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及汽车[实用新型专利]

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及汽车[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好走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3261912 U(45)授权公告日 2021.05.25

(21)申请号 202021271076.5(22)申请日 2020.07.01

(73)专利权人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双河大街99号

院1幢五层101内A5-061(72)发明人 高莉研 康凯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83

代理人 周春雨 黄志兴(51)Int.Cl.

B60J 5/1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及汽车(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门,公开了一种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包括尾门上外板(1)、尾门内板(2)和尾门下外板(3),所述尾门内板(2)的上部与所述尾门上外板(1)相连接,所述尾门内板(2)的部与所述尾门下外板(3)相连接,所述尾门内板(2)的下部与所述尾门下外板(3)连接处设置有筋条(21),尾门下外板(3)的上侧设置有配合槽(31),所述尾门内板(2)与所述尾门下外板(3)上端的连接间隙形成截面不等的涂胶槽(4)。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塑料尾门部件的连接强度高,密封性好,定位方便。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带有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的汽车。CN 213261912 UCN 213261912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包括尾门上外板(1)、尾门内板(2)和尾门下外板(3),所述尾门内板(2)的上部与所述尾门上外板(1)相连接,所述尾门内板(2)的下部与所述尾门下外板(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内板(2)的下部与所述尾门下外板(3)连接处设置有筋条(21),所述尾门下外板(3)的上侧设置有配合槽(31),所述尾门内板(2)与所述尾门下外板(3)上端的连接间隙形成涂胶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内板(2)与所述尾门下外板(3)的连接区域形成下沉区域,所述尾门下外板(3)搭接在所述下沉区域,且搭接后所述尾门下外板(3)的外表面与临近的所述尾门内板(2)外表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21)的外表面与邻近所述尾门内板(2)的外表面和所述尾门下外板(3)的外表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内板(2)的下部与所述尾门下外板(3)之间通过粘接胶相连接,所述筋条(21)与所述配合槽(31)配合处形成为截面不等的所述涂胶槽(4)。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21)和所述配合槽(31)设置在所述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左右两侧的后风挡玻璃密封胶涂覆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其特征在于,单侧所述后风挡玻璃密封胶涂覆区内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筋条(21)和与所述筋条(21)数量相同的所述配合槽(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筋条(21)相距15‑25mm,所述筋条(21)的宽度为2‑3mm,长度为40‑50mm,所述配合槽(31)的宽度为6‑8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21)宽度的中心线与所述配合槽(31)宽度的中心线相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槽(4)内适于涂覆用于密封后风挡玻璃的玻璃密封胶。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

2

CN 213261912 U

说 明 书

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及汽车

1/5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门,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塑料尾门总成。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0002]轻量化是燃油车实现节能减排、新能源车提升续航里程的重要途径。外覆盖件以塑代钢是车身系统实现轻量化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近年来塑料尾门的应日趋广泛。[0003]如图1、图2所示,汽车塑料尾门通常包括尾门内板2和尾门外板,其中的尾门外板通常分为上下两段,分别形成尾门上外板1和尾门下外板2。上下两段塑料的尾门上外板1和尾门下外板3均通过粘接胶搭接在塑料的尾门内板2上。塑料尾门内、外板的材质为不同的改性PP材料,与粘接胶之间的粘合强度较难得到保证。另外,塑料尾门的内、外板均与风挡玻璃通过玻璃密封胶粘接,而玻璃密封胶与PP的粘合强度相比于与金属材料的粘合强度要差,现有的汽车塑料尾门的尾门内板2与尾门下外板3之间产生随形的搭接空隙区域,形成等截面涂胶槽4,胶接强度较差。尾门内板2与尾门下外板3之间的粘接胶5难以形成有效地密封,直接影响了尾门风挡玻璃区域的密封性。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塑料尾门部件,结构强度高,密封性好。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的自重轻,尾门强度高,密封性好。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包括尾门上外板、尾门内板和尾门下外板,所述尾门内板的上部与所述尾门上外板相连接,所述尾门内板的下部与所述尾门下外板相连接,所述尾门内板的下部与所述尾门下外板连接处设置有筋条,所述尾门下外板的上侧设置有配合槽,所述尾门内板与所述尾门下外板上端的连接间隙形成涂胶槽。[0007]优选地,所述尾门内板与所述尾门下外板的连接区域形成下沉区域,所述尾门下外板搭接在所述下沉区域,且搭接后所述尾门下外板的外表面与临近的所述尾门内板外表面平齐。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尾门下外板的下沉区域的设置,不仅能够使得搭接后尾门下外板的外表面与临近的尾门内板外表面平齐,保证后风挡承接玻璃胶的表面平滑光顺,而且便于尾门下外板和尾门内板之间形成大面积的接触,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涂胶槽的形成。

[000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筋条的外表面与邻近所述尾门内板的外表面和所述尾门下外板的外表面平齐。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尾门内板上筋条的设置也不影响后风挡承接玻璃胶的表面平滑光顺,便于汽车后风挡玻璃的安装。[0009]优选地,所述尾门内板的下部与所述尾门下外板之间通过粘接胶相连接,所述筋

3

CN 213261912 U

说 明 书

2/5页

条与所述配合槽配合处形成为截面不等的所述涂胶槽。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粘接胶相连接不会在粘接面的向对面形成连接结构,保证粘接部位的表面平滑光顺。截面不等的涂胶槽能够增加尾门内板、尾门下外板与粘接胶的接触面积,提高粘接强度。[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筋条和所述配合槽设置在所述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左右两侧的后风挡玻璃密封胶涂覆区。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在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左右两侧的后风挡玻璃密封胶涂覆区形成曲折的涂胶槽,形成加大面积的胶接区和提高风挡玻璃的密封性。

[0011]进一步优选地,单侧所述后风挡玻璃密封胶涂覆区内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筋条和与所述筋条数量相同的所述配合槽。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两个以上的筋条能够与相同数量的配合槽形成一一对应的配合结构,提高连接强度,并能够形成较为严实的密封结构,还能够方便尾门内板与尾门下外板连接时的定位。[0012]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筋条相距15‑25mm,所述筋条的宽度为2‑3mm,长度为40‑50mm,所述配合槽的宽度为6‑8mm。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能够对尾门内板的机械强度进行加强,同时形成的涂胶槽的宽度和位置更加合理。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筋条宽度的中心线与所述配合槽宽度的中心线相重合。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在筋条两侧所形成的涂胶槽的宽度相等,所形成的

密封结构更合理。尾门内板和尾门下外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的连接强度更高,

[0014]优选地,所述涂胶槽内适于涂覆用于密封后风挡玻璃的玻璃密封胶。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用于密封后风挡玻璃的玻璃密封胶不仅在后风挡玻璃密封胶涂覆区的后风挡玻璃与尾门内板或尾门下外板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密封,还能够在后风挡玻璃密封胶涂覆区的涂胶槽内形成胶封,后风挡玻璃的密封性更好。[0015]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在尾门内板的下部设置有筋条,在尾门下外板上部的相对位置设置有配合槽,能够增加尾门内板和尾门下外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并能够方便二者之间的定位。在尾门内板和尾门下外板之间的连接间隙以及筋条与配合槽之间的配合间隙形成了曲折的,截面不等的涂胶槽,能够使得尾门内板、尾门下外板和后风挡玻璃之间形成多点封堵的密封结构,粘接性能更高,密封性更好。[0017]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自重更轻,结构强度更高,密封性更好。

[0018]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现有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局部正视图;[0020]图2是图1中A‑A部位剖视图;

[0021]图3是一种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局部正视图;[0022]图4是图3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0023]图5是图4的零件爆炸图;

4

CN 213261912 U[0024][0025][0026][0027][0028][0029]

说 明 书

3/5页

图6是图4中B‑B部位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        尾门上外板            2        尾门内板21       筋条                  3        尾门下外板31       配合槽                4        涂胶槽5        粘接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前、后、左、右”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所描述的装置或部件在实际使用状态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中,汽车正常行驶的方向为“前”。“外、内”是指在汽车的左右方向,相对于汽车的左右中线而言,远离左右中线的一侧为“外”,靠近左右中线的一侧为“内”。除非特别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自身方位的限定,与安装到车身上所具有的方位一致。[00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术语“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3]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尾门上外板1、尾门内板2和尾门下外板3,尾门内板2的上部与尾门上外板1相连接,且尾门内板2的下部与尾门下外板3相连接,形成整体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结构。其中,尾门内板2的下部与尾门下外板3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筋条21,筋条21可以为条形、半圆形,也可以为锯齿形。同时,在尾门下外板3的上侧与筋条2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配合槽31,与筋条21的形状相对应,配合槽31可以为“U”形、半圆形,也可以为锯齿形。在尾门内板2与尾门下外板3相连接时,筋条21位于配合槽31内。在尾门内板2与尾门下外板3相连接时,尾门内板2与尾门下外板3上端之间的连接间隙以及筋条21与配合槽31之间的连接间隙形成为走向曲折的涂胶槽4。通过在涂胶槽4里涂覆粘胶,与尾门内板2与尾门下外板3之间的粘接胶形成多点密封,提高汽车塑料尾门总成的密封性。

[0034]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尾门内板2与尾门下外板3的连接区域形成下沉区域,尾门下外板3搭接在该下沉区域,形成结构稳定性较高的搭接结构。并且,尾门内板2的下沉区域的下沉深度等于尾门下外板3的厚度与二者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厚度之和,使得搭接后尾门下外板3的外表面与临近的尾门内板2外表面平齐,形成总体平滑的外表面。

[0035]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筋条21的外表面与邻近尾门内板2的外表面以及尾门下外板3的外表面均处于平齐状态,使得筋条21附近的外表面形成整体平滑的表面。

5

CN 213261912 U[0036]

说 明 书

4/5页

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的一些实施例中,尾门内板2的下部与尾门下

外板3之间通过粘接胶相连接。粘接胶5在形成尾门内板2和尾门下外板3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同时还形成了尾门内板2和尾门下外板3之间的一道密封结构。如图5所示,粘接胶5和尾门下外板3的厚度之和等于尾门内板2下沉区域的下沉深度之和,使得搭接区域尾门下外板3的外表面与附近的尾门内板2的外表面平齐。尾门内板2的筋条21与尾门下外板3的配合槽31之间的涂胶槽4的截面积可以与涂胶槽4的其他部位的截面积不相等,尾门内板2的筋条21与尾门下外板3的配合槽31之间的涂胶槽4不同位置的截面积也可以不相等。不等截面的涂胶槽4能够增加密封胶的胶封面积和胶封强度,提高粘接强度和密封性能。[003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筋条21和配合槽31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左右两侧的后风挡玻璃密封胶涂覆区,在后风挡玻璃密封胶涂覆区形成曲折的、截面不等的涂胶槽4。而曲折的、截面不等的涂胶槽4形成的胶接结构能够使得后风挡玻璃与后风挡玻璃密封胶涂覆区之间粘接更加牢靠,同时还能够作为二者之间的另一种密封结构。

[0038]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在塑料尾门总成每一侧的后风挡玻璃密封胶涂覆区内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筋条21和与筋条21数量相同的配合槽31,每个筋条21与一个配合槽31对应设置。两侧的各两个以上的筋条21与两个以上的配合槽31相配合,形成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更高,两个以上筋条21与两个以上配合槽31之间形成的涂胶槽4能够提供后风挡玻璃密封胶涂覆区与后风挡玻璃之间的足够的粘接强度和密封性。同时,在尾门内板2和尾门下外板3上设置配合结构以及尾门内板2和尾门下外板3之间的安装连接也较为方便。

[003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个筋条21设置在后风挡玻璃密封胶涂覆区相距15‑25mm的位置,筋条21的宽度设置为2‑3mm,筋条21的长度设置为40‑50mm,配合槽31的宽度设置为6‑8mm。作为其中的一个优选方案,两个筋条21之间的距离为20mm,筋条21的宽度设置为2mm,长度为45mm,配合槽31的宽度设置为6mm。[004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一种进一步细化的具体实施方式,筋条21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与配合槽31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由此,在筋条21的两侧形成的涂胶槽4的宽度相等。而在筋条21顶端形成的涂胶槽4与在筋条21的两侧形成的涂胶槽4的宽度可以不等,尾门下外板3的上侧沿与尾门内板2之间形成的涂胶槽4的宽度与筋条21的两侧的涂胶槽4的宽度则不相等。

[0041]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后风挡玻璃密封胶涂覆区的涂胶槽4内涂覆玻璃密封胶,后风挡玻璃通过的玻璃密封胶固定在后风挡玻璃密封胶涂覆区形成固定连接。玻璃密封胶在形成后风挡玻璃密封胶涂覆区与后风挡玻璃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同时,还形成了与后风挡玻璃之间的多点密封。[004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通过尾门内板2与尾门下外板3之间的筋条21和配合槽31之间的配合,加强了汽车塑料尾门总成的强度。尾门内板2与尾门下外板3上端的截面不等的涂胶槽4,增加了玻璃密封胶与尾门内板2和尾门下外板3之间的粘接强度,提高了风挡玻璃、尾门内板2和尾门下外板3之间的密封性。筋条21和配合槽31之间的配合结构,还能够起到尾门内板2和尾门下外板3之间安装连接的辅助定位作用。[0043]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任一种实施例的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在

6

CN 213261912 U

说 明 书

5/5页

减轻汽车自重的同时,保证了汽车塑料尾门总成的机械强度,提高了汽车塑料尾门总成及其与后风挡玻璃之间的密封性。[004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种实施方式”、“一些实施例”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其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

[0045]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7

CN 213261912 U

说 明 书 附 图

1/6页

图1

8

CN 213261912 U

说 明 书 附 图

2/6页

图2

9

CN 213261912 U

说 明 书 附 图

3/6页

图3

10

CN 213261912 U

说 明 书 附 图

图4

11

4/6页

CN 213261912 U

说 明 书 附 图

5/6页

图5

12

CN 213261912 U

说 明 书 附 图

6/6页

图6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