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与程序
篇一: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与程序
绵 阳 富 临 医 院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及处臵程序 一、差错事故的种类
1、处方医师的错误:医师对药名、剂量、规格、配伍变化、用法的不熟悉而导致书写错误处方,药剂人员未能检查发现,依照错误处方调配发药。
2、调配错误:药剂人员错误调配药品品种、规格、剂量、数量以及用法错误等。
3、标示错误:药剂人员在药袋、瓶签上标示患者姓名、药名、规格、用法、用量时发生错误。
4、管理混乱:药品效期管理不严、药品贮藏不当等原因,配发了过期、失效、霉变的药品等。
5、特殊药品未按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而流入非法渠道。 6、其他情况:如擅离岗位,延误急重病人抢救时机等。 二、差错事故登记报告流程
1、各部门均应设立差错事故登记本。
13
-
2、凡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应及时如实报告,隐瞒不报者,一经查出严肃追究。
3、每月向上级职能部门报告医疗安全情况。 4、发生严重差错应立即报告上级职能部门及分管院领导。
三、处方调剂差错事故处理措施
1、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2、药剂人员在发生差错事故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减轻差错事故造成的后果,同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严重的差错事故应及时向上级职能部门及分管院长报告,以便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3、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药房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应认真如实登记差错事故,要认真履行职责。组织人员每月对本月发生的差错事故认真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和解决方法。
4、对于发生的差错,如能及时发现,并及时更正,未发生不良后果的,登记后,给予当事人口头警告。
13
-
5、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未能及时发现,被临床科室检查发现,当事人应积极主
动与临床科室联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登记差错并进行相应处罚;造成药品损失的, 1 另由当事责任人等价赔偿。
6、发生的差错事故,酿成医疗纠纷或造成医疗事故的,按医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处 四、发药差错原因分析
1、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发生差错:某些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作风松懈,注意力不集中,印象式发药,加之现在药品种类繁多,如果对药房药品的规格剂型、用法用量、适应症及商品名和通用名不能熟悉掌握,又没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责任心,从而导致调剂差错,这是发生差错原因的重要原因之一。
2、处方调剂未按操作规程完成:医院药剂调配人员在处方调配过程中,从处方审核→配药→核对→发药未严格操作规程而出现某个环节上的差错,这也是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
3、医生处方不规范,审核处方未严格把关:医师将药物剂量、剂型、规格、用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未注明或
13
-
错误,导致药品错发,从而发生差错。
4、药品未按规定摆放:药房药品未按规定摆放,如将不同用途的药品混放,外包装相似的药品混放等,调剂人员调剂时未认真核对而发生差错。
五、预防处方调剂差错事故发生的措施
1、首先要提高药学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培养药学人员爱岗敬业精神。药剂科要定期对药学人员进行安全法规和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医疗安全意识,不断更新药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增进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同时培养药学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是预防处方调配差错最根本的措施。
2、优化处方调剂流程。为减少和最大限度的避免由于个人因素造成的差错,优化处方调剂工作流程,保证处方的审核、核对、发药由药师以上药学技术人员完成,调配可由药士操作,整个过程至少由2个人完成,值班时要进行双签字核对,最大限度的减少差错发生。
3、严格规范调剂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配药时按处方药品配齐,然后将处方和药品交给复核发药人员,核对发药时按处方核对,要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同时向患者说明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完成整个调配过
13
-
程。
4、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奖惩分明。工作人员在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后在处方上及时签名或盖章,每月对处方进行抽查,检查处方是否规范,岗位人员的签字是否完整及时,检查复核人员是否在岗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使处方差错降到最低。 XX年5月
2 罚,由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
篇二: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及处置程序[1] 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及处置程序 一、差错事故的种类
1、处方医师的错误 医师由于不了解药名、剂量、规格、配伍变化、
用法而书写错误处方,药剂人员未能检查发现,依照错误处方调配发药。
2、调配错误 药剂人员错误调配药品品种、规格、剂量、数量以及 用法错误等。
13
-
3、标示错误 药剂人员在药袋、瓶签上标示患者姓名、药名、规格、
用法、用量时发生错误。 4、管理混乱 药品效期管理不严因配发了过
期、失效、霉变的药品等。
5、特殊药品未按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而流入非法渠道。 6、其他情况 如擅离岗位 二、差错事故登记报告
1、各部门均应设立差错事故登记本。
2、凡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应及时如实报告,隐瞒不报者,一经查 出严肃追究。
3、每月向上级职能部门报告医疗安全情况。 4、发生严重差错应立即报告上级职能部门及分管院领导。
三、处方调剂差错事故处理办法 1
13
药品贮藏不当等原
延误急重病人抢救时机等。
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查处方对科别、姓
-
名、年龄
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
查配伍禁忌
查药品
对药品性状、用法用 量 2
查用药合理性
对临床诊断。
应及时采取补救措
药剂人员在发生差错事故后
施尽可能减
轻差错事故造成的后果重的差错事故应及
时向上级职能部门及分管院长报告减少损失。 3
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药房负责人是第一责任
以便及时处理
同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
严
人应认真如 实登记差错事故本月发生的差错事故 认真分析讨论法。 4
对于发生的差错
如能及时发现
并及时更正
分析发生的原因
提出防范和解决方
要认真履行职责。组织人员每月对
未发生不良后 果的
13
登记后给予当事人口头警告。
-
5发生差错事故
当事人未能及时发现被临床科
室检查发现
当事人应积极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施登记差错并进 行相应处罚赔偿。 6
发生的差错事故
造成药品损失的
及时采取补救措
另由当事责任人等价
酿成医疗纠纷或造成医疗事故
的按医院的 有关文件规定处罚
由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
四、发药差错原因分析
1、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发生差错 某些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
作风
注意力不集中
印象式发药
加之现在药品种
松懈类繁多
如果对药
房药品的规格剂型、用法用量、适应症及商品名和通用名不能熟悉掌握
从而导致调剂差错
又没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责任心这是发生差错原 因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
2、处方调剂未按操作规程完成 医院药剂调配人员在处方调配过程 中
从处方审核→配药→核对→发药未严格操作规程
而出现某个环节上 的差错
这也是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
审核处方未严格把关 由于某些
3、医生处方不规范医师处方规范性差
将药物剂量、剂型、规格、用量、给药
从而发生差
途径、给药次数未注明或错误。导致药品错发错。
4、药品未按规定摆放 有时药房药品未按规定摆放如将不同用途的药品混放
外包装相似的药品混放
商品
名和通用名相似的药品存放在一起真核对而发生差错。
调剂人员调剂时未认
五、预防处方调剂差错事故发生的措施 1、首先要提高药学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培养药学人员
爱岗敬业精神。药学部要定期对药学人员进行安全法规和医德医风教育识结构
强化医疗安全意识
不断更新药学人员的知同时培养药学人员良好建立适应本院实际工
增进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
的工作习惯
作的调配及规范服务条例
13
是预防处方调配差错最根本的
-
措施。
2、建立处方调剂流程
合理调整药房布局。为减少和
优化处方调剂
最大限度的避免由于个人因素造成的差错工作流程术人员完成成
保证处方的审核、核对、发药由药师以上药学技调配可由药士操作
整个过程至少由2个人完
最大限度的减少差错
值班时要进行双签字核对
发生。
3、严格规范调剂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配药时按处方药品配齐
然后将处方和药品交给复核发药
要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
完成整个调
人员核对发药时按处方核对
同时向患者说明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配过程。
4、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奖惩分明。工作人员在完成自
每月对处方进
己的岗位工作后在处方上及时签名或盖章行抽查
检查处方是否规范
岗位人员的签字是否完整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责
时检查复核人员是否在岗等任明确
奖惩分明
使处方差错降到最低。
发药差错分析制度
一、 科室要建立发药差错分析登记表,记录发药差错当事人姓名、发生差错的原因、类型、对差错的处理及措
13
-
施。
二、 出现发药差错时,科室负责人召集全科室人员,对此次差错事故进行分析,讨论。 三、 找出发药差错出现的原因;
1.发药人员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印象式发药,导致差错发生;
2.药品种类繁多,许多名称、发音、外形、包装、剂型、规格等相似的药品,容易出现药品调剂差错; 3.药品在药架上摆放位置发生改变时,药师仍习惯从这个位置取药并不核对就发给患者,造成错误;
4.发药人员未做到“四查十对”,错写药品的用法用量,导致差错出现。
5.发药人员发药业务不熟悉,对药房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规格等不能熟悉掌握。
四、根据发药差错性质分类,按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进行管理:
1. 一般差错:错发药品,及时发现追回或未用于患者;未按处方发药,多发或少发药,经查出者;错发药品,患者已服用,但为造成身体伤害;
13
-
2. 严重差错:错发药品,用于患者,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身体损害;
篇三: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及处置程序 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及处置程序 一、差错事故的种类
1、处方医师的错误 医师由于不了解药名、剂量、规格、配伍变化、用法而书写错误处方,药剂人员未能检查发现,依照错误处方调配发药。
2、调配错误 药剂人员错误调配药品品种、规格、剂量、数量以及用法错误等。
3、标示错误 药剂人员在药袋、瓶签上标示患者姓名、药名、规格、用法、用量时发生错误。
4、管理混乱 药品效期管理不严,药品贮藏不当等原因,配发了过期、失效、霉变的药品等。
5、特殊药品未按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而流入非法渠道。 6、其他情况 如擅离岗位,延误急重病人抢救时机等。 二、差错事故登记报告
1、各部门均应设立差错事故登记本。
13
-
2、凡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应及时如实报告,隐瞒不报者,一经查出严肃追究。
3、每月向上级职能部门报告医疗安全情况。 4、发生严重差错应立即报告上级职能部门及分管院领导。
三、处方调剂差错事故处理办法
1.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
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2.药剂人员在发生差错事故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减轻差错事故造成的后果,同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严重的差错事故应及时向上级职能部门及分管院长报告,以便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3.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药房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应认真如实登记差错事故,要认真履行职责。组织人员每月对本月发生的差错事故认真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和解决方法。
4.对于发生的差错,如能及时发现,并及时更正,未
13
-
发生不良后果的,登记后,给予当事人口头警告。 5.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未能及时发现,被临床科室检查发现,当事人应积极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登记差错并进行相应处罚;造成药品损失的,另由当事责任人等价赔偿。
6.发生的差错事故,酿成医疗纠纷或造成医疗事故的,按医院的有 关文件规定处罚,由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 四、发药差错原因分析
1、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发生差错 2、处方调剂未按操作规程完成
3、医生处方不规范,审核处方未严格把关 4、药品未按规定摆放 5、其他情况
五、预防处方调剂差错事故发生的措施
1、首先要提高药学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培养药学人员爱岗敬业精神。
定期对药学人员进行安全法规和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医疗安全意识,不断更新药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增进工作人员
13
-
的责任心,同时培养药学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建立适应本院实际工作的调配及规范服务条例,是预防处方调配差错最根本的措施。
2、建立处方调剂流程,合理调整药房布局。为减少和最大限度的避免由于个人因素造成的差错,优化处方调剂工作流程,保证处方的审核、核对、发药由药师以上药学技术人员完成,调配可由药士操作,整个过程至少由2个人完成,值班时要进行双签字核对,最大限度的减少差错发生。 3、严格规范调剂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配药时按处方药品配齐,然后将处方和药品交给复核发药人员,核对发药时按处方核对,要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同时向患者说明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完成整个调配过程。
4、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奖惩分明。工作人员在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后在处方上及时签名或盖章,每月对处方进行抽查,检查处方是否规范,岗位人员的签字是否完整及时,检查复核人员是否在岗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使处方差错降到最低。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