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学案本册知识结构图
第⼀单元位置与⽅向(⼀)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个⽅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向。
2、会辨别地图上的⽅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向,能根据给定的⼀个⽅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个⽅向),并能描述⾏⾛路线。学习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辨认⽅向的意识,进⼀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个⽅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个⽅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向,并能⽤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向。
3、使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路线。教学建议:
1、根据学⽣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位知识。
2、使学⽣学会辨认地图上的⽅位和空间⽅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的⽅位
来形成辨认⽅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位和地图上的⽅位联系起来。教材⾸先利⽤学⽣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知识,通过⼤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位的能⼒,然后让学⽣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向。
3、三年级学⽣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
抽象逻辑思维在很⼤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来说,东、南、西、北等⽅位概念的掌握还是⽐较抽象的,学⽣需要⼤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已有的知识和⽣活经验为基础,创造⼤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励学⽣⾃主探索,独⽴思考,敢于发表⾃⼰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的想法。使学⽣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位知识的感知。
第⼀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向
第⼆课时认识地图上的⽅向
第三课时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向
第四课时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个⽅向)
第⼆单元除数是⼀位数的除法新知识点:1、⼝算除法(1)⼝算。(2)估算。2、笔算除法。(1)基本的笔算除法(2)除法的验算。学习要求:
1、会⼝算⼀位数除整⼗、整百数、⼏百⼏⼗以及⼀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2、经历⼀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般的笔算⽅法,会⽤乘法验算除法。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4、感受数学与⽣活的联系,能够运⽤所学知识解决⽇常⽣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建议:
1、加强学⽣⾃主探究的意识,使学⽣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
为了避免学⽣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算过程,套⽤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般的⼝算思路,也没有出⽰笔算除法的法则,⼆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1)激活学⽣已有的⼝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位数的⼝算除法中。学⽣已有的与除法是⼀位数的⼝算除法相关联的⼝算经验:表内乘法和⼀位数乘整⼗、整百数的⼝算。这些⼝算经验是帮组学⽣解答除法是⼀位数的⼝算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已有的相关⼝算经验,唤起学⽣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到除数是⼀位数的⼝算除法这样⼀个新的情景中。
(2)引导学⽣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法。教学时,应充分利⽤学⽣已掌握的除法⼝算经验,结合⼀定的直观操作活动,使学⽣养成⼀种有序的思考和操作习惯,从⽽⾃主概括出笔算除法的计算规律。
(3)引导学⽣⽤简洁的语⾔表述思考的过程。
引导学⽣⽤数学语⾔表达⼝算除法和笔算除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归纳、整理运算程序和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中的提炼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给学⽣⼀个宽松的说话环境。⾸先,让学⽣在思考每个例题时,⾃⾔⾃语地、轻声的说出⾃⼰的思考过程。然后,让学⽣在⼩组中(或与同桌)说出⾃⼰的思考过程。最后,提供过程的范例。让说得好的学⽣在班上交流,或者教师根据多个学⽣的表述概括出班上学⽣的不同解题策略。通过有层次的说过程、说算理,⾃主归纳出⼝算或笔算除法的基本⽅法,同时,学会⽤简洁的语⾔表述⾃⼰的思考过程。2、拓宽主题图的情景视野。
为了让学⽣在解决问题的情景中学习除法是⼀位数的除法,教材设计了学⽣熟悉的、丰富多彩的⽣活场景,从中引出需要⽤除法解决的若⼲问题。但是,这些素材还不能满⾜⼴⼤师⽣的要求。因此,实际教学时,⽼师应根据当地情况和学⽣的需求,将除法的学习与学⽣的⽣活环境、健康成长、交通、体育、娱乐、饮⾷和科普知识等联系起来,使枯燥乏味的除法计算融⼊⼈类的⼀切活动之中,提⾼学⽣学习的兴趣。3、把估算放在与⼝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课程标准》为学⽣提供的关于估算的学习⽬标。要落实这⼀⽬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①充分认识估算在⽇常⽣活和⼯作中的⼴泛作⽤,认识到估算对学⽣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②将估算、⼝算、笔算的数学结合起来。教学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要注意引导学⽣将估算算法与其他算法结合起来应⽤,使学⽣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法的作业,感受估算的应⽤价值。③适当补充⼀些与学⽣⽣活密切联系的估算内容,加⼤估算应⽤的⼒度,培养学⽣的估算意识。
4、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学⽣简单的推理能⼒。
乘法和除法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从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将乘法运算的思维⽅法迁移到除法当中。如:教学60÷3()时,可引导学⽣思考3×()=60。⼜如,在验算除法时,可依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乘法验算除法的检验⽅法。这样,通过从⽭盾的双⽅⼊⼿,引导学⽣揭⽰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使学⽣既掌握了除数是⼀位数的除法计算,⼜培养了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算除法
第⼀课时⽤⼀位数除,商是整⼗、整百数以及⼀位数除⼏百⼏⼗数
第⼆课时⼀位数除两位数的⼝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