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是水稻的两种不同的育种方法流程图。向水稻转入4个特定基因后获得的转基因水 稻“黄金大米”能合成β-胡萝卜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两种育种方法都运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具体体现在①①①过程中 B.若要获得低产不抗病的植株作研究材料,采用左侧的方法更简便易操作 C.用图示方法无法获得“黄金大米”,但是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来尝试获得 D.图中的①过程一般无需处理所有的幼苗,且①、①过程可以调换次序做 2. 真核生物细胞核的功能是( ) A.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B. “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化站” C. “动力车间”
D. 遗传信息库及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3. 下列与生活相联系的生物学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过多摄入有益无害 B.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虽然受到严格限制,但不具甜味的米饭、馒头等可随意食用 C. 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需要及时补水,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无机盐 D. 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不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难消化
4. 闰绍细胞是脊髓前角内的一种抑制性神经元,闰绍细胞受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枝的支配。破伤风
毒素是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蛋白毒素,可以抑制感染者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下图表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闰绍细胞共同支配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过度兴奋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闰绍细胞的活动可减弱运动神经元兴奋带来的肌肉反应 B. 强刺激b处,a、c、d三点中检测不到电位变化的是a点
C. 闰绍细胞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膜电位不会改变 D. 机体感染破伤风杆菌,可能会出现肌肉持续性收缩症状
5. 如下图为细胞中化合物与化合物生成化合物D的过程示意图,C为化学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若为甘油、B为脂肪酸,则D中含有元素P B.A若为葡萄糖、B为果糖,则D为麦芽糖
C.A若为甲硫氨酸、B为甘氨酸,则C可表示为CO-NH D.A若为腺苷,B为磷酸基团,则C不是高能磷酸键 6. 以下实例,能证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必需的是( ) A.人体缺硒——克山病 B.植物缺镁——白化苗 C.动物缺钙——抽搐 D.植物缺钾一易倒伏
7. 生物体内含Zn2+的酶最多,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缺乏Zn2+的生物就无法正常生活,这说明无机盐( )
A. 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 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 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 对调节细胞内的溶液浓度有重要作用
8. 如图所示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期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效价(浓度)表现。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与丁时期所注射的不是同一种疫苗
B.参与图中免疫反应的细胞都起源于胸腺,具有识别、呈递抗原的功能 C.丙时期抗体上升的原因是接触了相同的抗原,引起了二次免疫 D.识别甲与丁时期所注射疫苗的B细胞的专一性不同
9. 我国卫生部将猪流感病毒正式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质是在类脂层内合成的 B. 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C. 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定含有C、H、O、N、P等化学元素 D. 利用高温等常规方法难以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10. 下列关于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三者都有双层膜结构 B. 三者都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 C. 三者都含有DNA和RNA D. 三者都能进行DNA复制
11. 科研人员分别在不同时刻对合理密植的玉米田中不同高度处的CO2浓度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富含有机肥的农田中,图中c点会右移 B.10时,距地面高度越高光反应强度越大 C. 夜晚土壤中释放的CO2基本被玉米所固定 D. 过度密植会导致图中的bd段长度变大
12. 如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途径①可参与血糖调节,神经元①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作用于胰岛B细胞 B. 途径①可参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 C. 途径①属于水盐平衡的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 D. 下丘脑中有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渴觉中枢
13. 一植物细胞内发生反应:A+H2O→B+C,若A是糖类,B、C是分子结构不同的单糖,则A可能是( ) A. 麦芽糖 B. 蔗糖 C. 纤维素 D. 乳糖 14. 下列有关ATP与AD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与ADP的组成元素相同 B. ATP含有核糖,ADP不含核糖 C. ATP与ADP在生物体内相互迅速转化 D. ATP与ADP在生物体内含量相对稳定
15.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熟,并无涩味”,这是宋朝苏轼《植物粗谈·果品》中记录的一种方法。此文中“气”及其功能是( )
A. “气”指的是CO2,作用是使柿成熟 B. “气”指的是赤霉素,作用是去除柿的涩味 C. “气”指的是乙烯,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D. “气”指的是生长素,作用是促使子房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糖尿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血浆渗透压下降,渴觉中枢兴奋 B.体内因抗利尿激素增多,排尿量增多 C.细胞对葡萄糖利用少,摄食中枢兴奋 D.体内脂肪和蛋白质转化为糖过程加强
17. 某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该+RNA既能作为mRNA翻译出蛋白质,又能作为模板合成-RNA,-RNA又可以作为模板合成子代+RNA。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毒的遗传信息的表达要通过转录和翻译来实现 B.遗传物质复制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并会出现双链RNA C.翻译过程所需要的原料和能量由宿主细胞提供,模板由病毒提供 D.增殖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的种类数比宿主细胞转录过程中的多
18. 下图为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和K+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下列与通道蛋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通道蛋白往往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B.K+通道蛋白运输物质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消耗ATP C.通道蛋白运输时没有选择性,比通道直径小的物质可自由通过 D.机体可通过调节细胞膜上通道蛋白的数量或开关来调节物质的运输
19. 甲图中①、①、①、①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图中的①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①是固醇 B.若甲图中①与光合作用有关,则①也存在于蓝细菌中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5个 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核糖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6种
20.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究活动,下列是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统计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同时,还可以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 B.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直接忽略,不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C.一些有较强活动能力的土壤小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D.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美国科学家P.AgrePeter Agre教授因发现水通道蛋白CHIP28获得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研究水通道蛋白CHIP28的功能,科研人员将水通道蛋白CHIP28插入人工制作的脂质体并置于某一溶液中,记录脂质体涨破的时间,对照组则需要制作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脂质体内外溶液渗透压大小应符合_________________(填“等渗”“外低内高”或“外高内低”)。水分子穿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合成生长素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a),如图甲所示。
①在两组实验中,若a相同,则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的浓度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
①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做________(填“横切”或“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的平均长度,做出比较。
(4)图乙是水平放置的植株的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_______、茎远地侧的是__________。
23. 减数分裂在生物的有性生殖中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科学家在揭开该过程奥秘的探究中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1)比利时的细胞学家Edouard van Beneden做了一项重要的观察。他发现马蛔虫的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为4,卵子与精子中的染色体数都为2,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确定减数分裂各阶段的顺序,1900年,Von Winiwarter取出生一天、一天半、两天……一直到28天的雌性小兔,解剖出卵巢,观察比较卵母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如果刚出生的小兔卵巢中的细胞分裂相为A,出生两天的分裂相为A、B,而出生四天的是A、B、C……则这几种分裂相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有人用雄性小兔重复上述实验,却不能观察到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相,原因是______。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是两两配对的。科学家Montgomery发现有一个物种(2n=14),染色体间的大小差异很大。他推知,染色体的配对不可能发生在父本间或母本间。他的推理依据是:①染色体对间的大小不合适;①_______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同源染色体是一对大小相等形状一致的染色体,在显微镜下难以区分。已知笨蝗有一对
同源染色体大小不等,雄蝗虫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减数分裂时,这条性染色体只能待在一极。Carother统计了300多个后期的细胞,发现这条性染色体与那对大小相异的同源染色体的组合的比例接近__________,这说明同源染色体是随机移向细胞两极的。
24. 如图为某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该男性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生了一个白化兼色盲病的儿子,该夫妇的双亲均正常,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
(2)该男子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____________个四分体,若该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Xb的精子,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于_________(选填“祖父”、“祖母”、“外祖父”或“外祖母”)。 (4)若该白化兼色盲病的儿子与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子结婚(该女子的父母均正常,但有一个患白化兼色盲病的弟弟),他们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25. 校园足球运动在我市中小学蓬勃发展,深受同学们喜爱。运动员小明完成摆腿击球的神经结构如下图所示(注:摆腿时同侧大腿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击球时则相反)。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踢球是一种反射活动,由反射弧完成。写出反射弧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代表的结构是突触,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3)比赛中,队友将球传给小明,小明通过眼、耳获得信息后,摆腿击球时图中c处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b处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种类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若击球队员发现摆腿击球会伤害到其他运动员时,立即停止摆腿击球动作,表明A、B中相应的神经中枢之
间的关系是:B中低级中枢受A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B 2. D 3. C 4. C 5. D 6. A 7. A 8. B 9. C 10. B 11. A 12. A 13. B 14. B 15. C 16. CD 17. ABD 18. AD 19. BD 20. BC 21.
(1).不含CHIP28的等体积脂质体 (2).吸水涨破所需的时间更短 (3).外低内高 (4).协助扩散 22.
(1).色氨酸
(2).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3).不一定 (4).纵切 (5).B (6).C 23.
(1).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2).A、B、C
(3).雄性小兔到初情期才能进行减数分裂。
(4).配对完成后,有一条染色体不能成对(染色体数目为奇数) (5).1:1
24. b、aY、aY
(4). 外祖父或外祖母 (5). 5/12 25.
(1).感受器 (2).传入神经 (3).神经中枢 (4).传出神经 (5).效应器 (6).突触前膜 (7).突触间隙 (8).突触后膜 (9).不同 (10).调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