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时间在疫情阴影下,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与外人隔绝的居家生活,会给人们带来紧张、恐慌的心理,对社会化的需求也在增加。对情绪有较多体验但控制能力不足的学生,无聊、烦躁、憋屈、消沉等负面情绪会更多。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与微信家访等形式,研究疫情背景下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他们存在面对疫情来袭内心恐慌、网课学习情绪起伏、亲子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疫情、顺利渡过疫情笼罩的特殊时期,我们进行了不同方式的心理疏导,以帮助学生在发展性教育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提高抵御不良心理的影响;引导学生在补救性教育中放下包袱,早日走出心理误区,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关键词:新冠肺炎 恐慌 传播 感染 压力 安全 氛围 心理 疫情 疏导 感恩 一、新冠肺炎要认识
疫情初期,面对激增的新冠肺炎确诊数字,学生心里的恐慌也在增加,正确认识新冠成为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通过电视直播和官方网站了解新冠肺炎,明确其发病原理与传播途径,然后利用播放视频的形式,以更直观的方式带领学生重新认识“新冠肺炎”,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给学生。我们还利用“学校公众号”“班级群”推送给学生和家长,开展“防疫知识大比拼”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新冠、预防新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次,我们及时传授给学生舒缓压力的方法。我们主要通过创造安全氛围来放松心情。上课前,我会利用几分钟时间传达我们国家的抗疫新成果,为孩子们创设信心,让学生利用接收到的正能量信息帮助自己重建安全感;或者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调解,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法”“蝴蝶拍”等或用运动、音乐、倾诉来转移注意、疏解压力、改善情绪。 二、生活作息有规律
突发疫情阻挡了人们上学的脚步,网课成为我们新的学习模式。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我们及时制定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案,从起床到晚上的休息,我们制定了严密的作息规律,要求学生认真遵守、严格作息,并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认真执行。课堂开视频,督查学生认真学习,并鼓励学生及时晒出当日作业,表扬优秀、学习先进,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体育锻炼是改善情绪的有效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开展适当的居家锻炼有助于转移注意力、调节单调乏味的室内生活,也有助于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预防病毒感染。体育老师每天上下午的体育锻炼时间进入班级钉钉群,进行专业指导,班主任与体育委员做好监督工作,每天两次的体育锻炼,既是锻炼身体,也是舒缓情绪。 三、空中学习须投入
疫情阻断了我们的上学路,空中课堂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主阵地。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生理年龄阶段与心理阶段导致自律能力较低,具体表现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的自我认知偏差、自我价值的取向制约性。为此,学校实行“一班一方案”,师生按照学校的统一规划认真上课,消除了孩子们刚学习时的迷茫;优秀经验制作美篇,分享学生的学习经验,晒手机上卸掉的诱惑自己的游戏,克服学生的走神现象;发现学习典范,鼓励大家见贤思齐,优秀生利用班会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缓解网课学习的无奈;利用课前三分钟分享战疫的感人瞬间与精美文章,传播正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中,孩子对疫情的恐慌在减少;学习中,孩子的情绪慢慢步入正轨。
虽然居家学习,但是学生的内心依然渴望与外界保持连接,与同学讨论热点。我们及时在班级内建立小组群,每天开视频早读,小组群内讨论遇到的学习难点,分享生活点滴。每天短暂的分享,驱散了孩子们心头的压抑。
通过我们的心理疏导,学生能有效认知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效改善师生关系、有效认知团队意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的有效性学习,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线上互动中来,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四、节日感恩暖人心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为我们创设了育人的新契机。“妇女节”,我们鼓励孩子至少为妈妈做一件事,拍图片记录,发班级微信群;清明节,我们利用降半旗、默哀缅怀、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红色革命教育,弘扬爱国精神;母亲节,开展为辛苦陪伴自己的家长写一封“您辛苦了”感谢信的活动;组织家长和学生一起看“疫情防护”“疫情之下开学必备”等节目,用照片记录下和谐的瞬间。举动虽简、意义深远,小小的举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满满的正能量。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除了第一时间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学生待在家里不乱跑,量体温汇报每日情况外,我还想告诉我的学生:我们的祖国在这次抗疫中,为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在全球抗疫的大背景下,我们国家展示出的实力担当;在这次抗疫中,我们看到的祖国的科技的迅猛发展。作为学生,更要争分夺秒,借“超长寒假”弯道超车,不以疫情为借口推脱学习,这段时间就是拉开人生成长差距的关键时期。孩子们,疫情终究会过去,而我们虚度的时光是回不来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