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敖赞 2009年1月号下旬刊 浅析当代 -罔4- 年毛瑞芹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许昌道德人格 461000) 摘要:4"-天道德和道德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 有发生,说明我们现在的人格教育还不到位,没能教会青 年学会正确选择与判断,致使他们成为了现代科技的奴 隶,失落了自我。 二、当代青年道德人格的培育 困惑和价值失落。如何认识和把握我国当今青年的道德 状况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培育与现代社 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人格,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精神.提 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使青年走出道德冲突与困惑,这是我 国伦理道德教育在21世纪所面临的新的课题 关键词:当代青q-道德人格当代青年道德失范及原因  ̄gr.- 青年作为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健康高尚的道德品 质的形成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是社会对他们 的期望和要求,而且是他们自身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 方面。道德人格的培育,一方面依赖于道德主体的内在自 觉,即青年自身的道德自律,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外部社会 环境的整治和优化。 (一)青年自身的道德自律 青年期是人生发展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变 革深深地影响其道德生活,并客观要求青年作为社会的 一、青年是社会的希望,他们的道德素质是他们精神面 貌的集中反映,也是社会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然而当我 们把目光聚焦在青年身上时,却遗憾地发现,当代青年的 道德状况堪忧。自杀和杀害他人的事件虽然只是当代青 年中少数极端的例子,但是却反映出我国长期以来道德 教育不落实、不扎实.人格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虽然道 德教育历来都是最受党和国家的重视的,但是在一些家 长和学校领导的心目中,其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地位不 高。学生家长与学校所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会所 关注的是实际的效益、利润,很少有人去思考人生的许多 道德主体参与社会生活。此外,当代青年的意识、主 体意识不断增强,主观上也要求认识自我,把握自我。 在道德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儒家反复强调要“反求诸 己”,向内心世界下功夫,实际上就是要求自己教育自己, 自己完善自己,这就特别需要培养自律意识,发扬自律精 神。如果缺乏这种精神,任何外在的道德规范都不会内化 为青年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这样道德教育就会失效。 道德人格的培育是一个人内心深处进行吐故纳新的过 精神问题,也不再关心自己的灵魂,至于道德修养似乎变 得无关紧要了,人的良知、情操、人格日益贬值和失落。这 种善恶不分、正邪混杂的生活状态导致青年心灵的困惑 和迷茫。据共青团组织的全国大型调查看,当代青年 中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也就 程,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旧 的转换,新旧观念的碰撞,中西文化的冲突,使得社会上 各种道德观念、价值准则良莠并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当代青年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当代青 年如果缺乏自律精神,就会感到混乱、迷茫,无所适从,因 此.只有具备自律意识,才能充分发挥人格主体的主观能 动性,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思考, 科学决策,正确选择,向着更高的道德境界迈进。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是说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但是实际上却没有那样做.知 与行是分离的。这表明在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 上出现问题,即把道德当作知识的倾向严重存在.忽视了 道德习惯的培养。这样,最基本的品德素质的培养出现空 缺,使一些不知羞耻、不讲信用、不讲良心、忘恩负义的行 为得以存在,青年的伦理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一旦缺乏有 效的控制、约束和引导,就会产生扭曲的道德人格。社会 变迁中.青年道德失范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进入互联网的 人是社会环境的创造者,同时又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道德人格的培育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整治和优化。总的 青年人往往会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与行为。一方面。青年 认为网络上很难讲道德.另一方面,有意或无意地做些违 来说,社会环境对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作用可分为以下 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青年在生活之前,多数时间是与父 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北京五所高校对大学生使用互联网 进行了调查:对于“在网络交往中.应遵守诚实守信的社 母生活在一起,因此,家庭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深深烙 会公德”这一点,38.8%的人表示“现在做起来很难”,还有 5.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有12.5%的学生曾经“获得他 印在青年的心灵上,都会影响青年个体未来的生活,塑造 着个体的人格。一般来说,人的社会化过程可以明显地分 为两个领域,一是接受家庭教育的熏陶,一是接受社会的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引导)和约束。在成人阶段之 人的邮件”,9.8%的人曾经“查阅黄色图片或文字”.8.6% 的学生曾经“获得机密或他人的私人信息”,还有5.4%的 人曾经“发布了不健康的信息”。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表明 了青年人在网络道德问题上的模糊与失范。模糊认识必 然造成错误,错误也必然成为失范行为的先导。 青年上网的人多,如果对青年网上的失范行为不进行遏 制,网络失范行为就会日益严重。目前网络犯罪的现象时 前,家庭教育要比社会教育更基本,内容更丰富,与道德 人格的形成关系更大。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人们总是从 自己的父母那里开始认识世界,走向社会的。父母的一言 一行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青年的成长。家庭教育又可 以随时随地进行,许多人是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言行接 121 ■匪一 探析当前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积极影响 曹红战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本文从介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 的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9年, 育的积极影响入手,为家长对子女进行正确施教,充分发 在农村为6.9年,在城镇已达到9.4年。教育的普及提高了 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 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也自然提高了家长的自身素质和 些有益的借鉴。 教育孩子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在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积极 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并积极采 影响 取措施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水平。在北京,有一位 年轻的妈妈在怀孕时。就学习教养孩子的科学知识。从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系 孩子生下来,就开始写孩子的成长El记,而且继续学习, 统工程。任重而道远。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 不断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孩子健康成长,她也不断增 孩子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家 长知识。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后来在她写的一篇文章 长是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 中提出的“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观点得到了北京市 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陶西平先生的肯定和赞扬。于是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条件 “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被广大家长接受,并成为一句家 的普遍改善.家庭生活质量的改观,重视教育的价值观念 庭教育的名言。 的普及.家长对教育的物质投入、情感投入都空前增加, 2.家长的教育观念逐渐好转。 家庭教育在人的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相 重视.尤其在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也日 应的变化:第一,具有竞争意识、实力意识、平等意识、自 益显示出来。 主意识等特征的市场意识逐渐增强,并且在家教实践中 一、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子女的良好教育创造了 体现出来。第二,转变了传统的的亲子观。更多的家长在 条件 教育子女问题上坚持的是一种理智的、民主的教育态度 1.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和自身素质普遍提高。 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第三,转变了传统的儿童观、教育观。 大量的事实和研究成果表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和 越来越多的家长既把孩子当作的社会成员来平等对 自身的素质状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起着举足轻重的 待,又尊重孩子的人格,承认孩子的权力和地位,自觉地 作用。鉴于此,党和采取了相应的积极措施,尤其是 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年龄特点,开展适度的 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扫除文盲的举措使众多的国民从中 家庭教育。营造平等、民主、互助、友爱、真诚的家庭气氛。 得到了好处。2004年9月28日,新华网记者吕诺的文章 第四,转变了传统的人才观,越来越多的家长在日常的家 《从“书信”到高等教育大众化》显示:1949年,目不 庭教育中更注重加强孩子在知识、智能、意识、观念、优秀 识丁的文盲和半文盲占我国人口的80%以上。15岁以上 品质和健康身心等方面的培养力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1.6年,相当于日本明治维新 实是,更多的家长,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在教育子 前夕水平。低于美国和英国1820年的水平。而在1999年 女的观念方面也有了质的改变,这无疑是家庭教育的积 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11年,首次超过当时6.66年 极方面.是社会进步的结果。 受社会规则.完成社会化的,因此家庭教育对道德人格的 生活。当代青年的物质生活比以前大大丰富,以怎样的方 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永久性的。所谓家庭环境的优化,就是 式进行消费,养成怎样的生活习惯,就成为摆在当代青年 父母应确实担当起育人的职责,既不应娇宠和溺爱孩子, 面前的突出的新问题。学校德育不应回避这些问题,而应 也不应过分苛求孩子——过与不及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 该向学生传授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有关知识,指导他们以 果。只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实施正当的家庭教育,青 自尊自爱的方式生活,引导他们体验这种文明健康的生活 年的道德人格才能健康发展。 方式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应关注和指导青年的学习 2.学校环境。学校教育对青年道德人格的教育具有极 生活。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学 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社会转型期青年种种道德失范 校德育可以通过强化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爱 的现象.人们不得不反思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不佳已是 国主义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年如何做人。 不争的事实。学校德育应重新定位,向生活世界回归,即让 培养青年良好的道德人格,不仅需要家庭、学校的 学校德育从抽象化、空洞化、形式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回归 努力。更需要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同为培养青 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青年的现实生活,帮助青年走出道 年良好的道德人格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撑起一片洁净 德失范的误区。具体来说,就是要关注和引导青年的日常 的蓝天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