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友 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 2008 ̄09 ̄(27)国 工程项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 李世萍 (山西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文章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工程项目人力 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 关键词:工程项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中图分类号:U412.36 6文献标识码:A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存在着许多问题:① 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在人员知识技能结构上存在着比例失调。②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训机制需要改进,存在选择的标准 仅以“经验”为主,不能对人才的能力、个性、知识及技能等进行综 合评价,造成人才浪费的问题。③工程项目人员配置机制和方法有 待提高。主要存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滞后,配置内耗严重。④ 工程项目人员整体素质需要提高。随着电力工业的蓬勃发展和建 筑工程项目规模日益扩大,需要一大批善经营、精管理、通商务、懂 法律、会外语经验丰富的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但我国工程项目管 理力量配备却远远达不到需求。⑤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1树立人力资本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的知识型员工增多,这就 要求工程项目人力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要逐步适应这 种时代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认为人力资源是其他生产资源的附 属物,抛弃人事管理的不科学的做法,把人力资本和以人为本的理 念引入工程项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中来,既体现于工程项目组织 与员工之问的目标兼容、共进双赢、双满意的管理之中,也体现于 尊重管理、关心管理、参与管理、自主管理、柔性管理以及工作在设 计的各种管理行为之中。从当前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看, 要实现工程项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必须先改变观念,逐步形成符 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平、平等、效率等一系列现代化的观念。这是 搞好工程项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认识基础。 2搞好人力资源配置计划 制定人力资源计划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任务:一是角色和 职责分配。明确项目管理中的项目角色和职责,确立科学的岗位 数量,编制并实施岗位职责,将每项工作分配到具体的个人(或 小组),明确不同的个人(或小组)在这项工作的职责,确定负责 人。二是人员配备管理计划。主要解决项目组什么时候需要什么 样的人力资源,通常采用资源平衡的方法,将部分编码工作提前 到和设计并排进行,这样将工作的次序进行适当调整,削峰填 谷,形成人员需求的平衡,会更利于降低项目的成本和降低人员 的闲置时间,以防止成本的浪费。三是搞好人才预测。人力资源 预测是对未来环境的分析,是在评估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假设。一 个工程项目的建立必须对整个项目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进 行综合预测,确定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明确各级人员职 责和权力,配备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且具有资格的项目 经理和专业管理人员。同时,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奖 罚措施,引进激励竞争机制,实现以人为本的工程项目过程动态 一106_ 文章编号:1000—8136(2008)27—0106—02 管理,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潜能,提高项目管理和控制水平。最 后按照项目管理手册的要求,对整个项目的各类专业人员进行配 置。 3多渠道招募人员 在确定了工程项目组需要的人员数量和标准后,就需要通过 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得这些人员,这是实现工程项目人力资源优化 配置的重要工作。招募人员需要根据人员配备管理计划以及组 织当前的人员情况和招聘的惯例来进行。项目中有些人员是在 项目计划前就明确下来的,但有些人员需要和组织进行谈判才能 够获得,特别是对于一些短缺或特殊的资源,可能每个工程项目 组都希望得到,如何使你的项目组能够顺利得到,就需要通过谈 判来实现。谈判的对象可能包括职能经理和其他项目组的成员。 另外,有些人员可能组织中没有或无法提供,这种情况下就需要 通过招聘来获得。 4依据岗位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和调整 通过招聘、考试、选拔或委派等手段获得人员后,要使他们很 快就能进入角色,充分发挥出各自的潜力和积极性,关键是根据 各自的特长和特点以及项目工作的需要等把他们配置到合适的 地方与岗位上,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同时要经过一段时间 的磨合考察后,及时做一些调整,从而在动态管理中实现优化配 置。同时要严格管理项目班子成员,以提高工作效率。明确每个项 目班子成员的职责、权限和个人业绩测量标准,以确保项目班子 成员对工作的正确理解,并作为进行评估的基础。按照规定的标 准测量个人业绩,提倡员工采取主动弥补业绩中的不足,鼓励员 工在事业上取得更大成绩。 5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是工程项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高级阶段和最重 要的步骤之一。一般而言,工程项目团队的过程就是形成工程项 目团队的过程,或是按照工程项目团队的要求进行配置人员的过 程;同时,工程项目团队的形成实质是优化配置的结果,也是工程 项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追求目标和理想状态。因此,工程项目 人力资源配置达到一定水平时,就需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动态 管理过程中精心建设团队,以切实提高工程项目组织的整体效率 和充分发挥员工个体的潜力。 6建立工程项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机制 首先是建立健全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的培训机制。建立科学、 科学之友 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 2008 ̄-09 ̄(27)国 行政诉讼法第44条修改必要性之质疑 张翔 215000) (苏州市公安消防支队,苏州摘要:针对学者目前关于行政诉讼法第44条的修改建议,笔者并不认为其具有合理性, 相反维持当前的立法现状并以行政强制法的制定为契机,以使44条具体落到实处,本文从 比较法的视角,不停止执行制度的基础,以及其与停止执行制度的差异和修法的成本几个 方面来系统地论证笔者的观点。 关键词:行政诉讼法;比较法;原则与例外;制法与创法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of]一8136(2008)27—0107—03 为不停止执行原则过分注重效率而失于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1学者建议修改的理由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44条规定:“诉讼期问不停止具体行政 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的执 行:①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②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 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 止执行不会损害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③法律、法规规定 停止执行的”。在行政诉讼法的学理上学者称为“诉讼不停止执 行原则”。这一理论发端于欧陆,后为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学 说和实践所继受,1989年我国制定的行政诉讼法亦明显受其影 响。时值行政诉讼法即将修改之际,部分学者强烈呼吁应将44 条的规定改为“行政行为停止执行为原则,以不停止为例外”。其 理由主要有3点: (1)其将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执行力认定为不停止执行的理 论基础,随后进行了否定论证,进而得出不停止执行在现代行政 语境下法理基础的欠缺。 (2)其以权利的有效保障为出发点,以利益衡量为尺度,认 (3)行政诉讼法第66条的规定与不停止执行原则自相矛盾, 由此导致该原则在实践运行中的困难,“原则”已成“例外”。本文 的基本观点是:第44条没有修改的必要,针对学者的修改理由, 本文进行分析并论证自己的观点。 2比较法的视角 2.1德国 德国《基本法》第19条第4款规定:“任何人之权利,受到公 权力之侵害时,得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无其他法院有裁判权时,得 向普通法院提起诉讼。”依学说及实务,一致认为该项“权利保护 无缺漏”条款,不仅开启诉讼途径而已,更在于确保权利保护的有 效性。这正是包括“停止执行”在内的行政诉讼临时权利保护制度 的宪法依据所在。因为,如果没有It ̄N,/权利保护制度,基本法第 l9条第4款的保障就会落空。 《联邦德国行政程序法》第80条第一款规定:“申请复议及确 认无效之诉具有巾止执行的效力。本款也适用于创设性质行政行 务实、有效的培训管理机制,不断培养和提高广大员工技术业务 素质,是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其 次是建立健全对T程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要积极提倡和 大力推进项目经理专业化、职业化和社会化管理,尽快培养一批 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所需要的项目经理、设计经理、采购经理、 施工经理、财务经理,以及合同管理方面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以 适应当前工程项目发展的需要。再次是建立健全工程项目人力 资源的激励机制。只有充分的激励才能很好地挖掘出人力资源 的巨大潜力。因此,必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有效的原则设计 套以责任、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激励方案,建立多维的动态的 用人、留人激励机制,并将尊重激励、情感激励和文化环境激励 等运用到激励机制中来,使广大员工的价值得于合理的评估,促 一使全体员工能够全心全意地为企l、 l工作。最后是建立健全工程 项目人力资源的竞争机制。竞争是人力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原 则。工程项目大部分都应该是竞争性岗位,只有切实把竞争机制 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中,才能将广大员工的惰性抑制到最低限度, 才能将员工的才气和才能发挥到最佳状态。一方面,竞争可以充 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潜能,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另 方而,竞争可以帮助劳动者正确认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表 现,迎接挑战,增强创新能力。 一作者简介:李世萍,女,1972年出生,江苏高邮人,2006年毕业于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经济师。 Proj ect Optimal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Strategies Li Shiping Abstract:This paper construction projeel management in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problems,analysis of project opti- ealr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strategies. Key words:construction project;human resources;optimal allocation 1O7_-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