏时教师要循序渐进、逐层指导,以保证训练的实效性。

同时,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遍数,由走进文本,到走进探究,再到走进自我学习的状态之中去让学生真正有时间去查着工具读,画着重点读,写着感受读,记着内容读,练着习题读,带着问题读。通过反复阅读,不同层次的阅读,对文本内容了然于心,为下一步的展示和展讲做好铺垫。

三、强化问题意识让学生有的放矢、学有所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和动力。在结构化预习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最初的预习中,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学生的学习往往处于浅层次,是提不出问题的。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结构化预习,保证基本的阅读遍数,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意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教师要开发“结构化问题预习表”,在课前预习中必须完成“结构化问题预习表”。同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所学的知识,不断提出问题,甚至要不断地“煽风点火”,激发学生不断质疑,即激疑,逐步培养学生不断质疑的能力。比如在学习《滔滔黄河》一课时,笔者精心设计了预习提纲:黄河流域经常发生哪些自然灾害?假如你是水利工程师应该怎样进行综合治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个个跃跃欲试,争先做起了治理黄河的“工程师”,拿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治理方案,真正激发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结构化导学强化训练,逐步把学生扶上了自主学习之路,对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反刍式学习和自我评价性思考后,更应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发现知识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并鼓励理解能力好的学生帮助同学解决问题,或归纳提升本节课系统知识、技能要点以及感悟到的重要意义,使自己和他人都能在问题的理解上更进一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了意想不到的创造性和个性化学习目标,才能使结构化预习真正达到实效。 四、学会欣赏,让学生在科学合理的评价中获得长足发展

欣赏是最好的老师,评价是最好的手段,这是推进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韩立福博士说过:“预习过程中的‘五元’评价要像魔鬼般跟附学生的整个预习过程。”如果没有相对应的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习评价机制,结构化预习最终只能流于形式。为此,预习时要充分发挥组长和学科长的作用,强化小组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愉悦。学生在进行结构化预习时,教师要巡视并适当提示、引导,特别要对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要尽量把他们扶上路,为课堂的“放手”做准备。所以,要保证学生自主有效地进行结构化预习,教师首先要走进结构化预习,掌握方法策略,尝试体验结构预习过程;按照流程、方法、策略组织学生进行结构预习;不能急躁,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使之日趋完善成熟;一段时间内根据学情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对预习方法进行合理化调整;教师要知道方法,尽量细致具体,激发学生兴趣。

结构化预习是有效课堂学习的起点,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对课堂的学习起奠基作用。抓好结构化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课堂实效。从某种程度上说,结构化预习的效果将决定有效课堂教学的成败。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构建有效、高效课堂已成为大势所趋。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更多地去思考,去实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结构化预习为起点,以“以生为本,先学后导,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不断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逐步做到“让学生逐步勤起来,老师逐渐懒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学生乐意学习,以期达到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杨九俊,吴永军.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