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 ̄r of Ee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an.201 1 Vo1.8 No.1 第8卷第1期 合作教学对高校外语教学的启示 吴 珊 .周 傲 (1.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冈438000;2.黄州中学,湖北黄州438000) 摘要:新时期的高校外语教学面临很多的挑战,如何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难题。 合作教学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合作教学;外语专业;创新型人才 一、引言 程.但分别对同一班级的两个小组进行教学。然后由两个教师 分别检查同一班级中不同学生的作业,并作出相应的反馈。此 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2O世纪5O年代初兴起 于美国。当时高中、大学学生快速增加,合格教师十分缺乏,为 了充分运用有限的教师资源.宾西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少数教 时班级不被分开.教师以平行的方式从事同一种活动。 (四)选择型 授通过闭路电视等教学媒体,对于众多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奠 定了合作教学的雏形。合作教学发展到今天.成为了美国大学 里相当普遍的教学方法。甚至被视为未来的教育趋势。然而国 内对合作教学的研究寥寥无几。 合作教学的概念为“两个以上的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依照学生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也就是采用不同班级的定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完成不同 的教学任务。选择型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同时也 使教学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 (五)团队型 共同备课、授课,评估同--qtg学生。合作教学是可以让学生接 触到不同的思维和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Villa, 教学团队全体成员共同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呈现、反馈 和成绩评定负责。团队成员共同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 程,在同一时间内同一班级前展开互动,从不同的视角讨论同 一Thousand&Navin,2004:2)合作教学以师师互动为基本特征。 是针对专业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彼此各自为政的状况提出的, 提倡两名或多名教师同时在课堂上进行协作,共同授课,通过 主题;作为团队成员的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负有平等的 责任.且都积极地参与整堂课的教学过程。这是最典型的协同 教学模式,教师之间的协作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Rauschenbach 在1966年提出合作教学的教师团队分为三种组织形态:楔 形饼式、派盘式和金字塔式。 1.楔形饼式(cheese wedges):这种教学团队是非正式的 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所教授内容的互动.教师们可以相互启发、 补充,实现在思维、科研智慧上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 有的观念更加完善和科学,产生“1+1>2”的效果。 合作教学之父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夏普林(J.T.Shaplin) 指出合作教学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两个及以上教师的合 作下,负责担任同一群组学生的全部或其主要部分教学任务。 合作组织,成员自愿参加,也可以随意退出,如楔形地排列在 盘中,彼此稍稍分开。教师仍具有传统教育行政组织体系中的 合作教学可依不同的年级、领域及学生的需求,搭配不同的教 学模式。合作教学种类有很多,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类型有以下 几种:一主一次型,跑站型,平行型,选择型。团队型。 (一)一主一次型 任务和相对独立的地位。 2.派盘式(pietin):这种教学团队是正式的合作组织,采 用轮流式或永久式的领导,领导者主要扮演主席的角色,而强 调合作教师的地位平等。在这种教学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 能彼此密切联系,组织成员的声望、责任和领导功能基本上是 教学团队的全体成员共同设计教学内容.共同负责成绩 评定,但轮流呈现适合于他们个人专长的教学材料。由一位老 师主导教学,通常不承担呈现内容任务的教学者也在课堂之 中,但处于一个相对从属的地位,承担辅助教学的职责,如巡 视、辅导学生的作业或实验,偶尔提问或作出评论。 (二)跑站型 平等的。原则上组织采用会议式的领导、主席或是这个团体的 代表人也可有每一位成员轮流担任,如此每一成员都能保持 平等,所以称之为派盘式。 3.金字塔式(pyramid):也称为教阶式,这种教学团队最 具组织等级 有下列层级和分工: 跑站型教学将教学素材分成两个部分,每位教师负责其 中的一部分。跑站型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合作教师的个人长处. 将各自擅长的部分交给专业的学者,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学质 量。 (三)平行型 (1)小组领袖(Team leader)或称为首席教师(Master Leader):由有经验的教师担任,负责领导、计划课程发展、研 究和评价、训练组员、与家长联系等工作。 (2)高级教师(Senior Teacher):有资深并有专长的教师来 担任,将来可以升任小组领袖。 平行型教学就是由合作教师共同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 ・177・ (3)普通教师:担任一般教学工作。 (4)实习教师:协助高级教师工作。 (5)助教:协助教师监护学生,教学时操作视听教具、评阅 试卷等。 (6)书记员:担任打字、管理文件、记录出席等工作。 二、合作教学——创新型的外语教学 合作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它创设出一种“以人为 本”,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出一种尊重学生观点, 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是推动教育创 新的有效催化剂。它主要是通过心理协同、思维互动、情感激 荡、行为共振等主要的协同创新机制而达到教育创新和高层 次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因此合作教学对高校外语专业创新 型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小视的意义。它的创新精神主要体现 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形式上的创新 1.双人授课。取代单人授课,形式上具有创新性。从二语 习得角度来看两个老师同时上课形成一种对话模式。营造真 实的语言环境,符合英语教学新理念中对于真实生活场景的 需求。学生在协同教学的环境下听到完整的对话,有利于提高 学生的听说能力,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也便于语言课堂上展 开角色扮演等形式的活动。2.一个课堂,两个视点。两个老师 之间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观察角度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全 面了解,和推动同伴互助的职业发展模式。两个老师同时进行 教材的选择,一起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不但可以对教材的把 握理解更深刻,而且同时上课可以观察同伴的教学,有利于课 后反思改进的进行。 (二)角色上的创新 合作教学中,课堂看起来更像两个人在聊学习,百家争鸣, 而不是单方面的教和学。课堂气氛轻松,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 的提高。合作教师之间,不再是简单的同事关系,而是互相依 赖、互相信任、互相欣赏。能够互相坦诚地提意见、谈感想。 (三)人才培养方式上的创新 新教师通过以助手的形式参与到合作教学中来,对于他 们的职业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使其能够快速成长。同 时,合作教学解决了双师型人才缺乏造成的一些困境。培养市 场需要的人才对于双师型教师具有较大需求.合作教学不但 适应了这一需求,而且由于合作教师分别在学术和职业两方 面有精湛的造诣。合作教学的效果好过双师型教师一个人的 教学。 三、合作教学对于高校外语教学的启示 合作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它有助于创造 一个互动的学习环境.能在学科内或学科间为教师们提供一 种有益的模式化思维方式。能激发新的研究观点。并能建立起 教师间的智力合作关系。合作教学让只有多个教师一起才能 做的事在课堂中成为可能。而且,无论对于学生学习、教师发 展还是学校发展,协同教学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提供适应性教育,激发学生的活性。 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因材施 教”。“因势利导”。教学要满足学生个人身心发展及学习需求。 传统班级的以单一的教师为主导,然而单一教师常常因为能 力的限制、时间、教学进度等因素,在教学评估中以大多数的 ・】78・ 中等程度学生的能力为依据,无法顾及学生的特殊需求。合作 教学的实施,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憾。合作教学可以整合不同 学科领域、专长及教学风格迥异的教师,采用多元的教学策 略,提供与学生相适应的教育手段,及多重学习经验的机会。 合作教学使其有更多的时间与其他学习者进行面对面的 互动;能够在技能实践中获得来自于教师的更为个人化的反 馈;能够从课堂中的第二种声音或另一种风格中学习。从而更 可能接近适合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从中获益;更可能因教师 之间的智力互动而产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二)带动专业性的成长,提升教师的水平。 合作教学中合作教师通过彼此不断的专业对话、学习成 长,提升教师一起教学和学习的机会,增进彼此“教学相长”的 效果,获取并精进专业知识。 合作教学能够使教师将有限的准备时间集中于较少的内 容上,从而能更好地为教学作准备:能通过与同事的广泛的互 动,发展自己的教学策略,加深和拓展自己对所讨论的内容的 理解:获得了克服在相互隔绝的工作环境产生的孤独感的工作 条件;还能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机会,具有教师发展价值。 (三)形成合作性的意识,改变校园的文化。 合作教学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分享.并通过向 学生展示对话和合作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合作的意识.习得 合作的技能。 传统的教学一向采取“教师一班级教学”的模式,而且为 了避免彼此相互干扰,将教师用墙壁隔开。无形中将教师与教 师之间做了隔离.使得教师们缺乏共同探讨教学工作和分享 教学经验的机会。这种教学文化充满自我主义与孤立、消极的 色彩,也使学校变成封闭的社会系统。合作教学的实施,正有 助于打破上述的困境及窘状,瓦解了过去的班级王国,放弃了 单打独斗的教学机制;并通过教学团队的建立,积极展开专业 对话、沟通与合作.促成学校成为开放、批判、多元的学习型组 织。且间接培养了教师同舟共济的精神。产生了对学校的认同 与支持,使大家都愿意为提升教学品质而努力。同时,教学团 队中教师逐渐养成合作的习惯,也能扩展影响层面,促进学校 各部门工作人员间的相互支援.以及家长、社区人士与学校的 信任和合作关系,让学校各种教学机制得以活络,进而培养优 质的校园文化。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指导项目鄂教思政f20O7】 1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7D400) 参考文献: [1】Davis,James R.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and Team Teaching[M].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and the Oryx Press,1995. [2]GaffJerry G.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叩.The Education Digest,1989. [3]Letterman,Margaret R.,Dugan,Kimbedy B.Team Teaching a Cross— Disciplinary Honors Course:Preparation and Development【M】. CoUege Teaching,2004,(52). f4】Robinson,Betty,Schaible,Robert M.Collaborative Teaching【MI.College Teaching,1995,(43). 【5】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叭眉外外语教 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