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河北/许艳玲 史爱芬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C版》 2016年第11期
摘要: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农村幼儿教育发展中承担着示范和辐射任务,但其在硬件设施、师资、可支配经费、教科研工作、示范辐射功能发挥等方面却存在着诸多困境。通过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和监督、丰富中心园办园等多种措施,可有效帮助中心园摆脱困境,提升办园水平,为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功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困境;破解思路
中图分类号:G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31-0007-06
乡镇中心幼儿园是以县、乡、镇或教育部门为创办主体,在乡镇所在地或人口密集的大村建制的集教育、培训、教科研、示范为一体的具有辐射功能的幼儿教育机构。可以说中心园是农村幼教领域的核心机构,担任着农村幼教发展的“领跑”任务。其自身只有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才可能带动全乡镇幼儿教育共同发展。鉴于此,对河北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发展中存在的困境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探寻破解思路,帮助中心园提升办园水平,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功能。
一、河北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困境的调查与分析
利用参与“国培”、带毕业生实习等机会,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对河北省石家庄、保定、邢台等地区10 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进行了抽样摸底。调查工具为自编问卷:《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现状及发挥示范功能的现状调查问卷(园长卷)》、《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现状访谈提纲》。10 名园长和77 名教师对本次调查予以积极配合与支持。问卷调查结果的汇总与结论以《园长卷》为主,《教师卷》和访谈调查结果为参考。调查发现,多数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一)硬件设施不达标1援场地不达国家标准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全日制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包括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衣帽储藏室、音体活动室等。服务用房包括医务保健室、隔离室、晨检室、教职工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包括收发室)及教职工厕所、浴室等。然而,这些最基础的建筑设施,在参与调查的10 所中心园中却缺失严重。由表1 可知,问卷中所涉及的12 种房屋设施,没有任何一项是10 所中心园都配备的。只有教师办公室、值班室、保健室这些最基础的设施在10 所中心园的拥有率达到了一半及以上,其中关乎幼儿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保健室居然还有四所中心园没有。而午睡室、厕所和盥洗室拥有率更是低至3~4 成。反映各园教育特色的多功能厅、科学探索室、美术活动室、音体活动室、儿童图书馆等建筑设施的拥有率则低至10%~30%。
评价幼儿园场地是否达标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活动室面积。研究发现,活动室的空间密度(每个儿童在活动室中所占空间的大小)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一般来讲空间密度在
2.32~7.0 平米之间较为合适,处于这样的活动室环境中,幼儿会表现出良好的游戏和交往行为。低于前者,幼儿在活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破坏玩具和错误使用玩具的行为就会明显增加。若高于后者,则幼儿的粗大动作游戏会增加,人际互动会减少。然而,在参与调查的10 所中心园
中,只有两所中心园空间密度达标,剩余8 所中心园空间密度均低于2 平米,在这一指标上情况最糟的一所中心园,人均占有活动室面积仅1 平米,在如此拥挤的环境中,幼儿怎么可能平静、愉快地开展各项活动呢?
2援先进教育设施匮乏
调查发现,各园基本教育设施的占有情况还是较为乐观的,如室外设施中的大型组合玩具、沙池、种植园地,室内设施中的桌椅、玩具柜、书架、盥洗设备、电视机、电子琴等,10 所中心园的拥有率都在70%以上。但是,先进的教育设施拥有率极低,如各班配有电脑的中心园仅占40%,而各班配有多媒体设备的中心园为0所。如此一来,以先进的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根本无法实施。
3援玩教具及图书资源紧缺
从表2 可清晰看到,在10 所中心园中,60%的中心园,幼儿人均占有小型成品玩具在两件以下,70%的中心园,幼儿人均占有小型自制玩具在两件以下,其中20%的中心园更是低至人均占有0.5 件。图书占有情况,50%的中心园人均占有图书低于两本。10 所中心园所拥有的玩教具及图书资源十分匮乏。
(二)合格师资紧缺
在对10 位园长的访谈中,师资紧缺均作为一个严峻的问题被提出。而问卷调查也为这一问题的存在提供了详实数据。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少
从表3 中可清晰看到,只有两所中心园,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人数占全园教师人数的50%以上,其余8 所中心园,这一比率均低于50%。其中两所幼儿园,拥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数量竟然为0。当然,部分教师拥有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这部分教师一般由中小学转岗而来,经过适当的学前教育专业职后培训亦能较好地胜任幼教工作。此外,9 所中心园都存在部分教师没有任何一种教师资格证的情况,其中一所中心园,这样的教师在全园教师总数中的占比竟高达58.33%。
2.有编制的教师少
除三所中心园在编教师数量在全园教师总数中的占比达到或超过50%外,其余七所中心园临聘教师占比均高于60%。其中一园所教师中没有一名在编人员,全部是临聘性质,而据后期了解,该园有编制人员均未在教学岗位。
没有编制会给教师的工作、生活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工资待遇低、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没有职业归属感等。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幼教岗位难以吸纳优秀人才,而现有人才又流动性过大,这使得中心园教师在年龄、资历、经验上难以形成合理梯度,不利于教师整体业务素质的提升,更不利于中心园示范功能的充分发挥。
3.幼儿教育专业教师少
据调查,仅3 所中心园幼教专业毕业的教师在全园教师总数中的占比达到或超过了50%,其余7 所中心园这一数值均低于30%,而其中4 所中心园这一数值竟然为0,即这4 个园所没有一位教师是幼儿教育专业毕业。如此现状,中心园又何谈以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引领周边园共同发展呢?
(三)可支配经费严重不足
在与10 位园长及部分教师的访谈中,针对“划拨经费能否满足幼儿园改善软硬件设施的需求?”这一问题,答案是不容乐观的。许多园长和教师谈到,由于乡镇财力有限、领导对幼儿教育缺乏足够重视等多方面原因,园里除能拿到在编教师的财政工资,几乎拿不到其他经费。园里向幼儿收取的保教费用,绝大部分交由中心校统一管理,自留部分极少。而这部分自留经费在给临聘教师支付代课费用后便所剩无几。可自由支配经费严重不足,添置硬件设备、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机会等便无从谈起,这成为制约中心园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四)教科研工作停滞不前
问卷调查显示,10 位中心园园长中,5 位反映教科研工作是举办中心园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之一。进一步访谈中发现,多数园长均认识到教科研工作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但5 位园长反映的教科研工作开展困境也道出了中心园乃至多数农村幼儿园存在的教科研之殇:“我们的教师缺少这方面培训机会,没人引领,不知道怎么搞教科研”、“作为开园不足两年的园所,教师们还很年轻,在教学方面还在学习和成长,搞教科研有一定困难。”可见,无人引领,没有掌握开展教科学研究的方法,看不到教科研与教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成为阻碍中心园教师科研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因。甚至有一位地处偏远山区的中心园园长,在回答问题“您认为教科研方面的困境体现在哪些方面”时,做了如下回答:“我们园没有科学探索室,幼儿没有机会参与探索科学奥秘的活动。”园长竟不知教科研为何物,更不可能带动全园乃至周边乡村园教师共同开展教科研了。
(五)示范功能发挥不理想
1.开展示范活动的频率较低
参与调查的10 所中心园,仅30%每学期为普通乡村幼儿园举行的示范活动能达到3 次以上,60%的中心园每学期仅为普通乡村幼儿园举行1~2 次示范活动,有1 所中心园甚至从未开展过此类活动。
2.开展示范活动的形式较单一
除去1 所从未开展过示范活动的中心园,剩余9 所中心园虽开展过示范活动,但活动形式单一。使用最为普遍的示范形式是“在中心园展示公开课,请普通乡村园教师来观摩”,9 所中心园均使用过。这种形式固然有其作用,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学员教师只能看到外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无法理解其背后起支撑作用的理论依据,更看不到一日活动中其他活动的科学组织方法。此外“中心园与普通乡村园教师合作教研”、“中心园与普通乡村园教育资源共享”两种形式分别被30%的中心园使用过。而“开展讲座”、“送课下乡”、“结对子师徒帮扶”、“中心园教师包点支教”、“乡村园教师到中心园跟班见、实习”、“普通乡村园教师到中心园上示范课,请中心园教师提建议”等这些对普通乡村园教师而言,更为便利和有效的形式,极少甚至没有被使用过。
3.开展示范活动的内容不够丰富
据调查,“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幼儿园及班级环境创设”、“幼儿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成为9 所中心园开展示范活动的主要内容,而保育、班级管理、家长工作、利用本土资源进行玩教具制作、如何利用社区资源、科研工作、幼教宣传等内容鲜有甚至没有在示范活动中出现过。示范内容单一,无助于普通乡村园教师全方位快速成长。
二、河北省乡镇中心幼儿园摆脱困境的破解思路
(一)明确标准,加大投入,完善中心园硬件设施
1.明确中心园建设标准
地方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参照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制定符合本地实情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标准》,对中心园的选址、占地面积、园内房舍和设施配备、师生比等基本办园指标作出明确规定。各乡镇新建中心园或完善现有中心园,均参照标准严格执行,以加快改善中心园办园条件的步伐。
2.确保中心园足额财政投入
各级要切实履行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义务和责任,把建设标准化乡镇中心幼儿园作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举措,每年从教育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农村学前教育专项基金,且其中要有固定的比例投向中心园。有了资金保证,中心园完善办园条件才成为可能。
(二)加强管理,多措并举,提高中心园办园水平
1.完善中心园园长选聘制度
园长是中心园的领头人,其专业素养、教育理念、管理风格等在中心园发展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所以,部分地方由中心校领导兼任中心园园长的做法十分不妥。这样的园长非学前教育专业出身,用管理中小学的方式来管理幼儿园,很容易使中心园的工作路子走偏。中心园园长可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从省级、市级示范园中选派优秀教师担任,也可从这些园所已退休园长中返聘。他们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成熟的管理方法可在较短时期内,提升中心园保教水平,加强中心园规范化管理。此外,公开竞聘上岗也应成为中心园园长选聘的重要方式,通过竞聘从基层选拔出懂专业、有魄力的骨干教师担任领导工作,并加大园长岗前培训力度,提升园长业务素质,为走上领导岗位奠定基础。
2.为教师提供职后培训机会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学前教育愈加重视,“国培计划”已大面积惠及农村幼儿教师。承担培训任务的高校,在培训形式上也是力求满足农村幼儿教师的实际需求,既有校内的集中封闭式培训,也有把培训送到各县的“送课下乡”形式。各县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为本县幼儿教师争取参与“国培”的机会,让本县教师得以面对面听取高校教师授课。此外,各县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应探索一套针对本县农村幼儿教师的“乡镇培训”模式,为本县幼儿教师量身打造职后培训计划,以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3.建立省、市级示范园与中心园结对帮扶制度
省、市级示范园丰富的教育资源、成熟的工作经验应向乡镇中心幼儿园推广。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市区或县城的省、市级示范园与乡镇中心园结对帮扶制度,选派示范园骨干教师到中心园包点支教,或轮流选派中心园教师到示范园跟岗学习。这一措施有助于帮助中心园快速提高办园水平,对教师而言,也是最为直观有效的职后培训方式。
(三)提高收入,落实待遇,留住中心园优秀人才
当地应增加中心园教师编制数额,确保中心园教师合理收入。对短期内难以解决编制的临聘教师,通过提高工资待遇、落实医疗、养老保险等各项福利来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帮
其解除后顾之忧,安心而愉悦地工作。如此方能解决中心园临聘教师流动性过大、留不住人才的问题。而这一举措还会将行业内优秀人才吸引而来,中心园才可能规范人员选聘制度,从幼教专业毕业、拥有教师资格证的合格师资中择优录用。
(四)明确责任,加强监督,发挥中心园示范功能
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努力发展自身的同时,对全乡镇的幼教工作承担着业务管理和指导任务,其示范辐射功能发挥状况应成为评判中心园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帮助中心园明确责任,并对其加强监督。如要求中心园每学年初拿出帮扶周边乡村园的工作计划;对中心园每学期开展的示范活动,在次数、形式、内容方面做较为细化的规定;派学前教育教研员跟随中心园参与活动,现场监督和评价;每学年末由中心园园长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汇报示范工作开展情况并将这一情况作为评定中心园及园长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等。
(五)思想,突破局限,丰富中心园办园
在参与调查的10 所中心园中,8 所由乡镇中心校主办,2 所由乡镇机关主办,均为公办性质。其实中心园办园可适当多样化,犹如现在的示范园评定,无论何种办园,均可参与省、市级示范园评定。乡镇中心幼儿园的举办应坚持“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即以主办为主,而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主办的幼儿园,如果软、硬件达标,保教质量过硬,亦可被认定为中心园。民办幼儿园更具挑战精神,在承担中心园任务时,不仅帮助了周边乡村园,使其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得以推广和传播,更有助于自身的宣传和发展壮大,可谓一举两得。对于积极承担示范指导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办中心园及民办性质中心园,应采取减免租金、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支持,且在教师培训、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性质中心园具有同等地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