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美术说课稿:《娇艳的花》说课稿

来源:好走旅游网


《娇艳的花》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 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娇艳的花》。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十二课,本节课是造型: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多姿多彩的花把我们的世界打扮得分外美丽,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花卉,无论是在表现方法 上,还是独特的画面效果上,都体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情趣,本课将带领学生逐步体验中国画的特 殊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表现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

应会: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的花卉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对中国画花卉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的作用.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

四、教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五、说教学准备:

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花的图片或鲜花等。

在教室里陈设不同品种的鲜花。

六、说教学过程设计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3、新授课 4、学生作业 5、小结

第一环节:组织教学

维持班级纪律,检查美术用具的完备性。

第二环节:引入新课

看到教室里陈设的鲜花,同学们会想到今天的学习内容一定会和什么有关系?

出示课题:娇艳的花:

3、新授课

(1)提出问题:

①谁认识这些花儿.并叫得出它们的名字?

②你们还认识其他的花儿吗?请你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③鲜花再艳,也有捅谢的时候.什么花儿会永不凋谢?

(2)展示中国画花卉。

提出问题:

①猜猜它是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展示文房四宝)

②用这种绘画工具绘制的画叫什么画?

③作者是如何表现花朵娇艳的?

提出问题:

①怎样用笔、蘸色才能表现出花卉的特点?

②水分的多少与画面的效粜有关系吗?

第三环节:教师示范

打开书,联系老师示范的过程,你认为书上的作业哪些地方运用了和老师一样的方法?

展示花卉作品。

提出问题:

这些作品哪一幅你更喜欢?为什么?

第四环节: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临摹老师提供的范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儿进行表现。

第五环节:小结

组织交流。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娇艳的花》一文的粗浅认识和教学预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生成,及时做出调整,以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有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