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绿色建筑设计探析

绿色建筑设计探析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29卷第6期                山   

2003年6月文章编号:100926825(2003)0620009202

SHANXI ARCHITECTURE

西建

Vol.29No.6筑             

Jun. 2003

・9・

绿色建筑设计探析

吴秀銮

摘 要:绿色建筑已成为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标准、原则,并

提出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中图分类号:TU241191文献标识码:A

  自从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在环保大会上提出“可持续发

展”口号后“,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应用,在建筑领域也掀起了一股“绿色建筑”潮。所谓“绿色建筑”就是一种象征着节能、环保、健康、高效的人居环境,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指导建筑实践,创造出人工与自然相互协调、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建筑空间环境,它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理想建筑。目前,绿色建筑已成为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3 绿色建筑整体环境的设计方法

整体环境的设计,不是针对某一个建筑,而是建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

城市规划要引入绿色建筑理论。城市开发建设应与当地3.1 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一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让城市的历史文脉、自然地理特征得以沿袭,如希腊雅典的迦斯—克拉梅考斯城市更新规划是由建筑师Finikakis和polyzos设计的,该项目用地靠近雅典卫城及市中心,已成为城市的衰退区,建筑师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在结合当地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及空间构架的同时,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环境污染,建立绿化带等手段,复兴了这个古老街道。

1 绿色建筑设计的一般标准1.1 绿色建筑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共生,尽可能

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

1.2 绿色建筑要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

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绿色建筑要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环1.3 

加强环境绿化。随着交通发展和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在境污染,采用耐久、可重复的环保型绿色建材,充分利用太阳能、3.2 

购买住房时,考虑位置、价格已退居其次,而环境因素占居主位,风能等自然清洁能源,加强绿化,改善环境。

人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绿化可以绿色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求建1.4 

创造空间,美化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用绿化覆盖地面,由筑空间具有包容性,功能具有综合性,使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

于大量水分蒸发,往往可以造成比较凉爽、舒适的环境,高大的乔可扩展性。

木在地面上形成了较大树荫,减少路面吸热,绿化可以净化空气,

1.5 绿色建筑应具有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形式表达现代生

提高空间的氧含量,在一个住宅小区中,一定要注意环境绿化,创

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

造出良好的微气候,应该将绿化量化标准引入设计规范。当前,

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地方文化意韵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环境绿化主要包括小区周围环境绿化和建筑立体绿化。

2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1)小区周围环境的绿化。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

整体及环境优先原则。建筑应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环2.1 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要体现对的草坪高几位。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用独特2)立体绿化。引入“土地空间化”的概念,包括墙面绿化、屋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顶绿化和阳台绿化。墙面绿化主要是在强烈阳光直射面爬满绿

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绿色建筑应体现对能源的节省,尽2.2 色藤状植物,避免阳光直射墙面,降低外墙面温度,保证室内温度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大智能化设计,广泛的稳定性。如重庆的“天奇花园”的墙面绿化,在西墙面上设计由利用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柱子和圈梁组成的构架,并设置种植槽和集中喷灌系统。夏季爬互动关系,做到近期规划与长期规划的结合,为扩建和建造留有山虎覆盖墙面形成一道绿墙,绿墙和墙面之间形成大约300mm余地。宽的间层,这间层形成了良好的通风竖井,增强了墙面的散热性

能,而且绿墙还能避免阳光对墙面的直射。屋顶绿化是在建筑屋健康舒适的原则。绿色建筑应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2.3 

用户的关心,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的沟通,让人们在健康、舒适、顶上采用蓄水覆土种植,屋面上种植花草和一些低矮灌木,形成

一个“空中花园”。阳台绿化是在居民家的阳台上种植一些花草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这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

植物。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声环境氛围,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

收稿日期:2003202225

作者简介:吴秀銮(19662),女,19年毕业于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专业,讲师,盐城建筑工程学校,江苏盐城 224006

4 绿色建筑体系中建筑单体的设计方法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0・

第29卷第6期          Vol.29No.6山西建筑                  2003年6月Jun. 2003SHANXI ARCHITECTURE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3)0620010202

谈当代建筑设计中历史文化的继承

王骁丁

摘 要:介绍了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中如何继承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历史文化、当代建筑设计和未来建筑发

展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中国建筑的历史文化蕴含着我国民族的智慧和结晶。关键词:当代建筑,设计,历史文化中图分类号:TU2092文献标识码:A

1 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历史文化

在1966年发表的《城市建筑》中,罗西表明了他对待历史的

态度,认为传统形式在城市发展及其形态构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使建筑艺术摆脱商业化的制约和工业化的影响,只能从广义的乡土风格中汲取语言的对象与素材。理想和现实的地貌在罗西的作品中交织着,它们与现存的城市结构融合在一起。其作品独特的双重形象,一方面反映了人的思想和创造力在更深方面的汇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历史和建筑中的多重脉络。罗西认为一个建筑是对城市作为三维记忆与思想场所的反映,用建筑师的语言来说,它包含着“历史、地域、结构与普通生活的关联。”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4.1 

工性能密不可分。曲面建筑的热耗小于直面建筑,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减少体型凹凸变化,采用规则平面形式。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4.2 

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1)采用良好的外墙材料,利用更好的隔热砖代替粘土砖,节省土地资源,如上海现代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以秸杆稻草为原料的绿色建材———稻草板,并在上海青浦县推广使用,它与传统的粘土砖相比,不仅具有色彩丰富、重量轻、体积小、保温、隔热、隔音等多项优良性能,而且在环保上解决了秸杆焚烧的问题,其次它自然降解,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2)采用选择性镀膜窗户,其导热系数在1.5W/(m2・K)~

22

0.5W/(m・K)之间,而普通单、双层窗户则为5.5W/(m・K);3)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4)使用各种轻便可调节的遮阳设备抵卸夏季太阳的直接辐射,同时冬季能够调节便于采光。

罗西在《城市建筑》中提到集体记忆,认为城市本身便是人们的集体记忆“,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才会在城市建筑的分析中极力的将‘场所’视为是人为事实所具有的独特原则……因此记忆变成了城市结构的主导”。“记忆”这个词人们都觉得用得好,好像让人的牵挂里有一种空落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如同罗西的理论给予的感觉一样,RobKrier和Lecnkrier就曾经提出罗西理论的抽象问题,认为罗西的理论距人们很近,尤其接近人们的情感,接近人们的思维。建筑如同语言,都是人类思维的产物。那么是否可以说罗西的理论很接近建筑呢?听起来这样说是狡辩,其实不然,罗西最终所确立的理论正是从对城市和建筑问题的考察中得

建筑节能设计。要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4.4 

燃气等,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无污染能源。建筑材料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能源,同时严格做到建材无污染、无辐射。例如,1995年日本建成首幢高层绿色住宅,居民洗涤用水利用“超太阳能集热器”加热,并在阳台上装有一种垃圾处理机,将生活垃圾加工处理成植物生长用的肥料,在大楼中装有风车,由风力发电为公共走廊提供照明。

建筑智能设计。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4.5 

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大楼,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5 结语

绿色建筑设计观念对提高建筑质量、改善环境、提高空间使用率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21世纪是绿色生态时代,绿色建筑的兴起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客观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新探索,它必将开辟建筑史上新篇章。参考文献:

[1]陈晓雯.关于中国绿色建筑发展问题[J].新建筑,1999,(2):42245.

[2]朱大明.当代建筑评论的新视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J].新建筑,1999,(11):33236.

4.3 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

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1)楼梯的可生长性,包括基础的预留量、楼段板承重的预先考虑,周边环境的生长预留地等;2)预留管道空间,包括水电、通讯的发展空间;3)家具系统的可变化性。任何设计要体现“一二十年不落后,三四十年可改造”的思想。

Onthegreenarchitecturedesign

WUXiu2luan

(YanchengBuildingEngineeringSchool,Yancheng224006,China)

Abstract:Thegreenarchitecturehasbecomethemaindevelopmenttrendin21centuryandattractedmoreandmoreattentions.Inthispaperthedesignstandardsandprinciplesofgreenarchitecturesaremainlyelaboratedandsomemethodsareproposedforthegreenarchitecturedesign.Keywords:greenarchitecture,design,standard

收稿日期:2003203203

作者简介:王骁丁(19682),男,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上海 200092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