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放射给力总结之”名解+简答“

放射给力总结之”名解+简答“

来源:好走旅游网
名词解释:

第十一章:

放射性废物(radioactive waste):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活度大于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预计不再利用的物质。

豁免废物(exempt waste):含有放射性物质,且其放射性浓度、放射性比活度或污染水平不超过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的废物。

清洁解控水平(celearance level):由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以放射性浓度、放射性比活度和/或总活度表示的一组值,当辐射源等于或低于这些值,可以接解除管控制。

第二章:

电离辐射 (ionizing radiation):能使物质的原子或者原子团产生电离的电磁辐射和微粒辐射。

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原则(ALARA):用辐射防护最优化方法,使在一项已判定为正当并已准予进行的实践中,个人剂量的大小、受照人数以及不一定受到但可能遭受到的照射,全部保持在可合理作到的尽量低水平的原则。

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 effects):效应的发生不存在剂量阈值,发生几率与剂量成正比,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的一类辐射效应。如:遗传效应和辐射致癌效应。

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又称为非随机效应,指的是效应的发生存在剂量

阈值,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的一类辐射效应。

实践的正当性(justification of radiological practice):辐射照射的实践对受照个人或社会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 包括健康危害和非健康危害) ,即利益>危害。

防护的最优化(optimization of radiological protection):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辐射实践过程中,保证做到将辐照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相对生物学效应(RBE):由于各种辐射的品质不同,在相同吸收剂量下,不同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是不同的,反映这种差异的量称为相对生物学效应。

放射病

急性放射病(acute radiation sickness,ARS): 机体在短时间(数秒-数天)内受到大剂量(>1Gy)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远期效应(later effect):一次受到较大或多次较小剂量照射后,远期(一般6个月以上)发生的有害效应。

简答题:

第二章:

辐射防护三原则:①实践的正当化;②辐射防护的最优化;③个人剂量限值

实践的照射类型包括:①职业照射;②医疗照射;③公众照射

辐射防护的目的和任务: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 ,减少随机性效应的诱发 。

放射病:

进入极期的标志:①体温升高;②食欲降低;③呕吐腹泻;④全身衰竭。

极期的主要症状:①造血功能的严重障碍;②严重感染;③明显的出血;④严重的物质代谢障碍

脑型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表现:①共济失调; ②肌张力增加和振颤; ③强直性或痉挛抽搐;

④昏睡; ⑤眼震 (CNS五大症状)

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治疗原则:以造血损伤为中心,采用分期分度,有指针的选用综合治疗 的措施。

治疗措施:一:消毒隔离、周密护理; 二:早期使用抗放药,改善微循环的药;

三:极期抗感染、抗出血; 四:刺激造血机能。

刺激造血机能:①中重度骨髓型ARS:a.胎肝细胞移植;b.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②极重度骨髓型ARS:骨髓移植。

抗菌素:使用原则:有指针的预防使用抗菌素

使用指针:1、WBC降到3000/mm3以下,或无

菌条件下降到1000/mm3;

2、出现明显的脱发;

3、皮肤黏膜出血;

4、出现感染灶

停药时机:体温降低至正常后3~5d, WBC上升至1500/mm3以上,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感染征象时,可解除隔离,停用抗菌药。

不知范围的那条:

放射性废物的特点:①具有放射性,兼有化学毒性; ②净化处理要求高

③某些放射性废物衰变释热或产生气体; ④有些废物经后处理可浓缩回收

⑤治理的基本途径:a.浓缩贮存:废物与环境隔绝,不造成环境危害

b.稀释排放: 豁免水平,排入环境

放射性废物管理目标: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不可任何不可接受的辐射危害,不给后代增加不适当的负担。

管理原则:1、以 安全为目的,以处置为核心 2、遵循“减少产生,分类收集,净化浓缩,减容固化,严格包装,安全运输,就地暂存,集中处置,控制排放,加强监测”的四十字方针。 3、辐射防护原则与保护后代原则 4、环境保护原则与三同时原则

职业人员照射来源:散射线、机头漏射线、感生放射核素(主要)等。

加速器感生放射性核素防护:①室内强制性通风; ②减少滞留时间或停机10min后进入 机房; ③穿戴防护衣等。

患者受到的照射:有用照射:射野照射

无用照射:a.有用射线束内正常组织的受照; b.靶组织在体内的散射线;

c.感生放射性核素; d.修正照射野器件、治疗仪等的外照射。

患者的防护措施:①强制通风; ②减少滞留时间; ③两人治疗之间间隔10min;

④穿戴防护衣; ⑤设置合适固定患者照射部位的固定装置。

外照射防护的三原则: ①时间防护; ②距离防护; ③屏蔽防护。

放射性核素进入机体的方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药物方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